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祖父百年祭(張雅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祖父百年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祖父百年祭》中國當代作家張雅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祖父百年祭

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年又是祖父百年誕辰,儘管祖父是一個平凡的農民,但在我的心目中,祖父總是那麼和藹可親、勤勞善良,有許多值得我懷念的地方,思來想去,還是寫幾頁文字來寄託我的哀思吧。

祖父是1996年冬天離開我們的,享年81歲,在村子裡算得上高壽,在我與祖父相伴的二十六年日日夜夜裡,時時處處受到祖父的關心與愛護,雖然這種關心愛護很樸素平淡,但正惟其如此,才更使我終生難忘。

祖父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在他身上具備了中國農民傳統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樂觀善良的優秀品質。他是作務莊稼的全把式,尤其他使喚牛耕出的地又暄又勻,為莊稼豐收提供了優質的土壤。記得每當春耕季節,他總是每天起早放牛,讓牛吃的飽飽的,壯壯的,干起活來很有勁。小時候,我喜歡和祖父在一起睡覺,常常我早晨醒來時,祖父早就放牛走了,而窗外還是灰濛濛的,回家卻不是搭晌就是貪黑,回家時總習慣的捎回些柴火讓奶奶做飯用。太陽曬黑了祖父的臉龐,風霜染白了祖父的鬚髮,歲月的流逝帶走了祖父的青壯年,使他變成步履蹣跚的老人。祖父為撐起這個家是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艱辛啊!

祖父平時愛抽幾口旱煙,偶爾也喝幾口酒。我小時候,祖父不讓我抽煙,卻教過我喝酒——現在想來,那時祖父只不過是逗我玩而已。但是酒也不是經常可以喝的,多是在大年除夕或是中秋節,一家人團圓時才喝點酒,喝酒時要擺幾樣家常菜:豆腐雞蛋、山藥蛋、柿餅等,大家邊吃菜邊喝酒,談談今年莊稼收情,說說明年計劃,真有點「把酒話桑麻」之意。當然這個時候,祖父終不忘給我們孩子們講那年日本鬼子進我村燒殺搶劫,講八路軍英勇抗戰的故事,祖父的回憶就是一部鮮活的歷史教科書。

祖父很關心疼愛我這個長孫,記得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到鄰村看戲,其實那時我根本看不懂戲,又要步行走三里多路,但我卻執意要祖父帶着去看,結果剛看了一會兒我就睡着了,祖父只好抱着我坐在一塊凹凸不平的柴火上,我醒來時,戲已唱完了。我走不動,祖父把我架在頭頂,一路上和我有說有笑地回家了。他自己沒看成戲,卻似乎比看過戲還高興。

祖父讀書不多,但對我的學習十分關心。記得在小學時,有一次祖父到長治二祖父那裡辦事,回來時帶回玲娜(二祖父的孫女)的一張鉛筆字,對我說:「雅軍,你看人家寫的字多好,你也要好好學習寫字啊!」後來我逐漸愛上了毛筆書法,常利用假期在家裡寫寫畫畫,臨摹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有幾次,祖父走進來看我寫字,站在我的身後好久,怕打擾我的用心,過了一會兒,他指着我的字說,這個字結構不正,那個字筆畫不到,說着還拿起筆在紙上給我示範——儘管祖父那雙結滿硬繭的手握起毛筆是那樣的生硬,我卻分明地感到一種深沉的關懷與希望,他不希望他的孫子再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上了中專,我遠離故鄉到運城讀書,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而此時祖父奶奶的身體已大不如從前,所以我每次寫信都不忘問候家裡的二位老人。當然我更不能忘記,每次開學離家,祖父都要堅持給我裝幾十元錢,奶奶也執意給我的書包里塞些煮雞蛋,每當我從二位老人顫抖而布滿皺紋的手中接過錢和雞蛋時,我的眼淚都幾乎要流出來。回到學校,我勤奮學習,為了祖父的關懷、奶奶的盼望,也為了能以自己的奮鬥開拓出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

在祖父最後的日子裡,我由於工作較忙,回家看望祖父的機會較少。奶奶早祖父四年就先走了,孤獨的祖父在村裡的孤寂心情可想而知。每次回家,我都不忘陪祖父喝幾口酒,坐一會兒,互相詢問一下最近的情況,但相聚是短暫的,離別是難免的,每次離家返城,祖父總是把我送出門口,叮囑我路上操些心,每每這時,祖父那慈祥的眼中總隱藏着一絲無奈與不舍,他不願我離開,但更不願耽誤我的工作,我的人生。

祖父病的很急,從得病到去世僅僅一個月時間,在住院期間,他還惦記着我——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結婚成家;當然也惦記着家中的每個人,每件事,乃至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是啊,這個家,是您用心血和汗水締造起來的,凝聚了您畢生的精力,怎麼能割捨的下呢?祖父去了,我痛哭不已,無路庭前見祖父,有時夢中呼兒孫。啊,祖父,我敬愛的祖父,如今您的兒孫都過得很好,願您在九泉之下安息!

[1]

作者簡介

張雅軍,男,1971年出生,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