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童利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童利民
國籍 中國
職業 博士生導師
知名於 200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知名作品Nature
液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系統
電動高速轉鏡裝置的一種新穎增速機構

童利民[1] 童利民,男。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光電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87年進入浙大物理系本科並繼續攻讀碩士,1997年在浙江大學材料系獲工學博士學位[2]。先後在浙江大學物理系和哈佛大學Gordon McKay實驗室從事光學波導結構和微納光子學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現為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200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1987-1991 浙江大學物理系 (本科)
1991-1994 浙江大學物理系 (碩士)
1994-1997 浙江大學材料系 (博士)

工作簡歷

1997-2001 浙江大學物理系 (助理研究員,副教授) 2001-2004 哈佛大學物理系及應用科學與工程學院 (訪問學者) 2004-至今 浙江大學光電信息工程學系 (副教授,教授,長江特聘教授)[3]

教學與課程

1. 納米光子學 (研究生) 2005年 至今

2. 光量子學基礎 (本科生) 2009年 至今

3. 光子學基礎 (研究生)2000-2001年

4. 量子力學與統計物理(本科生) 2000-2001年

5. 基礎物理學(本科生)1998-2000年

6. 大學物理實驗(本科生)1997-2000年


工作研究項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 61635009) '基於近場強耦合效應的新型納米激光器研究', 2017.01–2021.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No. 11527901)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2016.01–2020.12  (童利民参加)[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課題編號:2013CB328700):

「納米線光子器件與激元調控研究」2013.01-2017.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1475140): 「超小型高重頻石墨烯鎖模微納光纖激光器」2015.1.1-2018.12.3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61036012): 「納米尺度傳導型表面等離激元生化傳感的機理和芯片集成研究」2010.01-2014.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10974178): 「納米光纖與銀納米線的光學近場耦合及其應用探索」,2010.01-2012.1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課題編號:2007CB307003): 「基於亞波長尺度光纖的複合導波結構與新器件」,2007.05-2012.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學者合作基金 No.60728309): 「光電子器件」,2008.01-2010.12

•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No.20050335012): 「亞波長直徑納米光纖傳感器研究」,2006.01-2008.12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No.60425517): 「光學和光電子學:亞波長和納米尺度光學低維結構及其應用基礎研究」2005.01-2008.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0578061): 「稀土摻雜玻璃納米線的製備及光學特性研究」(合作項目),2006.01-2006.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0378036): 「亞波長直徑氧化硅線型光波導及其微光子學應用研究,2004.01-2006.12

研究領域

從事納米光子學、微納光子器件、以及功能光纖材料及相關器件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業績。2003年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通過使用一種新的製備方法,獲得外形非常均勻的亞微米和納米直徑氧化硅線,並成功地應用這些比光波長更細的線進行低損耗光傳輸實驗。該項研究結果以童教授為第一作者發表在《Nature》雜誌上,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矚目。在 Nature等發表SCI論文20餘篇,被SCI論文他人引用80餘篇次;獲省部級科技獎勵2次;多項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雜誌、紐約時報、美國Laser Focus World (Newsbreak)、Photonics Spectra(Presstime Bulletin)專題評論或介紹。[5] 主要成就 200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獲獎記錄

2006年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直屬高校獲獎者

2006年獲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6年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研究類的一等獎

