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獎盃

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1]頒獎日期: 1964年4月13日 地點: 美國加州,聖莫尼卡公民大禮堂(Santa Monica Civic Auditorium) 主持人: 傑克·萊蒙(Jack Lemmon)

關於奧斯卡金像獎

自第一屆以來,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奧斯卡金像獎都是每年舉行一次。規定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評選和頒發獎由學院組織專門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始終是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盛大節日。世界好多國家都通過電視台轉播大會盛況。

獎項分布

頒發的獎項有23個,其中除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之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等等。此外,還有給那些在 電影界做出巨大成績的老演員 和老電影工作者的"特別獎"和一定數量的補充獎。 直到1931年,有個新來的學院女秘書看到這尊銅像,驚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奧斯卡,一位記者立即把她的話報道出去。從此,人們便把這個人像稱為"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得名。

獎盃設計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頒獎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 舉辦時間 1964年4月13日
舉辦地點 美國加州,聖莫尼卡公民大禮堂 主持人 傑克·萊蒙(Jack Lemmon)
最佳影片 《湯姆·瓊斯》 最佳導演 托尼·理查森《湯姆·瓊斯》
最佳男主角 西德尼·波蒂埃《野百合》 最佳女主角 帕特尼西婭·妮爾《原野鐵漢》
最佳男配角 梅爾文·道格拉斯《原野鐵漢》 最佳女配角 瑪格麗特·拉瑟福德《一代情侶》

獲獎名單及提名名單

獎項名稱 獲獎名單 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湯姆·瓊斯》 《美國、美國》、《埃及豔后/埃及妖后》、《西部開拓史》、《野百合/原野遊龍》
最佳男主角 西德尼·波蒂埃《野百合/原野遊龍》 / Sidney Poitier 阿爾伯特·芬尼《湯姆·瓊斯》/ Albert Finney、理查德·哈里斯《如此運動生涯》/ Richard Harris、雷克斯·哈里森《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Rex Harrison、保羅·紐曼《原野鐵漢》/ Paul Newman
最佳女主角 帕特尼西婭·妮爾《原野鐵漢》/ Patricia Neal 李思莉·卡儂《陋室紅顏》/ Leslie Caron、雪莉·麥克雷恩《花街神女/艾瑪姑娘》/ Shirley MacLaine、瑞切爾·羅伯茨《如此運動生涯》/ Rachel Roberts、娜塔利·伍德《陌生人之戀》/ Natalie Wood
最佳男配角 梅爾文·道格拉斯《原野鐵漢》/ Melvyn Douglas


尼克·亞當斯《黃昏的榮譽》/ Nick Adams、鮑比·達林《紐曼軍醫》/ Bobby Darin、休·格里菲思《湯姆·瓊斯》/ Hugh Griffith、約翰·休斯頓《紅衣主教》/ John Huston
最佳女配角 瑪格麗特·拉瑟福德《一代情侶》/ Margaret Rutherford 黛安·塞萊托《湯姆·瓊斯》/ Diane Cilento、伊迪絲·埃文斯爵士《湯姆·瓊斯》/ Dame Edith Evans、喬伊斯·瑞德曼《湯姆·瓊斯》/ Joyce Redman、莉利亞·斯卡瓦《野百合/原野遊龍》/ Lilia Skala
最佳導演 托尼·理查森《湯姆·瓊斯》/ Tony Richardson 伊萊亞·卡贊《美國、美國》/ Elia Kazan、奧托·普雷明格《紅衣主教》/ Otto Preminger、費德里克·費里尼《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 Federico Fellini、馬丁·里特《原野鐵漢》/ Martin Ritt
最佳原創劇本 《西部開拓史》 《美國、美國》、《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那不勒斯的四天》、《陌生人之戀》
最佳改編劇本 《湯姆·瓊斯》 《紐曼軍醫》、《原野鐵漢》、《野百合/原野遊龍》、《花落鶯啼春/星期天與女神》
最佳攝影(彩色) 《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紅衣主教》、《西部開拓史》、《花街神女/艾瑪姑娘》、《瘋狂世界》
最佳攝影(黑白片): 《原野鐵漢》 《包廂》、《管理員》、《野百合/原野遊龍》、《陌生人之戀》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彩色): 《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紅衣主教》、《吹響你的號角》、《西部開拓史》、《湯姆·瓊斯》、《美國、美國》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黑白片): 《美國、美國》 《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原野鐵漢》、《陌生人之戀》、《黃昏的榮譽》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 《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 《陌生人之戀》、《蕩女淚》、《閣樓上的玩具》、《妻子與情人》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紅衣主教》、《西部開拓史》、《浩氣蓋山河/豹》、《新戀愛經/龍鳳嬉春》、《西部開拓史》
最佳音響: 《西部開拓史》 《歡樂今霄》、《紐曼軍醫》、《埃及豔后/埃及妖后》、《瘋狂世界》
最佳電影剪輯: 《西部開拓史》


