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名畫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益州名畫錄》,中國古代繪畫美學著作。黃休復著。約成書於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明王世貞輯《王氏畫苑》本、清李調元輯《函海》本、《圖書集成藝術典》、《四庫全書藝術類》皆收。另有明嘉靖刻本行世。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該書共3卷,將唐肅宗乾元初(758)至宋太祖乾德(963—967)間四川58名畫家,襲用唐末朱景玄《唐朝名畫錄》中評畫之法品以四格。四格依次是:逸、神、妙、能。首格的「逸」,作者把它說成「拙規矩」、「鄙精研」,「筆簡形具,得之自然」,即不泥形似,不拘常法,自由地抒寫畫家的審美意趣。因其「出於意表」,故「最難其儔」,「莫可楷模」,是真正獨特的藝術創造。作者對「神」、「妙」、「能」三格的闡發,突出的是其形神天合,「筆墨精妙」、「學侔天功」等特點,而不太強調畫家的自由寫意。究其四格由來,最初由唐張懷瓘在《書斷》中提出神、妙、能三品以評書法之優劣,後朱景玄論畫,則在神、妙、能三品之外(後),又加逸品,而黃休復在本書中獨把逸品列於其他三品之上,這一變化,反映了中國繪畫美學自唐末以來寫意思潮已成主導之勢,對後來文人畫及整個文藝美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者介紹
黃休復(約1001前後在世)字歸本,據為該書作序的李畋稱是江夏人。所居自號「茅亭」,有《茅亭客話》10卷行世。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