2008年度王大珩光學中青年科技獎

2014年 美國光學學會 (OSA) Fellow

童教授1997年獲得浙大材料系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其工作領域是光學、光電子學。在研究生階段,童教授即對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有了規劃,他說:"我喜歡高校濃郁的文化空氣,自由的學術氛圍,在這裡開展我的科研工作,我能得心應手。",2001年至2004年童教授在包氏獎學金和哈佛大學的資助下作為訪問學者赴哈佛大學物理系及應用科學與工程學院Mazur教授研究組進行學術交流,這段經歷對童教授的影響很大,不光是國外先進的儀器設備、實驗室平台開闊了他的眼界,更為重要的是哈佛教授們對學術研究的執著、對學術靈感的把握讓他受益匪淺:"有時候大家只是在閒聊,交流中彼此思想的撞擊能引發新的學術研究方向,而一旦有了這樣的學術苗頭,大家能很用心地去做,工作起來完全忘我"。 回到浙大,童教授繼續與哈佛大學合作開展科研工作,"我的優勢有兩方面,一是專心致志,二是實驗動手能力強",童教授長期致力於微納光子學材料和器件及其在光通信、傳感、集成和生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 浙江大學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我舉雙手贊成。雖然創新創業並不適合每個學生,但是,確實給予能量過剩的大學生一個發展的機會。實際上,大學四年,是創新創業的最佳時機。第一,這是人生中思想最活躍的時期。第二,這裡是世界上最智慧的地方,第三,這裡有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物。校園是思想的源泉,多少重大突破就是在這裡生根發芽,然後到社會上開花結果。曾經有人問過我,在校期間參加這些校園攝影組工作和激光器工作是否影響學業。我認為沒有。恰恰相反,這些經歷有利於學習。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為這些工作與專業知識密切相關。還為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創辦的激光器公司和照相器材另件公司,就是一個明證。我們設計的帶滑輪和氣泵的三角架曾經獲獎。我們YUCO牌激光器譽滿全球,銷售全世界。我認為大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創新創業必須經歷過通宵達旦,經歷過日夜奮戰。這就是青春的資本,這就是大學生的優勢。

最後,我引用一下去年抄錄的日記:我要斗膽做個預測,當我活到八十歲,在某個安靜的沉思片刻,回到內心靈魂深處,想起自己緒多的人生故事時,找回最有意義的部份-------考上浙江大學光儀系!

·1966-1971年,受文革內亂干擾,光儀系停止招收本科生5年。其間的1970年,光儀系招收「光學儀器」專業本科工農兵學員30人。

·1972年,光儀系招收「光學儀器」專業本科工農兵學員15人。


·1973年,光儀系招收「激光儀器」專業本科工農兵學員20人。

·1974年,光儀系開始按「光學儀器」和「激光儀器」兩個專業招生,規模擴大至60-90人。

·1976年,本科專業再次停招,當年僅按「照相機設計與製造」和「激光鍍膜」兩個方向招收了學制兩年的專業進修班。同年,國家計委下達研製小型炮彈、導彈、火箭等測試儀器的科技攻關項目。光儀系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研製出狹縫式高速攝影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77年,浙江省科學大會授予光儀系全省科研十大紅旗單位稱號。同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光儀系以「光學儀器」和「激光技術及儀器」專業迎來了文革後第一屆高考生70人。

·1978年,我國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授予浙大光儀系全國先進科研集體稱號。光儀系是浙大唯一獲此稱號的單位,張浚生代表浙大出席大會接受獎勵;「250萬幅/秒等待式高速攝影機」、「中低頻激光測振儀」和「雙人雙目大物鏡可變倍手術顯微鏡」項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1983年,光儀系設立 「光學儀器」、「攝影技術及儀器」、「激光技術及儀器」3個本科專業,招生規模在120人左右;1978年,光儀系 「光學儀器」和「計量測試技術及儀器」兩個碩士點獲批准,招收了第一屆碩士研究生16人。

·1980年,光儀系招收第二屆「光學儀器」專業碩士研究生1人。

·1981-1984年,光儀系開始批量招收「光學儀器」和「計量測試技術及儀器」專業碩士研究生,規模每年15-20人左右。

·1982年,光儀系「電動高速轉鏡裝置的一種新穎增速機構」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82年,以攝影和照片沖洗為主營業務的浙大第一個贏利型學生社團組織「為你服務公司」在光儀系成立,開始了在校大學生自主勤工助學社會實踐的探索。

·1983年7月,由著名光學專家王大珩、王之江、金國藩、彭定燊等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光儀系的評價是:「光儀系自成立以來積極貫徹教學與科研並舉方針,中國光學行業有這樣一個培養人才的中心是我國的驕傲」。

·1984年,國家批准在光儀系建立「光學儀器」博士點,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2人,「光學儀器」博士點後轉為「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光儀系以「光學儀器」專業統一招收本科生,設置若干專業方向,規模不變;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達每年30人左右。同年,光儀系「固體時標發生器」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1985年,浙江大學建立國內首批儀器儀表博士後流動站。同年,光儀系參與的「低頻振動標準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6-1988年,光儀系增設「應用光學」專業,總體招生規模保持不變。

