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林毓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樵夫》是中國當代作家林毓銘的散文。
作品欣賞
樵夫
從十多歲開始,我每天兩三次到公社磚瓦廠拾媒渣,也就是從沒有完全燃透的煤渣中挑出黑色的煤渣,撿回家後二次利用,燒飯、弄菜、燒開水等。
拾煤渣這門子事從小學開始,持續了好幾年,拾來的煤渣燃點低,火力猛、迅度快,祖母特別鍾愛,拾煤渣成了那幾年我特別的功課。常想起現代京劇《紅燈記》里的唱詞「提籃小賣拾煤渣,擔水劈柴也靠她」,我與李鐵梅在家中是同樣的角色。
拾煤渣還是挺有競爭力的,像我這樣不少十多歲的孩子都等在那裡等着磚瓦廠出爐倒渣,有時小夥伴們各占一堆,有時聚在一起拾撿。
在後來幾年,公社磚瓦廠因原料短缺問題遷走了,我才停止了拾煤渣。祖母有些失望,燒柴太髒,速度太慢。
十四五歲後,我家搬到靠醫院附近一個村里居住,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村裡的生活,我長大了,需要為家裡做點什麼,最大的要務就是解決家裡的燃料問題,那時市場上100斤木柴大約是0.8元,家裡經濟還是比較吃緊的。
第一次砍柴,我和大妹妹露露一同隨村里人外出砍柴,走了十多里路才進了山,大家分散開了,我和大妹妹在一起,砍柴的速度也比較慢,領頭的人吆喝我倆下山的時候,我們兄妹倆只拾好了一擔柴,我們不能讓人家等我們,急急忙忙兄妹倆共一擔柴下山回家啦,以後成了村裡的一個笑話。
母親不知從哪裡搞來了一輛獨輪車,從此後我就單獨推着車跟村裡的青年一起上山砍柴了,半夜四點鐘左右起床,我自己早起弄好飯並帶上一桶飯,大家約好時間一同伴隨着月亮出發,頂着凜冽的寒風,還是挺興奮的。我砍柴的速度與大家同步,基本上不掉隊了,砍一車柴300斤左右。推着獨輪車返家,一般大妹妹會約好在離家7里地的南崗幫我拉車。整個中學階段,除了下雨之外,我的周末基本上就是這樣度過的。
那時我們周邊的老百姓都是靠打柴燒飯的,沒有煤炭供應,附近周圍二十里地山上的樹木基本被砍光了,後面砍柴越走越遠,半夜提前到三點鐘就得起床了,我還是自己起床弄飯,母親其實心裡很心痛,但她沒有辦法,經常一個晚上她要起來好幾次為病人看病,顧不了我,每次都要叮囑我炒上兩個雞蛋,那時候家裡養雞挺多的,是從來不缺貨的。
作者簡介
林毓銘,中國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