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校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校尉

校尉,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職。 校尉為部隊長之意。官名。校,軍事編制單位。尉,軍官。戰國末當已有此官。秦朝為中級軍官。漢朝時達到鼎盛時期,其地位僅次於各將軍。清袁賦諶《重修始祖榮公遺像記》:" 始祖(袁可立始祖)以武功起家,於明太祖征伐著勛,封睢陽衛昭信校尉,遂家於睢,迄今三百餘年矣。"

基本信息

名稱 校尉 性質 中國歷史中的武官官職
級別 中級軍官 出處 《重修始祖榮公遺像記》

歷史發展

校尉一職始置於秦朝,為中級軍官。西漢,漢武帝為了加強對長安城的防護而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之秩皆為比二千石,屬官有丞及司馬。其中,中壘本為中尉的屬官,武帝時從中尉下分出而升為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屯騎校尉掌騎士;長水校尉掌長安西北郊騎;步兵校尉專掌位於長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門屯兵;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西漢時統領者多為皇帝的親信。

東漢時將中壘校尉省去,又將胡騎併入長水,虎賁併入射聲,只剩下五校尉。史書中常見的"五營"、"五校",即指五校尉所屬的軍隊。兩漢時的諸校尉都以戍衛京師為主要職責,東漢時五校尉多由宗室擔任,兼任宿衛宮廷的任務。 到漢末靈帝曾經特設西園八校尉,掌管京師附近的兵權。但此時隨着軍權分散各地諸侯並起,校尉的名號開始多見,如典軍校尉(曹操)、折衝校尉(袁術、孫策、夏侯惇)、鷹揚校尉(曹洪)等,而地位則居于越來越多的各中郎將之下。

南朝及北朝魏、齊均置,屬領軍將軍;北齊時屬左、右衛府。諸朝都城不在關中,仍稱"長水"僅為沿襲舊名。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級軍官的職位。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明錦衣衛的校尉同差役。隋唐時期定例為武散官低品官號。唐、宋、明六品以下,清只限於八九品。明、清以衛士為校尉。清除散官外,實職不用校尉名,僅為習稱。

職能

八校尉具體分工如下:

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有司馬、十二城門侯。

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內,外掌西域。

長水校尉:掌駐紮在長水宣曲的騎兵。

胡騎校尉:掌駐紮在池陽的歸降胡騎。

屯騎校尉:人穿衣甲,馬穿馬鎧,手使長槍馬刀,用於衝突,也稱為突騎。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

越騎校尉:人穿薄甲,用弓矢,多用於搜索、警戒及追擊。


射聲校尉:掌禁軍中的弓箭手部隊。

虎賁校尉:掌戰車部隊。

漢朝在西域等地區的駐軍長官也稱校尉,如駐西域的戊己校尉、駐陝甘的護羌校尉等。

同時在漢至魏晉設司隸校尉作為檢察官用來監督京師和地方。

著名人物

漢武帝時,名將霍去病在受將軍職前曾因戰功被封為嫖姚校尉,時年僅十七歲。

漢朝時校尉達到鼎盛時期,其地位僅次於各將軍。校尉手下一定有自己統領的部隊,而將軍卻不一定有自己的軍隊。所以校尉的實際影響力有時候甚至超過將軍,東漢末年三國序幕之時,名義上統領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所殺,而其手下的校尉袁紹、曹操等卻以此帶領士兵殺死了所有的宦官。

現代意義

校尉一詞可以被用作"校官"與"尉官"之合稱,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等等。

參考資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