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墨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墨泉 (1944年4月 - )男,湖南省平江縣人,1961年參加工作,現為國家高級烹飪技師,任長沙市又一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個人簡介
王墨泉,1979年首次被評為一級廚師,1980年參加全省高級職稱考核破格升為特一級廚師,1983年參加全國第一屆烹飪名師表演,榮獲優勝表演獎。
1984年參加全省烹飪大賽,榮獲全省最佳廚師,被長沙市人民政府記大功一次,湖南日報1984年二次頭版頭條專題報道了先進事跡。40年來先後為部隊廠礦、大專院校、鐵路各行培養了上萬名廚師。
1989年在中國駐瑞典大使館任主廚二年中,被譽為「湘菜大使,為中國的老一輩才中央領導人和現在中央領導人做菜,受到了好評。被省科技大學聘為顧問教授。因為技術上的拔尖、思想品德高尚,先後作為優秀技術工人代表、省青聯委員市青聯副主席,被評為長沙市黨代會代表,湖南省第六屆省人大代表。
1996年被長沙市市委、市政府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7年被省政府授予「湘菜大師」。
1997年11月被國內貿易部授予「全國技能之星」稱號,1998年被授予「全國技能能手」光榮稱號。
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為全省和全國烹飪雜誌經常發表自己的論文和技術知識的文章,參加全國烹飪書籍的編寫。現為國家級評委,入了「英國劍橋國際名人錄」和「當代中國名人錄」及「湖南省名人錄」等。被省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為烹飪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是省、市烹飪協會副會長,省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經歷
2001年11月被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稱號、中國名廚委員會一、二屆名廚委員。曾多次參加過《中國菜譜》編委工作,全國十省市名師名菜教學片拍攝工作,省電視台有專題電視、中央省市電視台、電台都有專題報道。
《中國烹飪》雜誌,中國食品報及全國各省市食品報刊都發表過作品,對湘菜的研究卓有成效,並蜚聲國內外,是省商業技術學院的客座教授、省高級考評員、全國一級評委,全國競賽裁判員,中央電視台烹飪大賽專業評委。
所獲榮譽
全國技能之星 全國技術能手 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 湖南省最佳廚師 湖南省技術能手 湖南省優秀職業教師 高級烹飪技師
撒辣椒成湘菜」是種誤會
六年前,創新湘菜正是最紅火的時候,我曾客串跑過美食這條線。當時,一位新聞界朋友私下叮囑我,不要與王墨泉大師談廚藝,他對很多湘菜的創新之舉看不慣,比如辣椒切圈圈,他就認為不是湘菜的正宗搞法,王大師似乎有些保守。 六年過後,正好無意中親耳聽到王大師談起辣椒切圈的問題,以前的誤傳煥然冰釋。 王大師說,湘菜在近年來確實紅了,但是並未火,因為紅起來的湘菜丟掉了傳統,根基不穩,流於膚淺,如果湘菜能確實立足傳統之上,有了站立基礎——這是一種高度,有了站立的腳跟——這是一種根基,湘菜用厚積薄發之勢,才會真正又紅又火,星星之火燎原中國的餐桌。 談到湘菜廚師的基礎,王大師認為近年來湘菜餐飲發展過快,忽視了廚師隊伍建設,別人是撒豆成兵,長沙是撒辣椒成湘菜,這是一種誤會,其實傳統湘菜十個菜中只有兩三個是辣菜,其餘的則重視原汁原味,百菜百味,非常需要廚師的功力。 現在廚師的功力不足,可從辣椒切圈和切筒上見到一斑。傳統湘菜的根基,刀工是其起步階段之一。湘菜刀工精細,講究丁、坨、絲、片、塊、條、米、茸、末、花基本的十種刀工,由此組合,而變化為數十種。 而現在全國湘菜刀工看來卻是祖國湘菜一片圈。圈和筒的切法,是傳統湘菜中所沒有的,刀法創新,創新是好事,但如果泛濫,處處只有單調的這一種刀工,這就丟掉了湘菜基本功的本質。之所以切筒切圈,王大師說,這不是創新,是偷懶,圖省事,同時也是廚師在起步時,基本功不穩。他說,恢復湘菜傳統面目,復興湘菜,同志仍需努力。[1]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