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賞析原文與詩歌鑑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邯鄲冬至夜思家》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鄲驛舍的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全詩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構思精巧別致,運用想象等手法,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1]
原文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遊人。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羈旅思家情懷的詩作。
「邯鄲」,今屬河北,與白居易的家鄉相距很遠。詩人的遠遊,尚未到達目的地,這時在旅途中。投宿在驛站上。長途旅行不免睏乏,到驛站,住在陌生的環境,聽到的是異鄉的方音,就不免增添了對故鄉親友的思念。過了秋分,夜晚的時間一天天增長,而這個增長的極限則在冬至之夜。這是一年之中最長的一夜。通常人們是不大注意這個的,但旅途思家難以成眠的遊子,對這一點卻很敏感。他越是不能入睡,便越覺冬夜漫漫,於是想到這「冬至」,這一夜是多難熬呵!其實,至夜之長客觀上是有限的,而作怪的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俗話說愁人覺夜長,碰巧是冬至之夜,更大大增加了冬夜漫長之感。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茫然若失的心情。屋子裡一盞孤燈、四面牆壁,使他感到十分孤單。但詩人並不直說孤單,卻用「影伴身」的說法曲折表達出這層意思。寫「伴」,卻是與影為伴,更加顯出「無伴」的寂寞。
在這樣的淒清孤寂的環境中,遊子自然會想家,想親人,這層意思,詩人也沒有直說,而用家人深夜叨念着自己的想象來表現。由自己的夜深不寐,推想家人夜深不寐;由自己思家推想家人同樣在思念自己。這樣寫把思家的情緒表達得更深、更迫切,表現出親人之間那種心心相印的深厚感情。這種表現手法,最早可以追溯詩經《陟岵》,詩中寫征人思家,而想象親人叨念自己。唐詩中這種手法運用得更多。白居易多次運用這種手法,如《初與元九別忽夢見之及寤而書忽至》:「以我今朝意,想君此夜心」;《江樓月》:「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思君時」;《望驛召》:「兩處春光月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客上守歲在柳家莊》:「故鄉今夜裡,應念未歸人」等等。其他詩人如杜甫的《月夜》,由自己望月想到妻子望月思念自己,是通過「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來襯托的。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由自己思念兄弟思念自己,是通過「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富有特色的場面表達的。白居易此詩,則是通過揣想家人圍爐談說遠遊人情景表現的。它們有共同處,但各從生活真實中得來,並無雷同因襲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