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膽 | 圖像 = [[File:113f300013f831fc9e477.jpg|縮略圖||center|原圖鏈接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626205420832686350/ 來自悟空問答 膽位於六腑之一,又屬奇恆之腑。膽呈囊形,附與肝之短葉間,與肝相連。肝和膽又有經脈相互絡屬,互為表里。主要功能為貯存和排泄膽汁,並參與飲食物的消化。
位置
膽,dǎn,從肉從詹。詹有不斷說話義。膽,不斷分泌膽汁。[1]
膽,連肝之府也。白虎通曰。府者、為藏官府也。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仁者必有勇也。素問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着在肝臟的膽囊窩裡,藉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厘米,寬約2.2~3.5厘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髒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厘米,直徑約0.3厘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形態
1.膽的解剖位置:膽與肝相連,附於肝之短葉間,肝與膽又有經脈相互絡屬。
2.膽的形態結構:膽是中空的囊狀器官,膽內貯藏的膽汁,是一種精純、清淨、味苦而呈黃綠色的精汁。所以膽有"中精之腑"(《靈樞·本髒》),"清淨之腑"(《千金要方》),"中清之腑"(《難經·三十五難》)之名。
功能
儲存濃縮膽汁
在消化期間,通過神經調節,使膽總管括約肌收縮,膽囊擴張,膽道內產生壓力梯度。膽汁分泌壓為2.933KPa(22毫米汞柱),膽總管靜水壓1.46KPa(11毫米汞柱),膽囊內壓0.400~0。933KPa(3~7毫米汞柱)。肝膽汁因壓力差進入膽囊。膽汁儲存主要發生在夜間空腹時,但括約肌的關閉不完全,仍有部分膽汁進入小腸。據報道,空腹時僅有50%的膽汁進入膽囊。
膽囊容積約50毫升,它藉助其濃縮功能,增加了膽汁的儲存。通過吸收膽汁中的90%的水分,約可儲存500毫升膽汁,將大部分膽汁酸池儲存其中。研究表明,膽囊粘膜逆電化學梯度吸收氯化鈉是鈉泵的作用,繼而產生滲透壓力差,吸收水分,由此使膽汁濃縮5~20倍。
膽囊粘膜可吸收游離膽紅素、游離膽汁酸和卵磷脂,但對膽固醇的吸收很有限。對結合膽紅素和結合膽汁酸幾乎無吸收作用。
膽囊造影劑通過肝細胞分泌入肝膽汁,進入膽囊後不被吸收,濃縮後可使膽囊在X線下顯影,膽囊濃縮功能受損或膽囊管阻塞時,膽囊不顯影。膽囊粘膜受損使造影劑吸收增加,也是膽囊不顯影的一個因素。膽囊膽汁PH值較肝膽汁低,這是由於膽囊粘膜分泌H+和H+一Na+交換的結果。亦可能是膽囊粘膜吸收HCO3-,使膽囊膽汁酸化。
排空膽汁
膽囊排空也需要膽囊和膽總管括約肌的互相作用。膽汁排空時膽囊平滑肌收縮,括約肌鬆弛。
膽囊的靜水壓約0.863KPa(8.8毫米汞柱),與膽總管區無明顯差異。進食1分鐘後,膽囊壓力上升到1.363KPa(13.9毫米汞柱)。此後2分鐘內有約1.5毫升膽汁流入十二指腸,然後膽囊壓力降低,膽流停止。這是由於迷走神經興奮所產生的。約7分鐘後,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膽流又重複出現,進入穩定狀態,每分鐘排出約0.6毫升膽汁,膽囊壓力增高持續約90分鐘。第二期反應主要是縮膽囊肽的作用,它是食物刺激十二指腸時由小腸產生的。縮膽囊肽有收縮膽囊和舒張膽總管括約肌的作用。膽囊最大排出量約27毫升,最小8毫升,很少完全排空。
膽囊每天分泌約20毫升粘液,主要成分為粘蛋白,為乳白色的鹼性液體,起保護和潤滑膽囊粘膜作用。膽囊管阻塞時,膽汁中的膽紅素被吸收,同時粘液含量增加,外觀為白膽汁,當鈣鹽分泌增加時,可在X線下表現為鈣膽汁。