·1986年,光儀系 「LC-1型激光干涉定中儀」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7年10月,浙江省光學學會在掛靠單位浙江大學光儀系召開成立大會。同年,光儀系 「SPG-1型激光數字波面干涉儀」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8年,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並建立了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浙江大學在儀器儀表博士後流動站基礎上增建了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同年與浙江舜宇集團前身浙江大學餘姚光電儀器廠緊密合作,跨出產、學、研結合的第一步。同年,光儀系「XG-1型狹縫式高速攝影機」、「CL-I型彩色亮度計」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9年,國家計委批准在光儀系建立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同年,光儀系「用於激光測振儀的垂直和水平掃描器」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1990年,同根同源的光儀系和科儀系合併,成立了光電與科學儀器工程學系,簡稱「光科系」,下設「光學儀器」、「檢測技術及儀器」和「生物醫學儀器」三個專業。同年光科系「遠距光輻射測量望遠物鏡」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1991年,光科系光學工程學科依託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開始建設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建成並通過國家專家組的評審驗收,評審意見認為,實驗室研究工作屬國內一流,部分研究成果達到同期世界先進水平;1996年正式運行並對外開放。

·1991年,唐晉發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人民教師獎章;葉關榮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楊國光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

·1992年,唐晉發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同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首次超過50人以上;

·1993至1995年,試辦精密儀器(辦公自動化)專業,教學重點主要針對儀器儀表前端光電信息獲取和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發展的新趨勢;同年,光科系光學工程學科博士生招生規模達每年10人以上。

·1994年起,按照國家教委1993年頒布的工科本科專業名錄,開始以「光學技術與光電儀器」專業名稱招生,自1992級起「光學儀器」專業學生畢業的出口專業均調整為「光學技術與光電儀器」。

·1994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光科系光學工程學科建立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中心依託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的核心研發力量,於1996年建成並通過國家科委驗收,成為國內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推廣、輻射和應用的基地。

·1995年,光儀系首屆畢業生、光學專家薛鳴球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2000年,顧培夫任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儀器儀表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和全國高等學校光學技術與光電儀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

·1995年10月,光科系光學工程學科與日本濱松公司合作成立國際光子學實驗室。同年,光科系「光學與光電子薄膜理論設計及其特性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

·1996年,以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為核心建立的「光電信息技術與儀器工程」學科群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項目。經過4年建設,光電學科理工結合優勢突出,結合國家重大項目研究,將光、機、電、計算機相結合的綜合技術推向更高層次,由光學工程學科承擔的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光子技術與光電信息工程」被評為浙江大學標誌性成果。

·1996年,陸祖康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

·1997年,光科系光學工程學科進行調整,組建光電信息工程學系,簡稱「光電系」。同年,光科系光學工程學科在國內首次設立本科「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方向,並按專業方向招收本科生,率先規劃和啟動了光學工程類本科專業新形勢下的傳統專業改造和教學改革,強化了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方向的教學與科研特色。其後,96級「光學技術及光電儀器」專業學生畢業出口也調整為「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方向。

·1997年,光電系首屆畢業生、光學技術與儀器專家林祥棣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國光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光科系「防蝕多層減反射膜的研究」 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1998年,浙江大學四校合併,成立了新的浙江大學。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光電系加入新組建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同年,光電系正式以信息工程(光電)專業(代碼080609Y)名稱招收本科學生,招生規模在90至160人之間;同年,唐晉發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葉關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

·1999年,何賽靈博士作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加盟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

·2000年,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地方政府合作,在餘杭建立國家光儀工程中心餘杭基地,為推動光學工程技術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2000年9月,唐晉發當選為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楊國光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1年,在新一輪重點學科評選中,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在其後的2004、2006年,均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光學工程學科博士生每年招生規模穩定在每年30人以上。

