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特提斯海中文名稱: 特提斯海 英文名稱: Tethys 其他名稱: 古地中海
1885年,德國學者M·諾伊邁爾提出在中生代存在一個東西向赤道海洋的設想,稱為中央地中海。
在2.8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現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
關於特提斯海消失的原因,多年來一直是地學界探索的老問題,也是今天地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上個世紀未、本世紀初,一些 地質學家根據當時所獲得的資料,再加上豐富的想象力,提出過種種有關特提斯海消亡的假說。[1]
簡介
中文名稱: 特提斯海 英文名稱: Tethys 其他名稱: 古地中海 定義1: 地史時期存在於岡瓦納古陸與勞亞古陸之間的海域。現今的地中海為其殘留部分。 所屬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 ;古地理學(二級學科) 定義2: 中生代兩個超級大陸——勞亞古大陸和岡瓦那古大陸之間的近東西向延伸的巨大古海洋。 所屬學科: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 ;海洋科學(二級學科) ;海洋地質學、海洋地球物理學、海洋地理學和河口海岸學(三級學科)
發現 1885年,德國學者M·諾伊邁爾提出在中生代存在一個東西向赤道海洋的設想,稱為中央地中海。1893年,奧地利學者E·修斯認為中央地中海為一廣闊的深海區,改稱特提斯。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後,這一海區被稱為特提斯洋。一般將古生代的特提斯洋稱古特提斯洋或古生代特提斯;而三疊紀後的特提斯洋稱新特提斯洋或[[]]中生代特提斯。
一些學者根據其研究認為,在中南歐一帶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隨着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相連接,這一洋區趨於閉合。新特提斯洋位於古特提斯洋以南,分布於現代歐洲南部、非洲北端、小亞細亞和伊朗南部、中國西藏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和印度尼西亞一帶,與古太平洋相通,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區。
概況
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與北半球的勞亞古陸之間的古海洋。又稱古地中海。現代地中海是特提斯海的殘留海域。地史時期存在於勞亞古陸和岡瓦納古陸之間的海域。今位於歐洲和非洲間的地中海為其殘留部分。大體沿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帶分布,自西而東包括今比利牛斯、阿特拉斯、亞平寧、阿爾卑斯、喀爾巴阡、高加索、扎格羅斯、都什庫興、喜馬拉雅等巨大山脈,然後轉向東南亞,並延伸至蘇門答臘和帝汶,與環太平洋海域連通。古地中海可能在晚元古代就已出現,但範圍在不同地史時期有很大變化。二疊紀晚期地球上出現一個南北對峙而又互相連接的泛大陸,古地中海範圍縮小。三疊紀以後,西部變窄甚至封閉,東部仍很開闊。白堊紀末期開始,海水退出南歐阿爾卑斯地區和東南亞;漸新世末期至中新世,喜馬拉雅地區也上升成陸。經過喜馬拉雅運動,古地中海東段消失。阿爾卑斯運動形成的褶皺隆起,分割了南歐部分的古地中海,形成現在的地中海、黑海和裏海。
變遷
在2.8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現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個海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歐亞大陸;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二疊紀晚期,地球上南、北兩塊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塊。印度板塊分離出來以後,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特提斯洋殼受到強烈的擠壓,不斷發生褶皺斷裂和上升。到距今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喜馬拉雅地區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個高原地區海洋歷史的結束。
消失的原因
關於特提斯海消失的原因,多年來一直是地學界探索的老問題,也是今天地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上個世紀未、本世紀初,一些 地質學家根據當時所獲得的資料,再加上豐富的想象力,提出過種種有關特提斯海消亡的假說。到了近代,科學技術手段比過去有了很大發展,所得的資料比過去豐富得多,於是,各種觀點之間,既有排斥否定,又有滲透融合,逐漸形成了兩大學派: 固定論和活動論。
固定論者認為,今天的地中海是一個複合式海盆。在其陸塊沉陷與裂合作用下,形成了邊緣海,經常有火山活動和地震發生就是最重要的證明。固定論者還勾畫出地中海複合式海盆的某些特徵。中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請教授所創立的槽台多旋迴說,對待提斯海的形成演變做了有說服力的論證。例如,在中國大陸及其他地區,發現了很多特提斯海全盛時期的生物化石、沉積岩石、岩漿石及火山噴發的物質。在中國新疆還找到了只有在岡瓦納古陸上生長過的動物水龍獸、二齒獸化石。就連岡瓦納古陸和歐亞大陸發生碰撞的縫合線,也在中國的西藏、新疆、青海的邊界處找到了。不僅如此,人們還認為,阿爾卑斯山一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是一條中新世代以來的地槽帶。 大西洋在逐漸擴大,太平洋則在逐漸縮減,而活動論實際上是用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板塊構造說來解釋地中海的成因。「格洛瑪·挑戰者」號鑽探船在世界各大洋獲得的大量鑽孔岩芯資料,以及海底古磁性條帶的被發現,使人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海底擴張造成了陸地板塊的漂移。
根據這一學說,大西洋在逐漸擴大,太平洋則在逐漸縮減,而地處歐、非、亞大陸中的地中海,正處於逐漸消亡的過程之中。於是,有的科學家認為,今天的地中海是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
2.5億年前的特提斯海位於北方歐亞大陸和南方岡瓦納大陸之間,由於大陸板塊的漂移,南北兩大塊古陸逐漸靠近,使得東部的特提斯海在阿拉伯板塊和印度板塊同亞洲板塊漂移縫合之後,逐漸歸於消亡,喜馬拉雅山就是板塊縫合線上的山脈;西部的特提斯海,由於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的靠近,逐漸發生抬升,形成了阿爾卑斯山系。因此,今天的地中海完全可以看作是特提斯海的殘留部分。
地質學家發現,這一時期以前沉積的地層開始時是一些淺綠色和灰綠色為主的碎屑岩,其間夾有煤層。這表明,那時候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繁茂。高大的蕨類、種子蕨、蘇鐵等植物組成了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中則遊蕩着各種喜暖喜濕的動物。在森林邊緣以及森林間的窪地上河流縱橫,湖泊和沼澤星羅棋布,水邊生活着一些大型的兩棲動物、似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中的假鱷類。這樣的景觀可能一直持續到三疊紀的晚期。到了侏羅紀早期,氣候開始發生了變化,乾熱的氣候取代了過去的溫濕氣候,這可由堆積下來的地層轉為了紅色地層,其中的化學成分富含鈣質膠結以及氧化鐵的普遍存在而等到證明。這樣的氣候當時是普遍的、全球性的。
這種氣候條件無疑更加適合於完全脫離了水體限制、喜歡熱和乾旱的爬行動物的發展。恐龍類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始成為地球上陸地生態環境的統治者的。[2]
大量的化石證明,這個時期恐龍的屬種類別還不很多。這些原始的恐龍包括小型的獸腳類、古腳類以及原始的鳥臀類,腔骨龍、祿豐龍、萊索托龍等是它們的代表。這些早期的各類恐龍分別是那些在後來的日子裡統治地球1億多年之久的五花八門的恐龍的先驅,是侏羅紀、白堊紀各類恐龍的祖先。由於發現於這個時期的各個陸塊上的恐龍化石非常一致,科學家推測當時的恐龍動物群是世界性的,因此把這個動物群稱為環特提斯海恐龍動物群。含相關恐龍化石的地層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都有發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化石地點有南非的卡魯盆地和萊索托,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德克薩斯州的肯亞特和紐瓦克,還有阿根廷的可拉魯德、印度的孔塔和中國雲南的祿豐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