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價格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粘性價格理論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粘性價格理論是指短期中價格的調整慢於產品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當物價總水平上升時,一些企業不迅速提高自己產品的價格,使其相對價格下降,銷售增加,生產增加,總供給增加,結果物價上升引起總供給增加。
粘性價格理論的含義解讀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認為經濟中有些價格在短期是無法迅速調整的,尤其是工資。工資在短期是粘性的(sticky),變化很慢,這就是著名的粘性工資理論(Sticky wage theory)。該理論認為,名義工資調整緩慢主要是公司經常和工人簽訂長期的勞動合同,在蕭條時期,企業寧願裁員也不願意大幅下調工資,因為下調工資會影響士氣,進而影響生產率;同樣在經濟形勢很好,很難招到工人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提升工資,因為工資提升容易,下降難,一旦經濟形勢不好,將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此外社會規範和公正的觀念也可能影響名義工資的調整速度。
粘性價格理論的論點
粘性價格理論也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針對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對傳統凱恩斯主義的批評而做出的解釋,其特點同樣是試圖為價格粘性提供一個堅實的微觀基礎。最主要的論點有:
(1)菜單成本論(曼丘1985),即企業調整價格需要花費像印刷新的菜單一樣的成本支出而對微小的價格調整需要不做反應,且微小的調整成本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波動;
(2)近似理性理論(阿可洛夫、耶倫,1985),即企業在實際決策中未必完全根據理性的最大化目標隨時調整價格、而是依據近似理性追求次優目標(所帶來的損失是衝擊的二階無窮小);
(3)其他理論,如扭折的需求曲線,平緩的成本曲線以及規模收益遞增等。
粘性價格理論的意義
粘性價格理論,其基本思想是指價格不隨着總需求的變動而迅速變化,這裡的關鍵是變化的速度,粘性價格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其重要性在於具有黏性的價格是新凱恩斯主義解釋市場無法自動出清的關鍵假設,及涉及市場機制是否有效,政府干預是否必要的核心問題。當價格有粘性時,市場不能自動出清,市場機制失靈,只有政府干預才能糾正市場的無效性。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魅力無窮,搜狐,2022-11-20
- ↑ 詩酒趁年華 | 品中國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