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普洱市轄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地處東經101°14′-102°19′、北緯22°20′-22°36′之間。東與紅河州綠春縣為鄰,東南與越南接壤,南與老撾交界(國境線長183千米,中越段67千米,中老段116千米),西與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景洪市毗鄰,西北與普洱區、寧洱縣相連,北與墨江縣隔江相望。東西橫距112千米,南北縱距64千米,總面積3476平方千米。總人口11萬人(2012年末)。全縣轄5個鎮、2個鄉:勐烈鎮、整董鎮、寶藏鎮、康平鎮、曲水鎮、國慶鄉、嘉禾鄉。縣政府駐勐烈鎮。
地處橫斷山余脈無量山的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2207米(獅子岩大山),最低海拔317米(李仙江出口處的土卡河寨子),高低相差1890米。水源豐富,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連河、臘戶河、土卡河等30條江河及200多條溪流。以康平鄉營盤山為分水嶺,營盤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屬瀾滄江[1]水系,營盤山以東河流注入李仙江,屬紅河水系。屬低緯山區季風亞熱帶濕潤氣候。
歷史沿革
秦朝屬西南夷地。西漢為哀牢地;東漢、三國蜀漢屬益州永昌郡;兩晉南北朝屬寧州永昌郡。隋屬濮部。唐南詔國,屬銀生節度地羌浪川;宋大理國屬威楚府;元為鈕兀寨屬元江路;明宣德八年(1433)析置鈕兀御夷長官司,直屬雲南布政司。
清稱勐烈,順治十八年(1661)屬元江府;雍正八年(1730)7月,元江府屬迤東道;雍正十年(1732)元江府設他郎撫彝廳,勐烈屬他郎廳;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元江府改屬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元江府降為直隸州,他郎廳改隸普洱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駐勐烈的普定左營管帶改為勐烈彈壓委員,文武兼轄(一說為光緒21年5月,他郎猛烈行政區添設行政委員)。
民國21年(1932)4月,江城縣屬第12政務視察區;民國23年(1934)4月,江城縣屬第15政務視察區;民國24年(1935)8月,江城縣屬第6政務視察區;民國27年(1938)9月,江城縣屬第8政務視察區;民國28年(1939)第二殖辦督辦公署裁撤;民國30年(1941)6月15日,江城縣屬雲南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1年(1942)7月,江城縣屬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寧洱縣);民國35年(1946)10月,江城縣屬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寧洱縣)。
1949年3月,江城縣解放;4月1日,江城縣臨時聯合政府成立,取代臨時軍政委員會;11月1日,江城縣臨時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4月,江城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屬寧洱專區。1951年4月2日,政務院批准:將寧洱專區更名為普洱專區,江城縣屬之。1953年3月28日,政務院批准:普洱專區更名為思茅專區,江城縣屬之。1954年5月18日,政務院批准:撤銷江城縣,設立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區(縣級),屬思茅專區。
1954年9月1日,政務院批准:設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地級),將江城縣的整董鄉劃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195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區更名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1970年,思茅專區改為思茅地區,江城縣屬思茅地區。2003年10月3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13號):撤銷思茅地區,設立地級思茅市,江城縣屬地級思茅市。2007年,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江城縣屬地級普洱市。
1996年,全縣轄2個鎮、6個鄉:勐烈鎮、整董鎮、康平鄉、寶藏鄉、嘉禾鄉、國慶鄉、紅疆鄉、曲水鄉。縣政府駐勐烈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100243人,其中:勐烈鎮11835人,整董鎮8987人,紅疆鄉13908人,國慶鄉12170人,嘉禾鄉13596人,寶藏鄉9183人,康平鄉17346人,曲水鄉1321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121545人,其中:勐烈鎮32306人,整董鎮12185人,曲水鄉16811人,國慶鄉13898人,嘉禾鄉14727人,寶藏鄉9102人,康平鄉22516人。
2012年末,雲南省政府(雲政復[2012]82號)批覆同意江城縣撤銷康平鄉、寶藏鄉、曲水鄉,設立康平鎮、寶藏鎮、曲水鎮。調整後,全縣轄5個鎮、2個鄉:勐烈鎮、整董鎮、寶藏鎮、康平鎮、曲水鎮、國慶鄉、嘉禾鄉。
視頻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最具戰略意義的一條河流——瀾滄江,搜狐,2017-03-21
- ↑ 論人口普查的重要性 ,搜狐,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