調節膽道壓力
膽囊有調節膽道內壓的作用,膽總管阻塞4小時膽道內壓並不增高。但當膽囊切除後,膽總管擴張,膽總管括約肌作用減弱,膽管壁增厚,粘液腺體增多,以適應將更多膽汁排入腸道。
中醫理論
概述
膽,原作膽。《說文·肉部》說:"膽,連肝之腑,從肉詹聲。"膽在右脅之內,附於肝之短葉間,其形若懸瓠,呈囊狀,現代稱之為"膽囊"。膽內貯藏膽汁,是一種清淨、味苦而呈黃綠色的"精汁",亦稱"清汁",故《靈樞·本輸》稱膽為"中精之府",《千金要方》稱膽為"中清之府",《難經·三十五難》稱之為"清淨之府"。《難經·四十二難》說:"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二銖,盛精汁三合。"
膽有經脈與肝的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里關係,故《靈樞·本輸》說:"肝合膽"。
膽的生理功能,一是貯藏並排泄膽汁;二是主決斷。
膽貯藏、排泄膽汁,其與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有關,參與六腑的"傳化物",故膽為六腑之一。但膽不容納水谷、傳化濁物,與其他腑又不同;膽貯藏膽汁為精汁,故膽又屬奇恆之府。
貯藏排泄膽汁
《靈樞·本輸》說:"膽者,中精之府。"《難經·四十二難》說:膽內"盛精汁三合。"是言膽有貯存膽汁的功能。膽汁是由肝的精氣所化生,如《東醫寶鑑》說:"肝之餘氣,溢入於膽,聚而成精。"肝生成膽汁是不間斷的,而膽汁排泄到小腸是間斷性的,生成與排泄這兩個過程顯然不是同步的,於是膽就擔負着貯存膽汁的功能。貯存的目的是為了調節膽汁生成和排泄之間的關係。所以,貯存是為排泄的需要,是暫時的。
膽的上方有管道與肝相通,肝之餘氣化生膽汁,然後通過此管道流到膽內;膽的下方有管道與小腸相通,隨着消化的需要,膽汁經此管道排泄到小腸中,以幫助對飲食物的消化。清·吳鞠通在《醫醫病書·小便論》中說:"膽無出路,借小腸以為出路。"《醫學衷中參西錄·醫話》說:"徐靈胎注《神農本草經》則以'木能疏土'解之,是謂肝膽屬木,脾胃屬土。徐氏既雲'木能疏土',是明肝膽助腸胃化食,而膽汁能助小腸化食之理即在其中矣。"因此,膽排泄的膽汁,具有幫助對某些飲食物消化的作用。
膽腑通暢,貯存和排泄膽汁的功能才能正常進行。膽腑阻塞不通,必然會導致膽汁排泄不暢。膽腑阻塞的因素,主要有濕熱、瘀血、砂石、寄生蟲等直接阻塞管道,或氣機紊亂所致膽管痙攣,形成膽腑不通的病理變化,從而產生脅肋脹滿、疼痛等症。由於膽汁對消化飲食有特殊作用,所以膽汁排泄不暢,則會影響到消化功能,產生食欲不振、厭食油膩、腹脹、大便秘結或腹瀉等症。膽汁上逆,可見口苦、噁心、嘔吐黃綠苦水等症。膽汁外溢肌膚,則可發生黃疸。
膽排泄膽汁還與肝有重要關係。肝通過疏泄功能以調暢氣機,令膽氣疏通,膽汁暢流。所以,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調節着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疏泄正常,膽汁排泄暢達,消化功能就正常。若肝失疏泄,則可導致膽汁排泄不利。膽汁鬱結,肝膽氣機不利,導致肝膽同病,出現消化吸收方面的病變。所以有"肝膽同主疏泄"的說法。
膽經
膽經,即足少陽膽經之簡稱。中醫有"少陽為樞"的說法,足少陽膽經循行於人體頭、身側面,如同掌管門戶開合的轉軸,為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能夠調節各臟腑功能,為十二經脈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足少陽膽經樞機不利、開合失司,可致多種病變。如足少陽膽經循行所過部位的病變:偏頭痛、脅痛、腿側部疼痛等。另外,還會出現面部皮膚失去光澤、像蒙有一層灰塵,經常唉聲嘆氣、口苦等預警信號。足少陽膽經共有44個穴位。
