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晉祠(鄭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美在晉祠》是中國當代作家鄭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美在晉祠
一
許多年前,在中學的課本里,讀到梁衡的《晉祠》,我沉醉於晉祠之美,折服於梁衡的文辭之美,以至於許多年後,一提到山西,一說到太原,就會想到晉祠。「春日黃花滿山,徑幽而香遠;秋來草木鬱郁,天高而水清。」那些山,那些樹,那些水,那些美,仿佛是一個遙遠的夢,讓我縈懷。
今年八月間,帶着對晉祠的嚮往和渴慕,我去了太原,去了晉祠。終於從文字里走出來,走進晉祠里,我是怎樣的欣喜若狂!
聳立的懸瓮山,參天的古木,流淌的碧水,精巧的亭台樓謝,如一幀幀畫面,展現在我面前,讓我驚嘆,讓我迷戀。周柏唐槐,聖母殿,難老泉,魚沼飛梁,這些被稱之為絕響的事物,以它們獨特的風格吸引着我的目光,讓我流連忘返。
在一座石屏前,有人讀出聲來,那是梁衡的《晉祠》,這是現代散文被全篇刻石的唯一範例。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因為這篇文章才知道晉祠,像我一樣懷揣着晉祠之夢走進晉祠?就像因為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千里迢迢去看玉門關一樣。這,或許就是文字的魅力。
二
走在晉祠里,欣賞晉祠的山水亭台,我驚嘆於樓閣亭台的精巧之美、繁複之美。與其它地方的建築不同,晉祠的建築更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精緻、華麗、繁複,卻不失大氣,很少有單式的建築,而呈現出兩種或多種建築的複合式特徵。
晉祠外面,「晉祠勝境」的牌樓前,遊廊寬闊,是卷棚灰瓦歇山頂;亭子飛檐翹角,是重檐八角亭。遊廊與亭子相連接,古樸,厚重,大氣。牌樓是斗拱式建築,斗拱層層疊加,飛檐翹起,黃藍繪色,壯觀輝煌。斗拱是中國建築中連接柱子與梁架的構件,起到固定和裝飾的作用,不是房屋最重要的構件。但古人卻把它演繹成雄偉華麗的牌樓,這實在是中國匠人的心思獨運的高妙之處。晉祠勝境如此,對越坊如此,而在許多古建築中,此類牌樓也很常見。
進入晉祠大門,迎面是一座雄偉的閣樓,一層匾額題寫「飛龍閣」,二層題寫「凌雲閣」三層剛寫着「觀汾」。西面匾額一層是「凌煙閣」,二層是「凌雲閣」,三層寫着「眺岳」。一樓多名,最是新奇。只是,我不知該稱呼它那個名字。閣樓建在山石之上,我們從山石洞中穿過。這座樓閣綜合了樓閣、假山、石洞的特徵。查閱各種資料,並不見關於這樓閣的記載,大概,這是現代人手筆。
而水鏡台建於明代,是一座精妙而典型的古代複合建築,結合了殿、台、樓、閣四種風格。從東邊看,上部為重檐歇山頂,它像座樓;下部為寬闊的宮殿形制,它又是殿。從西邊看去,上部是單檐卷棚頂,像座閣;而下面又是寬敞的高台。前台十二根明柱支撐卷棚式屋頂。後台台身立有四角立柱,兩面圍廊與前台連成一體。前後台之間設上下場門,中間以木板隔開,上懸「水鏡台」橫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欄,將前後台成圍一周,使整個建築渾然一體。
聖母殿前的魚沼飛梁,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橋。據說和聖母殿同時期修建,最早見於酈道元《水經注》。橋面呈十字形,東西平坦,南北下折,如鳥展開雙翅,飛翔於魚沼之上。梁思成說:「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一孤例,洵為可貴。」從形制來看,魚沼飛梁,是橋樑的複合體建築。
