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碧溪街道 |
中文名 :碧溪街道 所屬地區:江蘇省常熟市 |
碧溪街道,隸屬江蘇省常熟市,地處常熟市東北部,東鄰太倉市璜涇鎮,南連支塘鎮、董浜鎮,西接梅李鎮,北瀕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街道辦事處距常熟市人民政府25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113.7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碧溪街道總人口10.42萬人,外來暫住人口6.26萬人。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分屬常熟縣吳市區、支塘區。1957年9月,為滸浦鎮、碧溪鄉、吳市鄉、東張鄉。1986年4月,滸浦、碧溪2鄉改鎮。1992年1月,吳市鄉改鎮;12月,東張鄉改鎮。1999年6月,滸浦、碧溪、吳市3鎮合併為新港鎮。2003年4月,東張鎮併入新港鎮。2008年10月,更名為碧溪鎮。2010年8月,鎮改街道。截至2022年1月,碧溪街道轄9個社區、21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位於江南大道。 2011年,碧溪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8.1億元。碧溪街道是中國農村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典範之一「碧溪之路」的發祥地。先後獲得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化纖名鎮、中國時尚羊毛·羊絨製品名鎮、中國蘇作紅木家具名鎮、中國毛衫名鎮、國家園林城鎮、中國楹聯文化鎮等稱號。 [1]
目錄
位置境域
碧溪街道地處常熟市東北部,東鄰太倉市璜涇鎮,南連支塘鎮、董浜鎮,西接梅李鎮,北瀕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街道辦事處距常熟市人民政府25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8.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1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113.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碧溪街道境內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境內地形平坦,地勢較高,一般地面高程3米以上。北部近江一帶略有起伏,海拔高程在4.5~5.5米之間。沿江築有大堤,習稱海塘或海城。海塘以北的江岸,由於潮水長年累月不斷地沖沙淤積,新形成狹長沙地,又築外圩圍田墾殖。
土壤
碧溪街道境內土壤母質為長江沖積物,質地受長江沖積覆蓋及水流分洗沉積的影響,微地形的土質稍有差異。沿主幹河道兩側的農田,含沙比重略高,內地漸次增粘,屬潮沙土、夾沙土,其間不規則散布的「龜背田」,多系歷史上人為堆疊或施肥形成的「壠泥」。境內主要土壤種類有∶潮沙土、夾沙土、烏夾沙、烏泥心夾沙土、烏泥底夾沙土、堆疊土、烏柵土,這些土種均屬潮土土類,灰潮土亞類。
氣候
碧溪街道位於北亞熱帶沿海地區,季風盛行,四季分明。一年中冬季盛行大陸來的偏北風,以寒冷少雨為主;夏季盛行沿海來的東南風,以炎熱多雨為主;春秋兩季為冬夏季風交替時期,常出現冷暖乾濕多變的氣候。年平均氣溫15.4℃,有90%的年份在15℃以上。一年中以1月最冷,平均氣溫2.7℃;7月最熱,平均氣溫27.9℃。 碧溪街道年平均降水量為1054毫米,80%的年份在900毫米以上。一年中以4月至9月降水較為集中,月降水量都在95毫米以上,六個月的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其中4月至5月是春雨,6月至7月是梅雨,9月是颱風秋雨。月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為165.0毫米;最少的是12月,僅33.5毫米。暴雨多數在梅雨和晚颱風季節出現,降水量大於50毫米的暴雨每年平均2.5天。 碧溪街道年平均總日照數2130.2小時,占可照時數的48%。4月至5月春雨季節,日照百分率僅42%,屬全年最少;7月至8月伏早,天氣多晴,日照百分率可達58%~64%,為全年最多;秋末日照率下降為54%。全年日照以8月最多,可達274.6小時;2月最少,僅138小時。
水文
碧溪街道屬長江流域。境內河道大致呈格狀分布。其中白茆塘、金涇、徐六涇、常滸河為主要的通江河道。與之並行的有湖漕塘、萬年塘、高浦、朱堰塘、俞家涇、銀塘、千步塘等;同上述各河相交的有黃沙崗塘、桐壩河、建新塘、橫塘、南塘、碧白塘、謝橋塘、南港塘、里睦塘等。
自然災害
碧溪街道境內常見自然災害有寒潮、低溫、颱風、暴雨、乾旱及局部地區的冰雹、龍捲風,異常性自然災害比較多。
人口
2011年末,碧溪街道轄區戶籍人口10.44萬人,城鎮化率84%。另有登記在冊暫住人口54177人。戶籍人口中,男性5.03萬人,占48.2%;女性5.41萬人,占51.8%。2011年,人口出生率6.56‰,人口死亡率8.92‰,人口自然增長率-2.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13人。 截至2019年末,碧溪街道總人口10.42萬人,外來暫住人口6.26萬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碧溪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8.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82.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4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0.6:83.6:15.8。農民人均純收入17850元。 2011年,碧溪街道完成地方財稅總收入9.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3.3億元。利稅總額7.4億元,其中,完成營業稅0.44億元;增值稅4.39億元;企業所得稅0.89億元;個人所得稅0.61億元。2011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13.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79.5億元。 2019年,碧溪街道(不含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88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比53.6%;工業總產值127.6億元。119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9億元,利稅4.68億元,比上年增長69.6%,規模以上企業營業利潤2.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額2.7億元,服務業投資額2.3億元。 