膽主決斷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所謂中正,即處事不偏不倚,剛正果斷之意。膽主決斷,是指膽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措施的功能。對膽的概念認識,如同其他臟腑一樣,既有與實質器官相聯繫的一面,如貯存、排泄膽汁的膽囊;又有據此而取象類比歸類某些功能的一面,如主決斷作用的膽,屬於精神活動範疇。
膽的決斷功能,對於御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驚卒恐等)的不良影響,以調節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維持臟腑相互之間的協調關係,有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環境、社會因素的變化,特別是劇烈的精神刺激,會影響臟腑氣血的正常活動。膽氣強壯之人,雖受突然刺激而有所影響,但其影響程度較輕,恢復較快;膽氣虛弱之人,則往往因之而形成疾病。這反映了膽有維持精神及臟腑氣血活動相對穩定的功能。
膽主決斷與心主神志密切相關。《素向·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人的精神活動雖由心主管,但其他臟腑也參與,不同的臟腑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心對精神活動起主宰作用,而膽起決斷作用。膽氣通於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四十二難》),膽的經脈"上肝,貫心"(《靈樞·經別》),而主要是在神志上的主輔配合關係。心藏神,神之主在心;膽主決斷,某些神志活動又決於膽。在神志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臨床上,如果膽病,膽氣就會上擾心神而出現心悸不寧,驚恐畏懼,嗜睡或不眠等症。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因此,臨證時,心病怔忡,可從膽治;膽病戰慄、癲狂,尤當治心。
膽主決斷功能,實際上是與肝主謀慮相關聯的。《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王冰注曰:"勇而能斷,故曰將軍;潛發未萌,故謀慮出焉","剛正果決,故官為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謀慮,即思維籌劃、比較鑑別、分析推理等的思維過程,但潛發未萌,不能付諸實施,只有通過決斷,才能對上述思維過程作出行為的決定。這種決定,需要陽剛之氣。肝膽之氣皆屬於木,而肝為體、屬陰,膽為用、屬陽。謀慮為陰,決斷屬陽。謀慮出於肝,決斷出於膽。故膽決才能肝謀,正如《類經·藏象類》所說:"膽附於肝,相為表里,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因此,膽氣壯實,決斷無差,使人行為果敢而正確。膽氣虛餒,則雖善謀慮,而不能決斷,事終難成。故《素問·奇病論》又說:"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王冰注曰:"肝與膽合,氣性相通,故謀慮取決於膽。咽膽相應,故咽為使焉。"臨證時,對謀慮不決者,常見肝膽同病之證,故施以肝膽同治之法。
膽的決斷,還反映了人體正氣的盛衰。只有正氣強盛,內氣充實的人,才能"膽氣壯",才能主決斷而有果敢行為。由於正氣對外邪具有抵抗作用,所以膽氣的壯與弱,標誌着人體正氣的盛與衰,也標誌着人體抗邪能力的強與弱。人有決斷和果敢,其生理功能就處於旺盛狀態;如果決斷不出,其生理功能就處於平靜或低下狀態。這種不同的生理反應在防病治病方面是有重要影響的。《素問·經脈別論》指出:"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着而為病也。"這裡的勇怯,即反映了膽氣的強弱。它不僅說明了人體抗病能力的強弱,還反映了人體臟腑功能狀態和氣血運行的盛衰等。