荷觀(居仁堂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荷觀》是中國當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賞
荷觀
荷花年年開,荷花人人愛。
小時候生活在湖北荊州江陵小鎮。房前屋後都是荷塘,屋後的荷花低於院子,房前的荷花高出路面一米多。
小鎮四周到處是荷塘。夏季荷花開時,風將荷花的幽香送進門來,草屋裡清涼而芳香。
七八歲的男孩子,只知荷花好看。脫得赤條條的,下水去,被荷刺劃得小肚子滿是紅印子,折幾朵荷花上岸,放在鼻前嗅嗅,然後把荷花花瓣一瓣瓣扯下來,放進旁邊緩緩流動的小河裡,一瓣瓣荷花如一隻只粉色的,白色的小船,漸漸地向南流去。甚至,會在河邊的草叢中捉着一兩隻尖頭螞蚱,把粗壯而拐彎的大腿掰掉,然後放進荷花瓣小船中,充當旅客,然後拍手笑道,我們的船隊出發了,流到荊州去,流到沙市去,流到長江去武漢。
長大了,成人了,讀過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後,對荷花肅然起敬。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是古散文名篇,千古流傳,成為中國人對荷花的統一認知。
荷花是花中君子。誰不想成為君子,誰又能不愛君子呢。於是遵古之道,對荷花只能遠遠的觀賞,不可以褻瀆把玩了。成人後,很少折荷花,更不會撕扯花瓣做船遠航了。
《愛蓮說》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成為蓮花高貴的品質,成為凡中國人,人人皆知的名句。而且,在不同的場合能聽到這樣的語句。
此時的荷花,不僅僅是好看,而是美!美的不可方物。
連攝影師們也要求在拍攝蓮花時,要「正」且「直」,不能歪歪斜斜,那樣是對荷花的不敬。
尤其是看到觀音菩薩坐的都是蓮花寶座,而且蓮花在宗教場所無處不在,更憑添幾分聖潔高雅。
當荷花成為一種象徵後,荷花已不是荷花。殘缺的荷花,讓我惋惜,風雨中的荷花讓我心疼。誰若折荷花,忍不住要出言阻止,為止曾惹不少白眼。
「不就是一朵花嗎?犯得着嗎,看把孩子嚇得。」
……
人生三重境界之說,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看荷花大概也是如此。有了一些閱歷,特別是進入老年後,對「出淤泥而不染」這句對荷花定性有了疑慮。
荷花是好看,荷花確實美。但它的根深深的扎在淤泥里。那黑油的淤泥是它生命的支撐,是它美的源泉。那片淤泥給了荷以生命,並滋潤着它的粉紅潔白,今生來世。而「出淤泥而不染」的字裡行間,分明有嫌棄淤泥,要與淤泥劃清界線的嫌疑。水中的花,哪種花是出淤泥而「染」的呢?菱花?水仙?
荷花是深愛着腳下的那片黑泥的。只有深深地紮根於淤泥中,才經得起風吹雨打。只有把自己果實和藕託付給那溫暖的黑色淤泥,荷花才有鮮美和未來。
花還是那朵花,賞花人還是那個人,但也不是那個人。
作者簡介
劉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學愛好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珠海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