·2001年,光電系年度科研經費首次突破1000萬元。

·2002年5月6日上午,浙江大學光學工程50周年慶典大會在浙大永謙學生活動中心隆重舉行。浙大黨委書記張浚生、校長潘雲鶴,校友薛鳴球院士、林祥棣院士,國內光學工程界專家、校友和光電系師生近1200人參加了慶典活動。為慶祝浙大光學工程學科成立五十周年,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題詞「科學之光」,浙大黨委書記張浚生題詞「求是之光」。慶典大會後,在第三教學大樓前舉行了「浙江大學光學工程50周年紀念碑」揭幕儀式,張浚生、潘雲鶴、薛鳴球、林祥棣、劉旭等為紀念碑揭幕,碑文為:「五十年耕耘,數代人奮鬥,力行求是,學術精進,人才輩出,飲譽四海,中國光學工程英才之搖籃實肇始於此」。

·2002年,光電系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為每年80-90人。

·2003年,在教育部、科學院系統一級學科評比中,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位居第三。

·2003年12月,童利民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關於亞微米和納米光波導光傳輸特性研究及應用的論文。

·2003年,光電系年度科研經費首次突破2500萬元。

·2004年4月,由中國光學學會主辦,浙江大學光電系、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光學學會承辦的「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在浙江大學隆重舉行。這次被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母國光院士稱之為「中國光學界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空前盛會,匯集了包括14位院士在內的1300餘位光學界專家學者,交流研討光學工程技術最新進展。大會設18個分會場,交流論文820餘篇。

·2004年,劉旭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光電系「高清晰度液晶投影顯示技術及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何賽靈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科技部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新型人工電磁介質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同年,由何賽靈指導的程成博士的論文「基於激光動力學理論氣體激光器大功率優化和設計」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2004年,在全國高校研究生院一級學科評比中,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位居第二。

·2004年,光電系年度科研經費首次突破3000萬元。

·2005年,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被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評為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5至2008年,在全國高校研究生院一級學科評比中,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第一。

·2005年10月,浙江大學舉行成功記錄核試驗過程的科學家報告會。原高速攝影課題組負責人、浙江省副省長吳敏達、原21所副所長孫瑞蕃以及包括光電系十幾位老教師在內的原課題組幾十名老專家出席了報告會。報告會充分弘揚了光電系老一代教師艱苦奮鬥、頑強拚搏、團結合作和勇於奉獻的精神。

·2005年,劉旭獲首批「浙江省特級專家」稱號。

·2005年,何建軍受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05年和2007年,光電系兩次獲面向國家需求的「重大貢獻單位」榮譽稱號。劉承團隊研製的相關技術和器件受到高度評價,被列為「獲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技術」之一。

·2006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一級學科評比中以97分的高分獲得全國第一。

·2006年,童利民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同年,光電系當選為教育部2006-2010年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及電氣」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單位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2006年4月,劉旭當選為中國光學學會副理事長。

·2006年,章海軍、張冬仙、黃峰完成的「臥式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系統」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章海軍、張冬仙、黃峰、林曉峰、何玉琳完成的「液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系統」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

·2006年,倪旭翔嚴惠民、葉子、陸祖康、吳碧珍、董琦、王國軍、王麟峰、黃紅娟完成的「數碼彩擴技術及應用」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楊甬英完成的「徑向剪切測量激光系統波前畸變技術研究」項目獲國防科學技術基金特優獎。

·2007年6月,由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美國光學學會(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美國戴頓大學(University of Dayton)主辦的納米光子學專題會議在浙江大學召開,何賽靈任共主席。這是美國光學學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專題學術會議。

·2007年7月,光電系被批准建立浙江大學第一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2007年,何賽靈當選美國光學學會OSA的資深會員(Fellow)。

·2007年,光電系「應用光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信息工程(光電)專業被評為浙江大學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年起實施);光電信息工程實驗中心被評為浙江省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7年,光電系相繼獲得863目標導向、973、海外傑青和面向國家專項需求等重大項目支持,年度科研經費達到4979萬元。

·2007年,劉承、舒曉武、牟旭東車雙良、胡慧珠、張彩妮、王冬雲、岑松原、楊建華完成的「光纖陀螺XXXX」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章海軍張冬仙、張虎、黃峰完成的「液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系統」成果獲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7年,何賽靈、戴道鋅、沈林放、敖獻煜、王謙、肖三水、宋軍完成的「新型光學微納結構與光集成研究」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7年,陳軍完成的「複合型光纖位相共軛技術研究」成果獲NASF聯合基金特優獎。