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句,郭學本在《易道與人生》2015年第二輯中認為是醫家對宇宙及人體起源形象的描述。是中空而生萬物,是無中生有。"決斷"就是"決"的意思。《康熙字典》中"斷"有"決"的意思,"又《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康熙字典》中"決"也有"斷"的意思"又斷也,判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又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中原一帶的方言"決"是旋渦的意思。"物體在水中打決"意思是說物體在旋渦中旋轉;說物體被"決進水中",是說物體隨着旋渦沒入水中。《莊子 雜篇 天下第三十三》。"決然無主,趣物而不兩",意思是說隨着旋渦打決,沒有固定方向。隨物而趨,不起兩意。也就是任其自然的意思。所以"決"可解釋為"旋渦";馬王堆漢墓出土竹簡:"出入而毋決",《素女經》"勿搖動之,徐出更入"。兩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完全一樣。對比文字可知,決者,乃搖動也。所以"決"還作"旋轉,搖動"解。因此"決"可解釋為"旋轉的旋渦"。"決斷出焉"的意思是旋轉的元氣如旋渦般由此而出,"凡十一髒取決於膽"是"凡十一髒於膽取決"的倒裝句,解釋為人體各部的"決"來源於膽。也就是人體起源於膽。
"決斷"是氣,其狀如旋渦,總在不停地旋轉,其大無方,其小無內,"決"生萬物,萬物是"決"。
十一髒
十一髒取決於膽,語出《素問·六節藏象論》:"藏象何如?……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十一髒取決於膽,歷代注釋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其一,以膽主決斷作解釋。如王冰注《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上從心臟,下至於膽,為十一也。然膽者,中正剛斷無私偏,故十一髒取決於膽也。"此雖具啟示,但尚須進一步闡發。
其二,以膽主春生之氣作解釋。此重視陽氣的升發作用,肝膽雖同屬於木,主春升之氣,然肝膽這一對臟腑中,肝為陰,膽為陽。如金·李杲在《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中說:"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余髒從之,所以十一髒取決於膽也。"就是強調了膽的升清宣發作用。《內經》重視陽氣的觀點不僅在《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有所體現,而在《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更為明顯。如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同時,相火學說中也很重視膽,《血證論·臟腑病機論》說:"膽與肝連,司相火,……相火之宣布在三焦,而寄居則在膽腑。……膽中相火,如不亢烈,則為清陽之木氣,上升於胃。"這就把膽主清陽之氣與寄居相火相互貫通了。由此可見,膽主陽氣的振奮,參與陽氣的旋運機制,包括通達和升發諸臟腑之氣機,膽都有其調節的功能。但是李念莪注《素問·舉痛論》說:"肝木主春升之令。"說明肝臟亦主春生之氣,非獨膽腑。
其三,以膽氣助正抗邪作解釋。如程杏軒引《醫參》說:"勇者氣行則止,怯者着留為疾。經言最宜旁通。凡人之所畏者皆是也,遇大風不畏,則不為風傷;遇大寒大熱不畏,則不為寒熱中;飽餐非出於勉強,則必無留滯之患。氣以膽壯,邪不可干,故曰十一髒取決於膽也。"《醫參》所謂"氣以膽壯,邪不可干",於經義難以相吻合,因為人之勇怯以及正氣的強弱,不僅與膽有關,而且同心、肝等髒都有密切的關係。
