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功,只有成長-(中山南街47號)跋(張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沒有成功,只有成長-(中山南街47號)跋》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沒有成功,只有成長-(中山南街47號)跋
我的大學老師王慶同教授,為我的新書《中山南街47號》作序,並對全書內容做了點評和推介,這是40年師生情緣、栽培、呵護、推動的典藏。
海明威說過:「持之以恆,不亂節奏,對於長期作業實在至為重要。一旦節奏得以設定,其餘的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讓慣性的輪子以一定的速度準確無誤地旋轉起來,對待持之以恆,何等小心翼翼亦不為過。」有的人持之以恆,雕琢了自己一輩子的人生,在絕無僅有的瞬間中全力以赴,終於成為風景,被人敬仰。一個飽滿生命的誕生,帶來無數如花生命的綻放。王慶同老師就是這樣的人。
王老師一生坎坷,但他將所有的磨難、無助、困窘、期待、驚喜、成果等,都轉化為人生的營養和智慧。他在工作初年采寫了大量新聞佳作,從事新聞教育培養了數百名新聞人才,在87歲高年之際,依然勤于思考、筆耕不輟,以寫作給予別人啟迪、幫助並貢獻社會,成為時光歲月鍛造出的「稀世珍品」。面對和參照王老師堅韌、健康而豐盛的人生狀態和成就,我們取得的一點成績、糾結和抱怨、榮辱與得失,都不足掛齒。
作家石舒清在閱讀了《中山南街47號》書稿後,即寫出讀後隨記,令我倍受鼓勵和感動。石舒清總是在安靜地閱讀、思索、堅持、書寫着。這種狀態的葆有,是自律,是雕琢,是品相,更是成長。我喜歡他的這種「寂靜並芬芳着」的狀態。
雕琢了一輩子的人生才能贏得尊敬。王慶同老師和石舒清先生給我的影響與啟示是:成為我們應該成為的,使個體和組織在有限的存在時間中,獲得更深刻而美好的體驗。怎麼獲得呢?熱愛、堅守、持續、雕琢、精準、行動、高效、激情、創造、善待……,抓住和踐行這些關鍵就是重點。解決好退休後的精神通暢,擴展和延伸個人的極限與美好,是我們要面對的生命課題。釋放我們的各自所長,盡攬世界在心懷,不遺餘力傳美好,是我們應該葆有的姿態。
馬克·吐溫有一段話:「我們的存在遵循的最嚴格的法則是什麼?成長!不管是我們的道德、智力還是軀體,哪怕是最細微的部分都不可能一年保持原樣。它成長,它必須成長,沒有任何事情能阻止它。」
所以,我的尊崇和倡導是:人生沒有成功,只有成長!
最高的學問都是生命的學問,文學和新聞學,作家和記者,都是在對各種生命情狀作述說和記錄。與你同行的人,比你要抵達的地方更重要。就這樣深情地講述,就這樣真切地記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