《紅衣主教》、《埃及豔后/埃及妖后》、《大逃亡》、《瘋狂世界》
最佳音響效果: 《瘋狂世界》 《雄鷹聚會》
最佳視覺效果: 《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群鳥》、《假父真情,爸爸萬歲》
最佳原創歌曲 "Call Me Irresponsible"《假父真情,爸爸萬歲》 / "Call Me Irresponsible" from "Charade"《謎中謎/花都奇遇結良緣/兒戲》 / "Charade" from、"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瘋狂世界》 / "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 from、"More"《世界殘酷奇譚》 / "More" from、"So Little Time"《危城五十五日》 / "So Little Time" from <55 Days at Peking>
最佳原創配樂: 《湯姆·瓊斯》 《埃及豔后/埃及妖后》、《危城五十五日》<55 Days at Peking>、《西部開拓史》、《瘋狂世界》
最佳改編配樂: 《花街神女/艾瑪姑娘》 《歡樂今霄》、《新戀愛經/龍鳳嬉春》、《花落鶯啼春/星期天與女神》、《石中劍》
最佳動畫短片: 《評論家》 《2000自發瘋狂症》、《遊戲》、《我的金融事業》、《鋼琴禮讚》、《梟河橋記事》
最佳真人短片: 《梟河橋記事》 《音樂會》、《自製的汽車》、《六雙面三角形》、《那是我》
最佳紀錄短片: 《夏加爾》 《六月中的五個城市》、《美國精神》、《30萬封信件》、《再活一次》
最佳紀錄長片: 《弗羅斯特:一位與眾人爭吵的情人》 《鎖鏈》、《揚克來了》
最佳外語片 《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意大利 / Italy [1] 《水中刀》波蘭 / Poland、《塔蘭托》西班牙 / Spain、《紅燈籠》希臘 / Greece、《古都》日本 / <古都/Twin Sisters of Kyoto> Japan

獲得多項提名和獎項的影片

以下是獲得多項提名的影片:

10 nominations:Tom Jones《湯姆·瓊斯》

9 nominations:Cleopatra《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8 nominations:How the West Was Won《西部開拓史》

7 nominations:Hud《原野鐵漢》

6 nominations:The Cardinal《紅衣主教》, 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瘋狂世界》

5 nominations:8?《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 Lilies of the Field《曠野百合》, Love with the Proper Stranger《陌生人之戀》

4 nominations:America, America《美國、美國》

3 nominations:Captain Newman, M.D.《紐曼軍醫》, Irma la Douce《愛瑪姑娘》

2 nominations:55 Days at Peking《危城五十五日》, Bye Bye Birdie《歡樂今霄》, A New Kind of Love《新戀愛經/龍鳳嬉春》, Sundays and Cybele《花落鶯啼春/星期天與女神》,This Sporting Life《超級男性》

, Twilight of Honor《黃昏的榮譽/榮譽曙光》

以下是獲得多項獎項的影片:

4 wins:Cleopatra《埃及豔后/埃及妖后》, Tom Jones《湯姆·瓊斯》

3 wins:How the West Was Won《西部開拓史》, Hud《原野鐵漢》

2 wins:8?八部半/八又二分之一》

頒獎典禮

宣布獎項者

Julie Andrews(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最佳外語片

Anne Bancroft(Presenter: Best Actor)---最佳男主角

Anne Baxterand Fred MacMurray(Presenter: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

Ed Begley(Presenter: Best Supporting Actress)---最佳女配角

Joan Crawfordand Rita Hayworth(Presenters: Best Director)---最佳導演

Sammy Davis Jr.(Presenter: Music Awards)---最佳原創配樂

Angie Dickinson(Presenter: Best Visual Effects)---最佳視覺效果

Patty Duke(Presenter: Best Supporting Actor)---最佳男配角

Shirley Jones(Presenter: Best Original Song)---最佳原創歌曲

Shirley MacLaine(Presenter: Short Subjects Awards)---最佳短片

Steve McQueenand Tuesday Weld(Presenter: Sound Awards)---最佳音響效果

Gregory Peck(Presenter: Best Actress)---最佳女主角

Sidney Poitier(Presenter: Best Film Editing)---最佳電影剪輯

Donna Reed(Presenter: Best Costume Design)---最佳服裝設計

Debbie Reynolds(Presenter: Documentary Awards)---最佳紀錄長片

Edward G. Robinson(Presenter: Writing Awards)---最佳劇本

Frank Sinatra(Presenter: Best Picture)---最佳影片

James Stewart(Presenter: Cinematography Awards)---最佳攝影

表演者

James Darren("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 from 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