其四,以膽主半表半里,能通達陰陽作解釋。如《類經·藏象類》說:"足少陽為半表半里之經,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恆之腑,所以能通達陰陽,而十一髒皆取決乎此也。"此以足少陽經脈為注,但經脈雖內屬於臟腑,而二者畢竟有別,故此注有牽強之感。
其五,以"膽是元陽,是十一髒之父"作解釋。如郭學本在《易道與人生》2015年第二輯中運用易學及道教的有關知識論述了人體的起源是膽,膽與自然的對應與互動,膽對應天上的"玄",地上的"化",人體的"道",是起始。天上的"玄"是萬物的起始,是"眾妙之門",是元始之氣。
近來又有人認為:"十一髒取決於膽",即是十一髒取決斷於膽,與《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說"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義同;膽對臟腑的決斷作用主要是針對神志活動而言;膽通過影響心神而決斷十一髒。
此外,亦有人對《內經》"十一髒取決於膽"的論點及後世的解釋提出質疑。認為如果認定"十一髒取決於膽",就不得不隨意擴大膽的功能,拔高膽的地位,此與《內經》原意相悖。因而提出質疑,認為其是衍文或誤字,並提出勘誤。
以上多種觀點解釋"十一髒取決於膽",其認識目前尚難統一,有待學者們進一步探討。
膽為奇恆之腑
《素問·金匱真言論》說:"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素問·五臟別論》說:"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腑。"《內經》述膽既是六腑之一,又屬奇恆之腑。六腑總的功能特點是"傳化物而不藏"(《素問·五臟別論》)。膽貯存並排泄膽汁,"以融化食物,而利傳渣滓"(《難經正義·四十二難》),因膽有參與"傳化物"的功能特點,故膽屬於六腑之一。但膽並不直接接受水谷,也不直接傳化糟粕,《素問·五臟別論》稱"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指出膽與其他五腑(即傳化之腑)的不同。而膽中所藏的膽汁被稱為"精汁",膽有"藏精氣"的作用,如《類經·藏象類》說:"然膽居六腑之一,獨其藏而不瀉,與他腑之傳化者為異。"故又屬於奇恆之腑。
然而現代有人認為,六腑的特性是"傳化物而不藏",奇恆之腑的特性是"藏而不瀉",膽為"兩棲之府",即既屬六腑,又屬奇恆之腑,這兩種完全相反的特性不應出現於同一個器官。在《內經》原文又出於同一篇,即《素問·五臟別論》,這種自相矛盾現象只能說明,其中必有文字之誤。認為《素問·五臟別論》關於奇恆之腑的原文中的"膽",當為"卵"字之抄誤。其理由之一是:奇恆之腑的"奇",是無相合配偶的意思,觀奇恆之腑中其他的器官都符合這一定義,而膽則與肝臟相合,構成一對陰陽表里關係,和其他的臟腑相合表里關係一致。之二是:膽雖藏"精汁",卻不是久藏而不泄,在肝氣的疏泄作用下,必須排泄出去,這一點與膀胱對小便的貯存和排泄相似。膀胱"津液藏焉",在腎氣的作用下,"氣化則能出矣"。故膽應與膀胱歸屬相同。之三是:驗之臨床,膽汁不應"藏而不瀉",若真的是"藏而不瀉",反而要郁滯為病,諸脅痛、黃疸即因此而成。之四是:奇恆之腑中有女子胞,卻沒有提到男子相應的器官。如果將膽改正為"卵",指男子外生殖器(睾丸),則一方面解決了膽的歸屬的疑難問題,同時又補充了男子的奇恆之腑比女子少一個的缺憾,使《內經》在對男女臟腑器官的敘述上達到完善。之五是:奇恆之腑所藏之精,其實皆是腎精所化。女子胞,男子"卵",都是人體的生殖器官,其所藏之精,皆來自於腎。腎精充足,產生天癸,再促使女子發生月經,男子產生精液,男女和合,便能生育後代。
另有人也認為膽不應屬於奇恆之腑,《素問·五臟別論》所論述奇恆之腑中的"膽",應是"膻中"之誤。其根據之一是:膽、膻二字的字形易誤。"膽"是"瞻"的簡體字,這個簡體字至少在唐代已經有人使用。而"膻"字,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它簡化成"膽"。經文在古代傳抄中,把"膻中"寫成"膽中",去掉了"中",就成了"膽"。之二是:膻中亦為"府"。如王冰注釋《素問·經脈別論》"毛脈合精,行氣於府"時說:"府,謂氣所聚之處也,是為氣海,在兩乳間,名曰膻中也。"之三是:奇恆之腑,《素問·五臟別論》稱為"地氣之所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地氣通於嗌。"膻中又名叫"嗌"。
