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經濟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管理的經濟方法》是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根據客觀規律的要求,利用各種經濟槓桿,通過經濟組織正確處理各方面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成果以管理經濟的方法。
經濟槓桿,主要是指價格、稅收、信貸、利潤以及工資、獎金等。經濟組織,主要是指企業(包括公司)以及財政、銀行、稅務等組織。
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管理企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管理經濟最基本的方法。
經濟方法的核心是經濟利益問題,即把經營成果同企業、職工的物質利益結合起來。
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的基本要求是:1.把根本出發點放在提高經濟效益上,以經濟效益來衡量各個經濟組織的工作成績,並作為考核的主要標誌;2.改革經濟體制,充分利用各種經濟槓桿,以經濟利益作為動力來進行管理;3.切實執行按勞分配原則,不搞平均主義,把責任與獎懲直接聯繫起來;4.擴大經濟組織的作用,實現企業自主經營,完善經營承包責任制,開展競爭,保護競爭;5.建立和健全經濟核算制,企業實行自負盈虧,推廣合同制等。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不能排斥和否定其他管理方法,特別是必要的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 ↑ 中文為何越來越受歡迎?,搜狐,2021-12-30
- ↑ 中國能屹立幾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麼?漢文化的誕生和傳承是關鍵,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