·2007年,牟同升、王建平王曉東馬鵷鶵徐明明、虞建棟、李俊凱完成的「旋轉反光鏡式分布光度計」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1月26日,浙江大學光電系學科發展委員會成立。光電系「求是之光」新網站試運行。

·2008年8月,以何賽靈為課程負責人的「光通信技術」課程被評為2008年度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2008年11月,劉旭獲浙江省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8年,劉旭受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08年12月23日,浙江大學進行學部制改革,中共浙江大學委員會決定成立光電信息工程學系委員會,光電系重新恢復系實運行。

·2008年,劉承等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在浙江大學屬於首次。

·2008年,楊甬英完成的「精密表面缺陷的數字化評價系統研究」成果獲NASF聯合基金優秀獎。

·2009年4月,以劉旭為負責人的「依託優勢學科,探索和實踐光學工程本碩博人才一體化培養新模式」教學成果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9年4月,何賽靈當選為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會士(Fellow);

·2009年5月1日,劉承獲200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9年8月19日,中國光學學會光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光學學會掛靠浙江大學成立光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常務委員會工作會議在西安工業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61所高校和產業界的106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2009年10月,戴道鋅榮獲浙江青年科技獎

·2009年,光學工程研究所徐之海、馮華君李奇沈亦兵邊美娟陳躍庭、戴順林、雷華等完成的「基於頻譜分析的指導對焦技術及應用系統」成果獲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10年4月,劉承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0年6月,以王曉萍為課程負責人的「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發表論文

Tutorial Articles 1) L. M. Tong, 'Micro/Nanofibre Optical Sensor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Sensors 18, 903 (2018).

2) L. M. Tong, F. Zi, X. Guo, J. Y. Lou, 'Optical microfibers and nanofibers: A tutorial', Opt. Commun. 285, 4641-4647 (2012).


Review Articles

1) S. L. Yu, X. Q. Wu, Y. P. Wang, X. Guo, and L. M. Tong, '2D materials for optical modul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dv. Mater. 29, 1606128 (2017).

2) X. Q. Wu, Y. P. Wang, and L. M. Tong, 'Optical micr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Physics 44, 356-365 (2015).

3) X. Guo, Y. B. Ying, L. M. Tong, 'Photonic nanowires: from subwavelength waveguides to optical sensors,' Acc. Chem. Res. 47, 656-666 (2014).

4) J. Y. Lou, Y. P. Wang, L. M. Tong, 'Microfiber optical sensors: a review,」 Sensors 14, 5823-5844 (2014). 5) X. Q. Wu, L. M. Tong, 'Optical microfibers and nanofibers,' Nanophotonics 2, 407-428 (2013). 6) P. Wang, Y. P. Wang, L. M. Tong, 'Functionalized polymer nanofibers: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manipulating light at the nanoscale,' Light Sci. Appl. 2, e102 (2013). 7) Y. G. Ma, X. Guo, X. Q. Wu, L. Dai, L. M. Tong, 'Semiconductor nanowire lasers,' Adv. Opt. Photon. 5, 216-273 (2013). 8) X. Guo, Y. G. Ma, Y. P. Wang, L. M. Tong, 'Nanowire plasmonic waveguides, circuits and devices,' Laser & Photon. Rev. 7, 855-881 (2013). 9) L. Zhang, J. Y. Lou, and L. M. Tong, 'Micro/nanofiber optical sensors,' Photon. Sensors 1, 31-42 (2011).


Selected Papers

1) B. G. Chen, H. Wu, C. G. Xin, D. X. Dai and L. M. Tong, 'Flexible integration of free-standing nanowires into silicon photonics,' Nat. Commun. 8, 20 (2017).

2) S. L. Yu, X. Q. Wu, K. R. Chen, B. G. Chen, X. Guo, D. X. Dai, L. M. Tong, W. T. Liu, and Y. R. Shen, 'All-optical graphene modulator based on optical Kerr phase shift,' Optica 3, 541-544 (2016).

