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區教師進修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淮區教師進修學校始建於1960年 , 學校占地面積2700m2,建築面積2654m2。 學校教學設施齊全,電教設備先進,教師辦公現代化。學校建有網站,各學科建有專題平台,教師有自己的博客。學校 融培訓、教研、電教於一體,人才互用,優勢互補,形成「研訓一體」的辦學模式[1],不僅面向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領導幹部開展在職全員培訓和骨幹教師、信息技術等專題培訓,而且面向南京市開展骨幹教師[2]、農村教師培訓,還面向社會開展普通話等培訓。
學校介紹
秦淮區教師進修學校始建於1960年,後因文革而停辦,1972年復辦後幾易其址,1995年8月28日遷至夫子廟旁、白鷺洲畔。1998年11月被江蘇省教育委員會命名為江蘇省示範教師進修學校。學校為教育事業單位,是秦淮區教學研究、電化教育和師資培訓中心。負責對秦淮區小學校長及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擔負着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學研究和指導的任務。我們的校風是「團結、求實、創新、高效」;校訓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學校設立校長室和黨支部。校長室下設辦公室、小幼教研室、中學教研室、培訓處、電教中心、總務處。黨支部下設黨小組。總務處下設會計室、文印室、財物保管室、資料室、圖書室等。學校按編制設置校長、副校長、主任、教師(教研員)和其他人員。
多年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紮實工作,團結奮鬥,形成了教師繼續教育、教育教學研究、現代教育技術推廣「三位一體」的辦學特色。曾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干訓先進集體、南京市文明單位,每年都被評為區成人教育先進集體。近兩年,我校在教育現代化旗幟的指引下闊步前進,各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2700m2,建築面積2654m2。近幾年,市區兩級將我校發展納入教育現代化工程,投入經費300多萬元。目前,學校教學設施齊全,電教設備先進,教師辦公現代化。學校建有網站,各學科建有專題平台,教師有自己的博客。
師資素質優良化。我校現有專職教師43人(借出4人,借進3人),本科以上學歷26人,其中研究生畢業4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5人,特級教師1人,榮獲全國及省市各種榮譽稱號的占二分之一,中共黨員18人。近幾年通過理論學習、科研實踐、學歷進修和專題培訓以及師德教育、校風建設,師資整體素質大為提高,能共同承擔起全區基礎教育教研、培訓、電化教育工作的重任。
辦學模式特色化。我校融培訓、教研、電教於一體,人才互用,優勢互補,形成「研訓一體」的辦學模式,不僅面向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和領導幹部開展在職全員培訓和骨幹教師、信息技術等專題培訓,而且面向南京市開展骨幹教師、農村教師培訓,還面向社會開展普通話等培訓。
學校管理科學化。健全並完善行政會、支委會等例會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校務公開。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充分調動民主黨派、工會、共青團的積極性。構建以教師發展為本,以德勤績能為考核標準,以履崗實效為考核依據的學校管理體系,健全並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近幾年推行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已廣泛用於行政、文檔、校產、圖書管理,已實現學校管理和全區教研、培訓、電教管理的網絡化。
未來幾年,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改革創新,努力促使教研、科研、電教、培訓協調發展,相互補充,建立適應教育發展需要的、能夠為基礎教育服務的、面向全體教師的繼續教育新體系,從而促進全區各學校、各學科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使教師進修學校成為全區教師專業發展服務中心、學術研究交流中心、現代教育技術推廣中心、新思想新理念的傳播中心。學校形象全面提升,事業發展水平在省市處於領先地位,成為具有積極示範作用的窗口學校。
參考文獻
- ↑ 「訂單式」聯合辦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 ,行知部落,2020-11-21
- ↑ 骨幹教師的十種能力,讓你在教師的路上越走越順 ,搜狐,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