常見病
膽囊炎
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本病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於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婦女。
膽結石
膽結石又稱膽繫結石病或膽石症,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應即時治療,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
動物的膽
蛇膽
蛇膽性涼,味苦微甘;具有祛風除濕清涼明目、解毒去痱的功效;可調補人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延緩機體衰老;但因生蛇膽中含有寄生蟲,人在食用後很容易引起中毒,如果要服用,可用酒吞服或者將蛇膽蒸食。
蛇膽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名貴藥材,廣泛應用於臨床和民間。最先記載見於漢朝《名醫別錄》,有蚺蛇(蟒蛇)膽和蝮蛇膽兩種。蛇膽性涼、味苦微甘,有行氣祛痰、搜風祛濕、明目益肝的功效。對咳嗽多痰、目赤腫痛、神經衰弱、高熱神昏、小兒驚風等症都有良好效果。據臨床報道,蛇膽汁用於治療各種角膜潰瘍、淺層點狀角膜炎、淺層瀰漫性角膜炎、角膜斑等症有較好的療效,且無副作用。另外,蛇膽應用方便,既可以開水吞服,也可以用黃酒送服。
熊膽
熊膽乾燥膽囊呈長扁卵形,上部狹細,下部膨大,長10~20厘米,寬5~8厘米。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顯光澤,有皺褶,囊皮薄,迎光視之,上部常呈半透明。質堅硬,破開後,斷面纖維性。囊內藏有乾燥膽汁,習稱"膽仁",呈塊狀、顆粒狀、粉末狀或稠膏狀。有光澤,顏色不一,金黃色透明光亮如琥珀,質鬆脆,味苦回甜者習稱"金膽"或"銅膽";黑色、質堅而脆或呈稠膏狀者,習稱"墨膽"或"鐵膽";黃綠色、光亮較差、質亦較脆者,習稱"菜花膽"。氣微清香或微腥,入口溶化,味極苦,清涼而不粘牙。以個大、膽仁金黃色、明亮、味苦回甜者為佳。
狗膽
狗膽味苦,性寒。清肝明目,止血消腫。治風熱眼痛,目赤澀癢;吐血,鼻衄;盯耳,瘡瘍。
內服:入丸劑。外用:塗敷或點眼。
狗膽結石又叫狗寶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盪旱切,音但。肉膽也。
又當割切,音怛。臈膽,肥貌。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音壇。《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膽為膽,非。
(膽)《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音黵。《說文》連肝之府也。《廣韻》肝膽。《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為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青目張者,是其效也。《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注》張膽,言勇之甚。《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為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為雙劍。
又蟲名。《博雅》膽蛇,青蠵也。