2019年,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沿江板塊)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56億元,完成工業開票1073億元,其中服務業開票431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4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6億元,其中工業投資52.6億元,服務業投資49億元。完成註冊外資2.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碧溪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個,文化分站4個,有社區、村級文化站活動中心29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31個。各類圖書室31個,藏書14餘萬冊。各類文化專業戶21戶,詩歌、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342人。 2011年末,碧溪街道有線電視用戶2.7萬戶,入戶率98%。 2019年,碧溪街道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明確3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重點項目。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碧溪街道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2800人,專任教師125人;小學4所,在校生5244人,專任教師2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1186人,專任教師82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省四星級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706人,專任教師174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生2328人,專任教師151人;外來民工子弟學校1所,在校生703人,專任教師35人。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737萬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碧溪街道有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蘇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有省級技術研究中心4家,常熟市技術研究中心6家,常熟市研究生工作站5家。各類科技人才8560人。國家科技項目8個,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項,江蘇省技術項目7個,專利942件。 2019年,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研發投入23.2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市比重達28.63%。全區獲批高新技術企業49家、省民營科技企業31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入庫46家。實施服務機構備案制度,21家科技服務機構完成備案。落實創新券制度,組織18家企業申領創新券,額度累計400萬元。全年上報市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0大類,獲批省級立項5個、蘇州級立項2個、常熟級立項5個。啟動亨通國家級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協助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完成上年度區內大中型企業及規上高企研發機構建有率88%,獲批省級「三大中心」4家,蘇州市級4家。完成12家新型研發機構的市級備案,其中4個新型研發機構項目獲常熟市科技計劃立項,1個項目獲批蘇州市新型研發機構。搭建「常熟中高知識產權運營交易平台」。完成新增專利申請1553件,專利授權602件,累計專利擁有量678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碧溪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5個,門診部35個,其中街道醫院1所,集鎮衛生院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所,村衛生室26所。集鎮衛生院醫務人員300名,床位351張。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45.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3466人,參合率100%。 2019年,碧溪街道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街道「連心家園」經市級推薦和省級評審,確定為全省「連心家園」優秀項目點。聚福苑社區衛生服務站、東吳社區衛生服務站創建省級示範服務站。
體育事業
2011年末,碧溪街道有學校體育場8個,體育館2座,體育公園1處,所有村都安裝了健身器材,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占常住人口的32%。
社會保障
2011年,碧溪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5戶,人數1390人,全年支出713萬元,月人均427.5元。低保邊緣戶151戶,全年支出60萬元。敬老院4家,床位23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6人。 2011年,碧溪街道參加社會保險人數49915人,覆蓋率100%;老年農民養老保障人數為37932人,保障率99.6%。 2019年,碧溪街道建成7家日間照料中心,推進18家日間照料中心社會化運作。完成滸浦敬老院公建民營工作。碧溪街道退役軍人站掛牌成立,完成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推進28個村(社區)便民服務工作站建設,提高服務事項「便利度」。新增就業崗位4323個,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743個,開發公益性崗位80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比例35%。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99.62%,養老保險參保率95.4%,超額完成住房公積金全年擴面任務。開展精準扶貧,實現困難家庭救助信息全覆蓋。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募集善款25萬元。繼續做好大病醫療救助,全年發放救助金46萬元。落實新市民積分管理,受理新市民入學、入醫、入市民卡申請6981人次。
參考來源
- ↑ [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