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是聖母殿。僅古木掩映中的一角飛檐,就吸引了梁思成林徽音夫婦,他們在此滯留考察,發現了建築上的「營造法式」的孤本。聖母殿大殿作重檐歇山頂,通高19米,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局,近似方形。四周圍廊,前廊深兩間,廊下異常寬闊。大殿是「副階周匝」的做法,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最早的實例。殿堂梁架是中國現存古代建築中惟一符合《營造法式》殿堂式構架形式的孤例。大殿周圍的柱子均向內微微傾斜,形成側角,從平柱到角柱逐漸升高,造成升起,使屋檐曲線弧度顯著,打破建築輪廓僵直的格調,增強了建築造型的藝術美和穩固力。殿頂覆蓋黃綠色琉璃剪邊,屋脊上裝飾各種動物走獸。廊下高懸的楹聯匾額,古香四溢。大殿前廊柱上雕飾有八條蜿蜒欲動的木龍,豪放、古樸。八條龍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張爪,一千多年過去,鱗甲須髯,卻仍躍躍欲飛,不能不叫人嘆服木質的優良及工藝的精巧。殿內沒有一根柱子,大殿顯得空闊明亮,這不但增加了聖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主像聖母邑姜,高2.28米,頭戴鳳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瓔,凝神端坐於中央,一副主人貴婦的儀表氣質。42尊宮女分立左右兩旁,排列有序。形神各異,卻都含蓄內斂。晉祠侍女像是「中國古代雕塑的傑出作品」。
聖母殿修建於宋仁宗年間,殿內供奉的是姜太公的女兒,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遍觀天下殿堂廟宇,為母親塑像建廟的並不多見。宋仁宗是公認的最孝順的皇帝,他的生母李辰妃早逝,由皇后劉娥撫養長大。民間有《狸貓換太子》的戲曲小說,其中的太子就是宋仁宗。關於這段歷史,民間有民間的說法,史書有史書的記載。雖有不同,但卻都肯定了宋仁宗的仁慈孝順。這座聖母殿,或許是宋仁宗表達對母親的感念,後人也借這座廟宇來追念母親的功業,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和教導之情。至於這位母親是生母李妃,還是嫡母劉娥,恐怕只有宋仁宗心裡清楚。
在晉祠北部,依懸瓮山勢,修建了許多樓閣。朝陽洞,雲陶洞,前面是飛檐殿閣,後面洞窟深入,名為洞,實是洞與閣的完美組合。
晉祠南門裡面,有一座老爺閣,孤立於水流之上,卻仍不失雄偉氣象。樓閣下部是磚石結構的城牆建築,東西南北門洞相互交連,交連中心,弧形頂端聚於一點,奇巧非常。城樓上重檐飛閣,從各個角度看都是三層樓閣結構。閣旁並沒有說明,大概也是現代人的手筆,這是今人對晉祠複式建築的繼承和發揚廣大。
簡約是一種美,繁複也是一種美,這是毋庸置疑的。
三
晉祠樓閣亭榭奇異,橫越千秋,獨領一段風騷。在驚嘆晉祠建築的同時,我更驚嘆於隱藏於這座千年園林之中的晉祠文化的厚重。三千年歷史,會積累多少故事?留下多少傳說?凝聚着人們多少勇氣與智慧?
在周成王「剪桐封弟」的歷史開始之前,懸瓮山就高聳如斯。關于山,關於樹,關於泉水,就有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難老泉是晉陽第一泉,也是晉水的源頭。關於難老泉,就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在晉祠北邊二十里地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姑娘,嫁到了古唐村。她每天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擔水。一天只能擔一趟。她的婆婆又有一種怪脾氣,只喝身前一桶的水。有一天,柳氏在擔水回來的路上,遇到一個牽馬的老人,人困馬乏。老人請求用她擔的水飲馬。柳氏沒有猶豫,就把後一桶水送給了他。可是馬仿佛渴極了,喝完後前一桶水,又喝了後一桶水。再擔一趟吧,可是天色將晚,已經來不及了;不擔吧,挑着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罵。正在柳氏不知所措的時候,老人給了柳氏一根馬鞭,叫她帶回家去,只要把馬鞭在瓮里抽一下,水就會自然湧出。
