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劉音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竹》是中國當代作家劉音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竹
我家庭園的東面有一片小竹林,它的另一端是幾十米開外的一條繁忙公路。小竹林猶如一個消音器,減弱了行駛車輛引擎發出的轟鳴噪聲;它又象一個吸塵器,過濾了從公路上飄浮過來的飛灰揚塵。每天清晨起床,我總會習慣性地從臥室的窗口眺望這片竹林,隨着季節的更替和天氣的變化,小竹林總是呈現着它的多姿多彩和儀態萬千……
當旭日東升,燦爛的陽光從竹林中穿過,散射成一縷一縷的金光灑落在屋前綠茵的草坪上;當夜幕降臨,皎潔的月光下竹影婆娑,若隱若現,夜風吹動着竹林搖曳,沙沙作響;當春雨瀟瀟,雨幕中的竹子婷婷玉立,青綠的枝葉上顆顆水珠蒼翠欲滴;當夏風習習,竹林隨風翩翩起舞,仿佛在舉辦一場風姿綽約瀟灑浪漫的集體舞會;當秋高氣爽,竹林堅守着它的本色綠,與五彩繽飛的闊葉林一起,組成「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美麗畫卷;當冬雪紛飛,潔白的雪花和晶瑩的冰掛,壓彎了原本直挺的身軀,但它頑強地堅挺着,彎而不折。
竹,是一種喜溫好濕的植物。我的家鄉華夏江南,正是竹子適應生長的地方。記得小時候,家鄉小縣城裡人口不象現在擁擠,房屋道路也不是鋼筋水泥,許多人家的房前屋後聳立着一叢一叢的小竹子。在一些菜園裡,甚至還能看到一排一排的小竹林。走出縣城來到廣闊的農村田野,那是「竹」的世界。山坡上,山腳下,田壟旁,處處都能看到一片又一片的竹林。我在林場的知青歲月,就生活在這樣 「竹」 和「樹」的世界,每天舉目近看遠望,漫山遍野的竹林,杉樹林和各種樹木混交林。我第一次上山砍柴,學會的第一項技能就是砍幾根小竹子,用柴刀把它們一分二或一分四剖成小竹條,以此來捆綁木柴。我們的勞動工具更是與 「竹」 分不開,挑東西的竹扁擔,裝土的竹簸箕,盛稻穀的竹籮筐…… 在我初到林場的時候,還看到一排 「竹屋」 ,那是林場初建者的臨時居住場所,所有的建築材料除屋頂的茅草外均為竹子。在家鄉的邊遠山區,能看到大面積口徑粗大的竹林,伐木工人和農民兄弟將砍伐的竹子紮成竹排利用河流的豐水期運出山區,長長的竹排連在一起有時上百餘米,浩浩蕩蕩順流而下,那是我看到過最壯觀的 「漂流」 !
竹子在家鄉是無處不在,無處不用。那時的老百姓生活還不富裕,沒有象樣的家俱,更沒有席夢思沙發這樣的高檔洋家俱。豐富的竹資源,傳統的工匠手藝,為老百姓提供了象竹床竹蓆,竹桌竹櫃,竹凳竹椅,等價廉實用的竹家俱,以及各種各樣的竹製生活用品和工具。在這些竹製品中,最讓我記憶深刻至今仍難以忘懷的是:外公的竹椅,外婆的竹籃和我的小竹床。
外公的竹椅,就擺放在朝東窗戶的下方,旁邊靠着一張四方的八仙桌。這是一個高靠背的竹椅,幼時的我坐上這椅子似乎只及它高度的一半。外公常坐在這竹椅上喝茶、看報紙,有時也把竹椅轉向,在八仙桌上打算盤記帳。外公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青少年時又在銀行學徒,能寫會算,打得一手的好算盤。我常坐在外公的身旁,聽他講家中的親人和許多的往事。隨着外公的年邁,他愈加離不開這把竹椅,總是安靜地坐在竹椅上曬太陽,打瞌睡。
作者簡介
劉音亮,江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