又草名。《博雅》陵游,龍膽也。
又拭治也。《禮·內則》桃曰膽之。《注》啖食治擇之名。《疏》去毛拭治,令色青滑如膽也。
又姓。《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中醫基礎理論相關信息
整體觀念 天氣 地氣 氣立 天人相應 辨證論治 理法方藥 標本 陰陽 陰陽學說 陽氣 陰氣 生之本 陰陽對立 陰靜陽躁 陽化氣 陰成形 陰陽互根 陰陽消長 陰陽轉化 重陽必陰 重陰必陽 陰平陽秘 五行 陰陽自和 五行學說 木 火 土 金 水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穡 金曰從革 水曰潤下 五時 五方 五行相生 母氣 子氣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五行相剋 所勝 所不勝 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 水克火 金克木 五行相乘 五行相侮 亢害承制 制化 運氣學說 干支 甲子 運氣 五運 六氣 主氣 客氣 司天 在泉 主運 客運 歲運 客主加臨 運氣相合 運氣盛衰 天符 歲會 平氣 運氣太過 運氣不及 標本中氣 臟腑 髒象 髒象學說 五臟 藏精氣而不瀉 五神 五華 五體 五志 七情 五液 心 心包絡 心氣 心血 心陰 心陽 君火 心藏神 心主血脈 心開竅於舌 心惡熱 肺 肺氣 肺陰 肺陽 肺主氣 肺藏魄 肺朝百脈 肺主治節 肺主宣發 肺主肅降 肺司呼吸 肺主通調水道 肺主皮毛 肺開竅於鼻 肺惡寒 脾 脾氣 脾陰 脾陽 脾主運化 脾為後天之本 脾主升清 脾統血 脾主四肢 脾主肌肉 脾藏營 脾藏意 脾開竅於口 脾喜燥惡濕 胰 肝 肝氣 肝血 肝陰 肝陽 肝主疏泄 肝主升發 肝為剛髒 肝體陰用陽 肝主筋 肝藏血 肝藏魂 肝開竅於目 肝惡風 腎 命門 命門之火 精室 腎精 腎氣 腎陰 腎陽 天癸 相火 腎為先天之本 腎主封藏 腎主生殖 腎主水液 腎主納氣 腎藏精 腎藏志 腎主骨 腎開竅於耳 腎惡燥 六腑 傳化物而不藏 膽 膽氣 膽汁 中清之腑 中正之官 胃 胃氣 胃陰 胃陽 胃津 水谷之海 胃主受納 胃喜潤惡燥 小腸 迴腸 受盛化物 分清泌濁 大腸 傳導之官 膀胱 膀胱氣化 三焦 上焦 上焦如霧 中焦 中焦如漚 下焦 下焦如瀆 奇恆之腑 腦 腦髓 腦戶 囟門 元神之府 髓 骨 髓之府 骨度 脈 血之府 胞宮 胞脈 胞門 陰道 月經 胎衣 臟腑相合 心合小腸 肺合大腸 脾合胃 肝合膽 腎合膀胱 心腎相交 肝腎同源 肺腎相生 倉廩之本 經絡 經絡學說 經脈 經氣 根結 氣街 四海 十二經脈 手三陽經 手三陰經 足三陽經 足三陰經 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經 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脾經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腎經 手厥陰心包經 手少陽三焦經 足少陽膽經 足厥陰肝經 奇經八脈 督脈 任脈 沖脈 帶脈 陰蹺脈 陽蹺脈 陰維脈 陽維脈 十四經 經別 經筋 皮部 絡脈 孫絡 浮絡 別絡 形 皮毛 腠理 玄府 肌肉 筋 膜 關節 百骸 完骨 枕骨 頭顱骨 曲牙 眉棱骨 輔骨 高骨 交骨 頸骨 髖骨 髖 上橫骨 尾閭骨 腰骨 手骨 合骨 跖 頭 精明之府 腰 腎之府 膝 筋之府 膜原 膏肓 膈 脊 背 脅肋 腹 臍腹 小腹 少腹 四極 五官 七竅 九竅 目 目系 五輪八廓 肉輪 血輪 氣輪 風輪 水輪 眥 目內眥 目外眥 目窠 眼帶 目眶 眼瞼 瞼弦 睫毛 淚 淚泉 淚竅 白睛 黑睛 瞳神 虹彩 神水 晶珠 神膏 視衣 舌 舌系 口 唇 齒 真牙 齦 齶 硬齶 軟齶 咽 喉 喉核 喉關 喉底 頏顙 鼻 明堂 鼻準 耳 耳郭 前陰 宗筋 莖 精竅 睾 陰戶 陰門 後陰 魄門 氣 氣化 氣機 升降出入 氣主煦之 元氣 真氣 宗氣 中氣 衛氣 營氣 臟腑之氣 血 營血 血主濡之 津液 津 液 精 精氣 身之本 先天之精 後天之精 神 神機 