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禹王碑(岣嶁碑、大禹功德碑)原刻於湖南省境內南嶽衡山岣嶁峰,故稱「岣嶁碑」。相傳此碑為頌揚夏禹遺蹟,亦被稱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關於岣嶁碑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晉羅含的《湘中記》、趙曄的《吳越春秋》;其後,酈道元《水經注》、徐靈期《南嶽記》、王象之《輿地記勝》均有記述。
2007年,岣嶁碑在失蹤千年之後被重新發現,位於衡山雲峰寺下的望隱橋附近,重約10噸,形狀像一個桃子,高2米,底邊長2.5米。但已慘遭村民部分破壞,砸成兩半做了牆基。2010年12月傳有拓本出現。
基本概況
湖南長沙雲麓峰上的禹王碑字體奇古,似蜷身蝌蚪,難以破譯,著名歷史學家、甲骨文專家郭沫若鑽研3年僅只識得3字[1]。傳說碑文記述和歌頌了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為一塊功德碑,其實此碑是宋代時人們從衡山拓來的複製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還在衡山 、韓愈、劉禹錫賦詩歌詠,曾被稱為南嶽的「鎮山之寶」。在文物保護界,禹王碑與黃帝陵、炎帝陵同為中華民族的三大瑰寶。
禹王碑,因最先發現于衡山岣嶁峰,亦稱岣嶁碑,位於嶽麓山雲麓峰左側的蒼紫色石壁上,面東而立。碑文記述和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大禹繼父治水,「七年聞樂不聽,三過家門不入」的美談,流傳至今。
禹王碑(根據史料記載)是中國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碑高1.7米,寬1.4米。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鐘鼎,也不同於籀文蝌蚪,蒼古難辨。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種符錄,也有說是道士們偽造的。末行空處有寸楷書「古帝禹刻」4字。
關於禹王碑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代韓愈、劉禹錫詩作,但二人並未實地考察過。親見親摹其碑文的,是南宋時的何致。南宋嘉定五年(1212),何致游南嶽,遇樵夫導引至藏碑處,始摹碑文。何致過長沙時,刻碑於嶽麓山峰。明嘉靖十二年(1533),潘鎰剔土得碑,遂摹拓流行於世。明代學者楊慎、沈鎰等都有釋文。碑文主要記述大禹治水之功績[2]。西安碑林、紹興禹陵、雲南法華山、武昌黃鶴樓等處,均以此碑為藍本翻刻。
視頻
禹王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禹王碑現世長沙,上面刻了77個字,至今無人能解,郭沫若都無奈,網易,209-07-24
- ↑ 浙江歷代書法巡禮1《岣嶁碑》《會稽刻石》,騰訊網 , 20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