Harve Presnell("So Little Time" from 55 Days at Peking)

Katyna Ranieri("More" from Mondo Cane)

Andy Williams("Call Me Irresponsible" from Papa's Delicate Conditionand "Charade" from Charade)

最佳男主角

西德尼·波蒂埃[2](Sidney Poitier),1927年2月20日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美國、巴哈馬雙國籍演員、導演、編劇、外交官 。

1945年,參演了電影處女作《那佛羅少年》。1950年,接拍了劇情片《無路可走》,這是其首部主演的電影。1954年,出演了體育電影《籃場拼爭》。1958年,主演了犯罪電影《掙脫鎖鏈》,憑藉該片獲得了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成為首個獲此提名的黑人演員 。1963年,主演了劇情片《原野百合花》,由此獲得了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黑人演員 。1965年,出演了劇情片《再生緣》。1967年,主演了反種族歧視電影《猜猜誰來吃晚餐》。1972年,參與執導並出演了西部電影《布克與牧師》。1975年,主演了驚悚電影《威爾比陰謀》。1980年,拍攝了喜劇電影《阿叔有難》。1982年,執導了犯罪喜劇片《陰謀詭計》。1988年,主演了驚悚電影《諜網神鷹》。1992年,主演了動作驚悚片《大盜》。1997年,主演了劇情類電視電影《南非風雲之曼德拉與德克勒克》,憑藉該角色獲得了第49屆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提名 。

2002年3月24日,獲得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2006年,獲得了法國"藝術文學巨匠"獎 。2009年7月30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2010年,在紀錄片《百老匯:遠去的黃金年代》中出鏡。2016年2月14日,獲得了第6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27年2月20日,西德尼·波蒂埃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一個農民家庭,儘管出生在邁阿密,但他卻是巴哈馬群島凱特島的本土人。自幼家境貧賽的西德尼·波蒂埃只受過18個月的正規教育。15歲時,他被送往邁阿密,以杜絕他初露苗頭的不良行為。18歲時,西德尼·波蒂埃來到紐約,成為一名臨時洗碗工。幹了一段時間,他決定找一份固定洗碗工的工作,為此而買了一份報紙,在上面看到了招聘演員的工作。於是前往應聘,但因為沒有學習過表演而被拒之門外。為此,西德尼·波蒂埃重新找了一份洗 碗的工作,掙了足夠的錢後,報考了美國黑人劇院(Negro Theatre)學習表演,並立志成為一名演員 。

演藝經歷

1945年,西德尼·波蒂埃參演了百老匯舞台劇《Lysistrata》,飾演一個有十二句台詞的年輕士兵;幾個月後,西德尼·波蒂埃成為了舞台劇《安娜·盧卡斯塔》的一名臨時演員 ;同年,參演了電影《那佛羅少年》,這是他首次在電影中亮相。

1950年,因受到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的製片人達里爾·F·扎努克的賞識,他接拍了劇情片《無路可走》,在片中飾演努力救治搶劫犯的"盧瑟·布魯克斯博士",這是他首部主演的電影 。

1952年5月29日,出演的戰爭電影《紅球速遞計劃》上映。1954年,與Dane Clark、Patricia Breslin共同出演了由黃宗沾執導的體育電影《籃場拼爭》。

1955年3月19日,出演的劇情片《黑板叢林》上映。1957年,與約翰·卡索維茨領銜主演了由馬丁·里特執導的黑色電影《城市邊緣》。

1958年,與托尼·柯蒂斯聯袂主演了犯罪電影《掙脫鎖鏈》,兩人在片中分飾膚色不同但被鎖鏈鎖在一起的犯人,西德尼·波蒂埃憑藉該片獲得了第3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成為首個獲此提名的黑人演員 。

1959年,與多蘿西·丹德里奇聯合主演了愛情歌舞片《波基與貝斯》。1961年,與Claudia McNeil、露比·迪等共同出演了由丹尼爾·皮特里執導的劇情片《陽光下成長》,西德尼·波蒂埃憑藉該片獲得了第1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 。

1963年,領銜主演了劇情片《原野百合花》,在片中飾演熱心助人的黑人青年"霍默·史密斯",憑藉該角色獲得了第3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黑人演員 。

1965年12月10日,與謝利·溫特斯、Elizabeth Hartman等合作出演的劇情片《再生緣》上映,西德尼·波蒂埃憑藉該片獲得了第20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 ;12月23日,與安妮·班克羅夫特領銜主演的劇情片《一線生機》上映 。

