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洋地殼(The oceanic crust)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密度較大的硅鎂質岩石構成,偏向基性,與大陸地殼相比,硅酸鹽較缺乏,密度也較大,平均密度約3.0g / cm(大陸地殼2.7g / cm),由於密度較大,根據大陸均衡學說,海洋地殼無法像大陸地殼般在地幔之上浮得那麼高。[1]
主要是由玄武岩組成。海洋地殼的厚度約在5至10公里之間,地球內部由於熱的作用產生對流,岩漿上升處,是在地表張裂板塊,產生分離板塊邊緣(divergent boundaries),中洋脊是為代表,該地區會有許多淺的、正斷層(張裂作用)式的小地震。
概念
海洋地殼又稱洋殼,是指在大洋盆地下的地殼。其顯著特點是地殼較薄而緻密,缺失陸殼所特有的「花崗岩層」,普通大陸地殼的厚度大約是海洋地殼的4~6倍。海洋地殼較陸殼年輕,一般不超過2億年,而大部分陸殼至少為10億年。[2]
發展簡史
地殼是由岩石組合而成的固體外殼,也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海洋之中同樣存在着這樣的最外層,並且海洋地殼大約占到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
持板塊學說觀點的科學研究者指出:存於地海洋底部的地殼是在中洋脊的位置產生的。從地幔冒上來的熾熱岩漿在與溫度較低的海水發生接觸後,便會在短時間內在海床上凝結成枕狀玄武岩,這層比較薄的玄武岩便形成了最初的海洋地殼。一旦在中洋脊的位置形成了新的地殼之後,新地殼便會將以往形成的地殼推向兩側,並讓海洋地殼得到持續的擴張,而被推開的地殼不斷冷卻、增厚,使得海洋中距離中洋脊越遠的地殼,其厚度與年齡便越大。
當海洋的地殼形成之後,隨着板塊的移動離開中洋脊,海洋的沉積物便開始堆積,這些海洋沉積物不僅有來自於大氣、海水流動帶來的陸地沉積物,還有來自于海洋中大量生物的沉積物。只是海洋沉積物的厚度有着極大的限制。隨着海洋地殼與大陸越接近,其來自於陸地的沉積物便會越多。
據海洋學家的研究,在地球表面上的海洋地殼的年齡最老的也不足200萬年。環太平洋的諸多海溝都有着海洋地殼生命終結者的身份,海洋地殼也正是在那裡完成了其生命的整個過程。
特點
在海洋地殼中主要的成分便是岩石圈,這些岩石圈主要是由密度比較大的硅鎂質岩石構成,其比較偏向於基性。相對於大陸地殼而言,海洋地殼中的硅酸鹽成分比較少,其密度卻比較大,平均密度大約為3克/厘米3,而大陸地殼的密度僅僅只有2.7克/米3。因為海洋地殼的密度比較大的緣故,依據地殼均衡學說可以推斷,海洋的地殼是無法像大陸地殼那樣在地幔上浮得非常高的。
存在于海洋地殼中的主要組成物質是玄武岩,其地殼的厚度大約在5~10千米之間。在海洋的中洋脊處則是由來自於深部的岩漿湧出來而產生的海洋板塊,在淺處是玄武岩,在深處是輝長岩。在海洋地殼之上最大的當屬太平洋海板塊,其他的都是一些比較小的板塊。依據海底擴張學說,人們可以得知,海洋板塊以2厘米每年的速度不斷向外部擴張,一直到其與大陸板塊邊緣相交處。因為海洋板塊比較重,所以它會隱沒到大陸板塊之下並產生聚合板塊的邊緣。聚合板塊的邊界是由兩種不同性質的板塊發生碰撞所產生的擠壓而不斷累積形成能量,這種能量如果超出了岩石所能承受的極限,使得累積的能量在一瞬之間爆發出來,就會導致地震的發生。由於碰撞的力量巨大,令聚合板塊的邊緣出現許由淺到深、逆沖斷層式的大地震。由于海洋板塊會沿着隱沒帶俯衝下插到大陸板塊下的大約700千米處才會發周圍的物質同化,因此,地震的發生最深可以出現於大陸板塊下700千米的地方。
層次劃分
整個海洋地殼(洋殼)可分為三個主要層次:
①沉積層:是洋殼中厚度變化最劇烈的結構層。厚度不一,通常由大洋中脊頂部向大洋邊緣方向逐漸加厚。
②火山岩層:也稱基底層,沿中脊頂部廣泛出露,也廣布于洋盆其他地方。表面極不平坦,厚度變化較大,平均厚度約1.7千米。
③玄武岩層:由於厚度較大,近5千米,分布廣泛而穩定,它構成了大洋地殼的主體,故又稱「大洋層」。底面即是構成地殼下界的莫霍面。此面之下便是超鎂鐵質岩石組成的上地幔。
參考文獻
- ↑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制度豆丁網
- ↑ 海洋地殼的形成(海洋地殼的形成過程)水上物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