元神 魂 魄 意 志 思 慮 智 氣為血帥 血為氣母 津血同源 精血同源 稟賦 稚陰 稚陽 變蒸 病因 病因學說 病起過用 三因 三因學說 內因 外因 不內外因 邪氣 陽邪 陰邪 實邪 虛邪 五邪 時邪 外感 六淫 客邪 風邪 風性開泄 風易傷陽位 風為百病之長 風性主動 風善行數變 寒邪 寒易傷陽 寒性凝滯 寒性收引 暑邪 暑性炎熱 暑性升散 暑易夾濕 暑易擾心 濕邪 濕阻氣機 濕性重濁 濕性黏滯 濕性趨下 燥邪 風燥 涼燥 溫燥 燥性乾澀 燥易傷肺 火邪 熱邪 熱毒 火性炎上 火耗氣傷陰 火易生風動血 火易擾心 癘氣 瘟毒 瘧邪 麻毒 瘴氣 內傷 五勞 七傷 七情所傷 驚恐傷腎 悲憂傷肺 思慮傷脾 暴喜傷心 大怒傷肝 喜怒傷氣 飲食所傷 五味偏嗜 膏粱厚味 過用 勞倦 房勞 水土不服 誤治 外傷 蟲獸傷 痰飲 痰 飲 瘀血 胎毒 稟賦不足 酒客 濕家 黃家 失精家 病機 病機學說 正氣 正邪相爭 邪正盛衰 傳染 新感 卒發 徐發 伏邪 病發於陰 病發於陽 勞復 食復 胎傳 虛 精氣奪 實 邪氣盛 虛實夾雜 虛中夾實 實中夾虛 上盛下虛 上虛下實 虛實真假 真實假虛 真虛假實 表虛 表實 里虛 里實 陰陽失調 陰陽偏盛 陰盛 陽盛 陰陽偏衰 陽虛 陽虛生寒 虛陽上浮 陰虛 陰虛陽亢 陰虛發熱 陰虛火旺 虛火上炎 陰陽兩虛 陰損及陽 陽損及陰 陰陽格拒 陽極似陰 陰極似陽 內閉外脫 亡陽 亡陰 陰竭陽脫 陰陽離決 表寒 表熱 里寒 里熱 寒熱真假 真寒假熱 真熱假寒 寒熱錯雜 表熱里寒 表寒里熱 五奪 氣血失調 氣虛 氣虛中滿 氣虛不攝 氣不化津 氣脫 勞則氣耗 氣機不利 氣滯 氣鬱 氣鬱化火 氣閉 氣逆 氣化無權 喜則氣緩 怒則氣上 思則氣結 悲則氣消 恐則氣下 驚則氣亂 血虛 血瘀 血寒 血熱 血脫 氣滯血瘀 氣虛血瘀 氣不攝血 氣隨血脫 血隨氣逆 傷津 津脫 液脫 津枯血燥 氣隨液脫 氣陰兩虛 內風 風勝則動 陰虛風動 肝陽化風 熱極生風 血虛生風 血燥生風 痰瘀生風 內寒 內濕 濕勝[則]濡瀉 濕勝陽微 內燥 燥熱 燥結 燥勝則干 燥氣傷肺 燥干清竅 內熱 熱結 熱郁 熱閉 熱遏 火郁 火逆 熱勝則腫 炅則氣泄 五志化火 心氣虛 心陰不足 心陽不振 心血失養 心火亢盛 心火上炎 心血瘀阻 熱傷神明 痰火擾心 痰蒙心竅 肺氣虛 肺陰虛 風熱犯肺 風寒襲肺 肺氣不宣 肺失清肅 肺絡損傷 痰濁阻肺 燥熱傷肺 金破不鳴 金實不鳴 肺為貯痰之器 脾氣虛 脾氣下陷 脾陰虛 脾陽虛 脾虛濕困 脾虛生風 脾不統血 濕熱蘊脾 脾失健運 脾虛生痰 寒濕困脾 脾為生痰之源 肝氣虛 肝血虛 肝陰虛 肝陽虛 肝陽上亢 肝氣鬱結 肝氣橫逆 肝火上炎 肝經風熱 肝經鬱熱 肝經濕熱 腎氣虛 腎不納氣 腎氣不固 腎陽虛 腎虛水泛 命門火衰 腎陰虛 相火妄動 腎精不足 精脫 膽經鬱熱 膽郁痰擾 膽虛氣怯 胃氣虛 胃陰虛 胃寒 胃熱 胃氣不降 胃氣上逆 胃熱消谷 胃火熾盛 胃不和 胃納呆滯 小腸虛寒 小腸實熱 大腸虛寒 大腸液虧 大腸熱結 大腸濕熱 大腸寒結 熱迫大腸 膀胱濕熱 熱結膀胱 膀胱虛寒 熱入血室 熱伏沖任 沖任不調 沖任不固 心肺氣虛 心脾兩虛 心肝血虛 心肝火旺 心腎不交 水氣凌心 水寒射肺 心虛膽怯 心胃火燔 肺脾兩虛 肺腎陰虛 肺腎氣虛 脾胃虛弱 脾胃陰虛 脾胃虛寒 脾胃濕熱 脾腎陽虛 肝腎陰虛 肝火犯肺 水不涵木 肝氣犯脾 肝氣犯胃 肝鬱脾虛 肝膽濕熱 肝膽實熱 是動病 所生病 衛氣虛 營衛不和 胃家實 陽明燥熱 陽明腑實 陽明虛寒 邪郁少陽 半表半里 太陰寒濕 太陰虛寒 少陰寒化 少陰熱化 厥熱勝復 衛分 衛陽被遏 氣分 熱熾津傷 營分 熱入心包 心營過耗 營陰損傷 血分 熱入血分 血分瘀熱 血分熱毒 上焦濕熱 中焦濕熱 下焦濕熱 傳變 從化 順傳 逆傳 逆傳心包 轉歸 康復 表邪入里 里病出表 表里同病 兩感 陽病入陰 陰病出陽 上損及下 下損及上 氣病及血 血病及氣 髒病及腑 腑病及髒 直中 循經傳 越經傳 再經 過經 經盡 合病 並病 衛氣同病 衛營同病 氣營兩燔 氣血兩燔 從陰化寒 從陽化熱 因虛致實 由實轉虛 實則陽明 虛則太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