1967年,與斯賓塞·屈塞領銜主演了由斯坦利·克雷默執導的反種族歧視電影《猜猜誰來吃晚餐》 。1968年,與阿比·林肯、博·布里奇斯、凱勒·歐康納等聯袂主演了由丹尼爾·曼執導的愛情喜劇片《誰來愛你》 。

1971年,與威爾·吉爾、布拉福德·迪爾曼等聯合主演了由詹姆斯·戈德斯通執導的劇情片《強風吹來時》。1972年,與約瑟夫·薩金特共同執導並出演了西部電影《布克與牧師》。1974年,執導並與比爾·考斯比領銜主演了喜劇電影《周六奇妙夜》 。

1975年,與邁克爾·凱恩、尼科爾·威廉森等共同主演了由拉爾夫·尼爾森執導的驚悚電影《威爾比陰謀》,西德尼·波蒂埃在片中飾演被關押長達十年的黑人反種族隔離運動者"夏克" 。

1977年,執導並與比爾·考斯比領銜主演了犯罪喜劇片《天才老爹發神威》。1980年,拍攝了由吉恩·懷爾德、理查德·普賴爾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阿叔有難》 。

1982年,執導了由吉恩·懷爾德、Gilda Radner聯合主演的犯罪喜劇片《陰謀詭計》 。1985年,拍攝了由John Scott Clough、Don Franklin等共同出演的歌舞電影《Fast Forward》。

1988年,搭檔瑞弗·菲尼克斯,主演了由理查德·本傑明執導的驚悚電影《諜網神鷹》,西德尼·波蒂埃飾演矢志為夥伴報仇的FBI探員"洛伊"。

1990年,執導了由比爾·考斯比、Kimberly Russell、丹妮斯·尼古拉斯等一同出演的奇幻喜劇片《鬼爸爸》。1992年,與羅伯特·雷德福、大衛·斯特雷澤恩、瑞弗·菲尼克斯等共同主演了由菲爾·奧爾登·羅賓森執導的動作驚悚片《大盜》。1995年,與邁克爾·莫里亞蒂、喬安娜·高茵等聯袂出演了由大衛·格瑞尼執導的西部電影《風塵之子》。

1997年,與邁克爾·凱恩領銜主演了劇情類電視電影《南非風雲之曼德拉與德克勒克》,西德尼·波蒂埃在片中飾演南非總統"曼德拉",憑藉該角色獲得了第49屆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提名 。

1998年,西德尼·波蒂埃在紀錄片《種族機密》中出鏡。2002年3月24日,西德尼·波蒂埃獲得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2004年,在紀錄片《告訴他們你是誰》中出鏡。2005年4月,西德尼·波蒂埃獲得了雷克·維斯人道主義獎 。2006年5月15日,在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期間,西德尼·波蒂埃獲得了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文學巨匠"獎,以表彰他對世界電影的貢獻 。

2009年7月30日,西德尼·波蒂埃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2010年,在紀錄片《百老匯:遠去的黃金年代》中出鏡。2016年2月14日,西德尼·波蒂埃獲得了第6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終身成就獎 。

政治經歷

1997年4月16日,西德尼·波蒂埃出任巴哈馬駐日本大使。2002年,兼任巴哈馬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2007年,卸任巴哈馬駐日本大使及巴哈馬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 。

個人生活

1950年4月29日,西德尼·波蒂埃與Juanita Hardy結婚,1965年離婚。兩人育有四個女兒:Beverly,Pamela,Sherri,Gina。

1976年1月23日,西德尼·波蒂埃與加拿大出生的立陶宛和愛爾蘭後裔女星Joanna Shimkus結婚,兩人育有兩個女兒:Anika和Sydney Tamiia 。

人物評價

西德尼·波蒂埃是一個優雅的男人,是好萊塢最成功的演員兼導演之一,在美國電影業中,他還是一名為不受重視的黑人少數民族拓展途徑的人。他在好萊塢為自己的膚色贏得了一種令人敬畏的尊嚴,他雕鑿了美國歷史紀事錄中一座不朽的壁龕 。(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世界電影》、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評)西德尼·波蒂埃在銀幕上的表演非凡而獨特,他代表電影行業給世界觀眾留下了高貴、時尚及智慧的印象。他不僅給觀眾留下了很多讓人難以忘懷的銀幕形象,他那種穩健、內斂、不露聲色的表演風格也影響了他之後的很多黑人演員。在電影《掙脫鎖鏈》中,他出色的扮演了一個黑人逃犯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前主席弗蘭克·皮爾森、CCTV《全球資訊榜》、新浪娛樂評)

最佳女主角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