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曉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盛曉玫(AmySand),出生於中國台灣,畢業於愛荷華大學,中國台灣女歌手。2004年,發行第一張國語專輯《親密的朋友》。
人物經歷
盛曉玫出身在台灣省的一個六口之家,盛曉玫從小就表現出音樂天賦,5歲時參加正聲廣播公司英文歌唱比賽時,就得到了優勝獎。但受家庭環境影響,盛曉玫沒有走上音樂道路,而是專注於學業,考取了台大國貿系,畢業後留美攻讀MBA。不過她從未放棄過對音樂的興趣,尤其是流行樂。。
畢業後,盛曉玫與厲恆春先生結婚生子,在事業上十分順利,父母也移民到了美國。可就在此時,盛曉玫的父親突然患了重病,盛父沒過多久便去世了,一家人陷入了悲痛之中。
不久,又一場磨難降臨到盛曉玫的生活中。盛曉玫的女兒十四歲的時候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車禍,儘管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但可能再也站不起來了。盛曉玫一家以及教會的弟兄姊妹都為她的康復而禱告,盛曉玫為照顧女兒也辭去了工作,日夜陪伴。原本盛曉玫對她女兒的學業上要求嚴格,但借着這件事,母女有了更多的溝通,神在一點點地改變她們。同時,神也讓女兒的傷情一點點好轉,並有了完全康復的希望,女兒有一個願望,就是想在高中開學第一天能夠站起來,走進校園,但醫生告訴她復原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於是一家人為這件事禱告,就在開學的前兩天,女兒能夠下床行走了!神成全了她的願望!每當盛曉玫想起神醫治她女兒的見證,她的內心便充滿了感恩,她也想為這件事寫一首歌來讚美神,幫助身處同樣困境的朋友。於是她便向神求靈感,而神給了她一段歡快的旋律。她感覺到十分疑惑,因為她的見證是一件十分沉重的事,而且經過這麼大的打擊,自己再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在舞台上喜樂地歌唱舞蹈。但是當她把整首歌寫出來的時候,她忽然明白了神的旨意:你下垂的手要重新舉起,你封閉的心要重新打開。於是,就有了這首輕鬆歡快的《常常喜樂》。有許多聽過這首歌的人都從這首歌里獲得了走出生命低谷的力量。
在創作之路上,神一直堅立在盛曉玫身邊。她有時會夢到歌詞、音符,甚至是完整的歌曲,在平時的生活中,她也能常常得到神賜予的靈感。於是她拿起紙筆將這些點滴的靈感一一記錄下來。這些靈感源源不斷地湧來,有時候盛曉玫把它們寫成歌曲,也有時候她把這些靈感的片段交給專業的作曲機構。2004年,《泥土音樂》成立,神為盛曉玫預備了一支高質量的音樂製作團隊,他們之中有好萊塢的專業錄音師Bernie Becker,他對盛曉玫的創作及演唱實力深感佩服,她的音樂可以把聽眾帶到神的身邊,但盛曉玫卻沒有多少創作的經歷。歌曲錄製的過程中十分艱辛,有時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但他們始終堅持高質量的錄製水準。《泥土音樂》的每一首讚美詩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有些發生在盛曉玫的身邊,有些就發生在她的身上。相信有許許多多慕道友因着她的音樂而願意走到台前,決志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
聖樂
音樂雖歷史悠久,但可溯而知者,音樂歌曲最早是從一所教堂里傳出來,之後不斷的發展,如今音樂已遍滿人跡所到之處,音樂也發生不少變化,在人們的認識中就被分為東方音樂;西方音樂;通俗;現代;古典;流行等類別。在整部歐洲音樂史中,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1]、基督新教)的教堂音樂一直處於主軸地位,聖樂主要是指天主教和東正教彌撒[2](彌撒在基督新教的部分教派里稱為崇拜,許多的基督新教教派沒有崇拜,沒有禮儀。)中的禮儀音樂以及教會在祈禱時的神聖音樂。它既傳達上帝給人們的啟示,又表現信徒對上帝的崇敬、讚美、信靠和祈求。
參考文獻
- ↑ 世界宗教介紹——東正教,搜狐,2018-10-25
- ↑ 天主教的祭祀儀式——彌撒,新浪博客,20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