3) C. G. Xin, S. L. Yu, Q. Y. Bao, X. Q. Wu, B. G. Chen, Y. P. Wang, Y. X. Xu, Z. Y. Yang, and L. M. Tong, 'Single CdTe nanowire optical correlator for femtojoule pulses,' Nano Lett. 16, 4807-4810 (2016).

4) X. Q. Wu, S. L. Yu, H. R. Yang, W. L. Li, X. M. Liu, and L. M. Tong, 'Effective transfer of micron-size graphene to microfibers for photonic applications,' Carbon 96, 1114-1119 (2016).

5) C. Meng, S. L. Yu, H. Q. Wang, Y. Cao, L. M. Tong, W. T. Liu, and Y. R. Shen,'Graphene-doped polymer nanofibers for low-threshold nonlinear optical waveguiding,'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4, e348 (2015).

6) P. Wang, Y. P. Wang, Z. Y. Yang, X. Guo, X. Lin, X. C. Yu, Y. F. Xiao, W. Fang, L. Zhang, G. W. Lu, Q. H. Gong, and L. M. Tong, 'Single-band 2-nm-linewidth plasmon resonance in a strongly coupled Au nanorod,' Nano Lett. 15, 7581-7586 (2015).


7) L. Zhang, Z. Y. Li, S. J. Yu, J. X. Mu, W. Fang, and L. M. Tong, 'Femtoliter-scale optical nanofiber sensors,' Opt. Express 23, 28408-28415 (2015).


8) H. K. Yu, W. Fang, X. Q. Wu, X. Lin, L. M. Tong, W. T. Liu, A. M. Wang, Y. R. Shen, 'Single nanowire optical correlator,' Nano Lett. 14, 3487-3490 (2014).