柳氏回到家,在瓮里一試,果然應驗。婆婆見柳氏很長時間也不擔水,可是瓮里卻總是滿滿的,她很奇怪,叫小姑去看,發現了抽鞭的秘密。有一天,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馬鞭在瓮里亂抽一陣,水噴涌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勝村找柳氏。柳氏正梳頭,沒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綹頭髮往嘴裡一咬,跑回古唐村,一下就坐在瓮上。從此,水從柳氏身下源源不斷地流出,流了千年萬年,這就是「難老泉」。
這故事就叫「飲馬抽鞭,柳氏坐瓮」。晉祠背後的山叫懸瓮山,《山海經》里說:「懸瓮之山,晉水出焉。」說的就是這水。泉水澄清碧綠,瀉玉潑翠。李白題詩說:「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寫翠娥。」這道泉水,和魚沼泉、善利泉,匯成晉水南北兩渠,灌溉三萬畝農田。范仲淹游晉祠曾讚美說:「千家灌禾稻,滿目江南田。」
從「難老泉」向前走幾步,有石洞,名為許由洗耳洞。有水潭叫「不繫舟」。水潭中間是「中流砥柱」張郎塔,這裡也有一個驚心動魄的傳說。
幾百年前,南北兩渠的農民,經常為爭水互斗。後來官府說要「調解」糾紛,就在潭邊支一口滾沸的油鍋,鍋里放十枚銅錢,說:哪方有人從鍋里取出幾枚銅錢,以後就分幾分水量,判定之後,永免爭執。從北渠的人群里,走出了一個青年,他伸手從油鍋里取出了七枚銅錢,於是北渠的農民就永遠得七分水量。可是那青年受燙傷過重,當場死去了!
青年姓張,是晉祠山邊花塔村人,人們稱他為張郎。北渠的群眾為了紀念他,就把他的屍骨埋在了「中流砥柱」下面。為了分水,在砥柱東面築了一道石堤,在堤腰鑿了十孔圓洞,南三北七。在東堤又築了一道人字堰,作為南北兩渠的分水嶺。
難老泉泉水澄澈,中流砥柱三七分水,水流千年不息,潤澤晉陽大地。無論是女子的善良,還是青年的擔當,都散發着人性美的光輝,都彰顯中國人代代傳揚的美好品德。
四
成為名勝古蹟,自然少不了文人的加持。樓閣亭台的名稱便是一例。
難老泉,擷取《詩經·魯頌·泮水》中的「既飲旨酒,永錫難老」,被命名為「難老泉」。這首詩是歌頌魯王的。「錫」通「賜」,是說喝了這賞賜的酒,就會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善利亭,則取自老子之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在讚揚水的品性。對越坊,對越」二字出自《詩經·周頌·清廟》中:「秉文之德,對越在天」,「對」為報答,「越」為宣揚,意為報答宣揚祖先的高尚功德。雲陶洞,取自唐代詩人崔曙的句子「三晉雲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明末清初,傅山曾在此隱居,作《宿雲陶洞詩》:「霧柳霾花老眼憎,雲陶隱睡拔雞鳴。晉祠三日無吟興,只憶觀瀾智勇生。」並書「雲陶」二字,懸於洞門額上。後常有道士在此煮茶待客,茶煙雲霞徐徐生起,成為晉祠內八景之一「石洞茶煙」。讀書台,又稱伴桐亭,相傳北齊宰相楊愔少年時在此讀書。
晉祠中的唐碑亭,就是「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並序」。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
水鏡台上部所懸匾額「三晉名泉」,是清康熙武舉楊廷翰所書,書體清秀,筆力遒勁;而清代補建的卷棚上懸掛的正額「水鏡台」,是清乾隆翰林、名書法家、晉祠人楊二酉所題,以秀麗著稱,被譽為晉祠三大名匾之一。巧的是,楊二酉是楊廷翰之侄,伯父與侄兒,一武一文,各題名匾,一前一後,同懸於水鏡台上,為這座戲台增色許多。
還有待風軒、子橋祠,更有關羽廟、靜怡園、智伯渠,這些眾多景觀有關的人物、故事、詩文,數不清的樓閣、匾額、楹聯,把晉祠奉上文化的殿堂,使晉祠成為一座千年不朽的文化豐碑。
樓閣,亭台,碑亭,在古樹掩映之間,散發着歷史的馨香,文化的光澤。或許是我的偏愛,晉祠美在山水,美在樓閣,更美在文化的深厚。[1]
作者簡介
鄭劍,中學教師,陝西省渭南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