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斷面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縱斷面圖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縱斷面圖是繪有線路縱斷面與建築物特徵並列有線路資料的線路設計圖。是鐵路和道路設計的基本文件之一。縱斷面設計圖應按規定採用標準圖紙和統一格式,以便裝訂成冊。
縱斷面採用直角坐標,以橫坐標表示里程樁號,縱坐標表示高程。為了明顯地反映沿着中線地面起伏形狀,通常橫坐標比例尺採用1:2000(城市道路平用1:500~1:1000),縱坐標採用1:200(城市道路為1:50~1:100)。
在鐵路設計實踐中,主要採用下列各種縱斷面圖:詳細縱斷面圖、縱斷面略圖、簡明縱斷面圖、放大縱斷面圖、工程地質縱斷面圖。
縱斷面圖由上、下兩部分內容組成。
圖的上半部繪有線路縱剖面,橫向表示線路的長度,豎向表示高程,包括設計坡度線、地面線以及車站、橋樑、隧道、涵洞等建築物的符號和中心裡程。總的來說,上部主要用來繪製地面線和縱坡設計線,另外,也用以標註豎曲線及其要素;坡度及坡長(有時標在下部);沿線橋涵及人工構造物的位置、結構類型、孔數和孔徑;與道路、鐵路交叉的樁號及路名;沿線跨越的河流名稱、樁號、常水位和洪水位;水準點位置、編號和標高;斷鏈樁位置、樁號及長短鏈關係等。
圖的下半部標註線路有關資料和數據,與上半部線路各相關點位置一一對應。各設計階段的定線要求不同,編制的縱斷面圖所採用的比例尺和標註內容的繁簡也有區別。下部主要用來填寫有關內容,自下而上分別填寫:直線及平曲線;里程樁號;地面高程;設計高程;填、挖高度;土壤地質說明;設計排水溝溝底線及其坡度、距離、標高、流水方向(視需要而標註)。
參考文獻
- ↑ 文字記載前的1500年的歷史都發生了什麼,搜狐,2020-10-14
- ↑ 堯舜禹時期之中國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變遷,搜狐,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