9) W. Li, B. G. Chen, C. Meng, W. Fang, Y. Xiao, X. Y. Li, Z. F. Hu, Y. X. Xu, L .M. Tong, H. Q. Wang, W. T. Liu, J. M. Bao, Y. R. Shen, 'Ultrafast all-optical graphene modulator,' Nano Lett. 14, 955-959 (2014). 10) X. Q. Wu, Y. Xiao, C. Meng, X. N. Zhang, S. L. Yu, Y. P. Wang, C. X. Yang, X. Guo, C. Z. Ning, L. M. Tong, 'Hybrid photon-plasmon nanowire lasers,' Nano Lett. 13, 5654-5659 (2013). 11) Y. P. Wang, Y. G. Ma, X. Guo, L. M. Tong, 'Single-mode plasmonic waveguiding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wires with dielectric substrates,' Opt. Express 20, 19006-19015 (2012). 12) P. Wang, L. Zhang, Y. N. Xia, L. M. Tong, X. Xu, Y. B. Ying, 'Polymer nanofibers embedded with aligned Au nanorods: A new platform for plasmonic studies and optical sensing,' Nano Lett. 12, 3145-3150 (2012). 13) Z. Y. Yang, J. Y. Xu, P. Wang, X. J. Zhuang, A. L. Pan, L. M. Tong, 'On-nanowire spatial bandgap design for white light emission,' Nano Lett. 11, 5085–5089 (2011). 14) C. Meng, Y. Xiao, P. Wang, L. Zhang, Y. X. Liu, L. M. Tong, 「Quantum-dot-doped polymer nanofibers for optical sensing」, Adv. Mater. 23, 3770-3774 (2011). 15) Y. X. Liu, C. Meng, A. P. Zhang, Y. Xiao, H. K. Yu, L. M. Tong, 「Compact microfiber Bragg gratings with high-index contrast」, Opt. Lett. 36, 3115-3117 (2011). 16) Y. Xiao, C. Meng, X. Q. Wu, L. M. Tong, 「Single mode lasing in coupled nanowires」, Appl. Phys. Lett. 99, 023109 (2011). 17) Y. Xiao, C. Meng, P. Wang, Y. Ye, H. K. Yu, S. S. Wang, F. X. Gu, L. Dai, L. M. Tong, 「Single-nanowire single-mode Laser」, Nano Lett. 11, 1122-1126 (2011). 18) F. X. Gu, Z. Y. Yang, H. K. Yu, J. Y. Xu, P. Wang, L. M. Tong, A. L. Pan, 「Spatial bandgap engineering along single alloy nanowires」, J. Am. Chem. Soc. 133, 2037-2039 (2011). 19) F. X. Gu, H. K. Yu, P. Wang, Z. Y. Yang, L. M. Tong, 「Light-emitting polymer single nanofibers via waveguiding excitation」, ACS Nano 4,5332-5338 (2010). 20) Y. G. Ma, X. Y. Li, H. K. Yu, L. M. Tong, Y. Gu, Q. H. Gong, 「Direct measurement of propagation losses in silver nanowires」, Opt. Lett. 35, 1160-1162 (2010). 21) X. Guo, M. Qiu, J. M. Bao, B. J. Wiley, Q. Yang, X. N. Zhang, Y. G. Ma, H. K. Yu, L. M. Tong, 「Direct coupling of plasmonic and photonic nanowires for hybrid nanophotonic components and circuits」, Nano Lett. 9, 4515-4519 (2009). 22) S. S. Wang, Z. F. Hu, Y. H. Li, L. M. Tong, 「All-fiber Fabry-Perot resonators based on microfiber Sagnac loop mirrors」, Opt. Lett. 34, 253-255 (2009). 23) X. Guo, L. M. Tong, 「Supported microfiber loops for optical sensing」,Opt. Express 16, 14429-14434 (2008). 24) F. X. Gu, L. Zhang, X. F. Yin, L. M. Tong, 「Polymer single-nanowire optical sensors」, Nano Lett. 8, 2757-2761(2008). 25) L. Zhang, F. X. Gu, J. Y. Lou, X. F. Yin, L. M. Tong, 「Fast detection of humidity with a subwavelength diameter fiber taper coated with gelatin film」, Opt. Express 16, 13349-13353 (2008). 26) Y. H. Li, L. M. Tong,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s assembled with optical microfibers or nanofibers」, Opt. Lett. 33, 303-305 (2008). 27) X. S. Jiang, Q. H. Song, L. Xu, J. Fu, L. M. Tong, 「Microfiber knot dye laser based on the evanescent-wave-coupled gain」, Appl. Phys. Lett. 90, 233501 (2007). 28) K. J. Huang, S. Y. Yang, L. M. Tong, 「Modeling of evanescent coupling between two parallel optical nanowires」, Appl. Opt. 46, 1429-1434 (2007). 29) X. S. Jiang, Q. Yang, G. Vienne, Y. H. Li, L. M. Tong, J. J. Zhang, L. L. Hu, 「Demonstration of microfiber knot laser」, Appl. Phys. Lett. 89, 143513 (2006). 30) X. S. Jiang, L. M. Tong, G. Vienne, X. Guo, A. Tsao, Q. Yang, D. R. Yang, 「Demonstration of optical microfiber knot resonators」, Appl. Phys. Lett. 88, 223501(2006). 31) L. M. Tong, L. L. Hu, J. J. Zhang, J. R. Qiu, Q. Yang, J. Y. Lou, Y. H. Shen, J. L. He, Z. Z. Ye, 「Photonic nanowires directly drawn from bulk glasses」, Opt. Express 14, 82-87 (2006). 32) J. Y. Lou, L. M. Tong, Z. Z. Ye, 「Modeling of silica nanowires for optical sensing」, Opt. Express 13, 2135-2140 (2005). 33) L. M. Tong, J. Y. Lou, R. R. Gattass, S. L. He, X. W. Chen, L. Liu, E. Mazur, 「Assembly of silica nanowires on silica aerogels for microphotonics devices」, Nano Lett. 5, 259-262 (2005). 34) L. M. Tong, J. Y. Lou, E. Mazur, 「Single-mode guiding properties of subwavelength-diameter silica and silicon wire waveguides」, Opt. Express 12, 1025-1035 (2004). 35) L. M. Tong, R. R. Gattass, J. B. Ashcom, S. L. He, J. Y. Lou, M. Y. Shen, I. Maxwell, E. Mazur, 「Subwavelength-diameter silica wires for low-loss optical wave guiding」, Nature 426, 816-819(2003).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