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約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約翰
John Milton Hay


圖片來源pixels
出生 (1838-10-08)1838年10月8日(逝世)
美國印第安納州塞勒姆
逝世 1905年7月1日(1905-07-01)(66歲)
美國新罕布夏州紐伯里
墓地 美國俄亥俄州拉剋夫由公墓
國籍 美國
母校 布朗大學
職業 作家、歷史學家、記者、外交家、政治家
配偶 克拉拉·史東(1874年結婚)
兒女 愛麗絲·海伊·瓦茲沃思海倫·海伊·惠特尼

海約翰,全名直譯約翰·米爾頓·海伊John Milton Hay,1838年10月8日 - 1905年7月1日),美國印地安那州華盛頓郡人,作家記者、外交家、政治家,曾任林肯總統私人秘書,後於威廉·麥金萊和老羅斯福等總統時期任國務卿。[1]

早年

1855年,就讀於Brown。儘管他喜歡上大學,但他並不覺得這很容易:他在學業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常生病。但成為Providence文學圈的一部分,其中包括Sarah Helen Whitman和Nora Perry。他寫詩,嘗試大麻。

1858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他回到了伊利諾伊州。米爾頓·海將他的律師事務所搬到了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約翰成為了他的公司的書記員,在那裡他可以學習法律。

米爾頓·海伊(Milton Hay)的公司是伊利諾伊州最負盛名的公司之一。林肯在隔壁設有辦事處,是新共和黨的後起之秀。Hay回憶起與林肯的早年相遇:他來到我的律師事務所,手裡拿著一份《哈珀雜誌》,裡面有道格拉斯參議員的著名文章《人民主權》。[每個地區的居民是否可以決定奴隸制]林肯似乎對他所讀的內容大為震驚。他無禮地進入辦公室,他說:「這永遠做不到。他把道德因素排除在這個問題之外。它不會停留在外面。」

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

1861年到1865年,他擔任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在接任共和黨政府期間,他在歐洲擔任過各種外交職務。

在擔任紐約論壇報(New York Tribune)的編輯作家五年後,海伊(Hay)返回政府,並從1879年到1881年擔任國務卿助理。

巴黎和平談判

隨著總統當選,海約翰成為全國知名人物 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在他的領導下擔任英國駐英國大使(1897–98),然後任國務卿。

他參加了巴黎和平談判,以結束美西戰爭(1898年),並特別積極地推動了重大決策,將整個菲律賓群島保留為戰爭的戰利品之一,從而標誌著美國成為帝國主義的主要力量。

對華事務

在對華事務方面,反對列強劃分勢力範圍,主張「門戶開放政策」,要求「中國開戶開放,各國利益均沾」,從而避免了瓜分中國。

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1904至1905年清光緒三十年至三十一年),認為庚子賠款賠款過多,希望減免。大清駐美公使梁誠從中斡旋,促成減免。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返還賠款基數定為一千餘萬美元,逐年退還。賠款用於人才培養和赴美留學。[2]

開放政策的推動者

海約翰是最的開放政策的推動者,該政策旨在應對東方勢力範圍分裂的趨勢。

1899年,他向六個感興趣的國家發送了外交照會,提議在中國實現所有國家的平等貿易權。此舉之後,在中國義和團運動(1900年)中進行了第二次「乾草開放」通告,提議所有國家合作維護該國的領土和行政完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