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勢鄉 |
---|
|
東勢鄉位於臺灣雲林縣西部嘉南平原之上,地處雲林海線中心位置,故設有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雲林監理站東勢分站,總面積為四八‧三五六二平方公里,行政區共有12村分為東南、東北、嘉隆、程海、龍潭、安南、新坤、四美、同安、昌南、月眉、復興。
東勢鄉除為全臺養鵝重鎮外,生產胡蘿蔔亦占全臺產量二分之一[1]。
近年來參加日本東京食品展等國際活動,農特產品已打開外銷市場,胡蘿蔔銷往日本的訂單穩定成長。因台塑六輕麥寮工業區及台61線、 台78線快速公路開通,使湖仔內交流道、東勢交流道成為麥寮鄉、四湖鄉、臺西鄉等地之交通樞紐。因交通流量龐大,縣道153號業已完成拓寬取直工程,拓寬為四線道縮短與麥寮鄉之車行時間。
目錄
歷史
乾隆三十年間,有位黃東興家族自福建省晉江縣遷往,嗣後繼續遷來者激增,不久構成一大部落,因此人旺勢振又位於海口部落東面,因而稱東勢厝。[2]
1920年臺灣行政劃分五州三廳,設海口庄,隸屬臺南州虎尾郡,至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再改為臺南縣虎尾區海口鄉,民國三十五年九月廿二日海口鄉劃分為海口(即臺西鄉)、東勢,民國三十九年十月廿五日行政區域調整改為雲林縣東勢鄉。[3]
經濟
連鎖飲料店
便利超商
超級市場
- 全聯
- 省錢超市
文化
信仰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勢教會:位於東勢市區東側東勢東路上,創建於1930年1月1日,已有92年歷史。由台南諸教會與女宣等合力創設,為東勢鄉之基督信仰中心,亦為雲林少數非北港教會或西螺教會系統之教會。
吃飯擔
吃飯擔是臺灣雲林縣的一種習俗活動,褒忠鄉、東勢鄉在每年元宵都會出現這場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由各村的莊頭輪流主辦。據傳清朝就已有這項習俗,因當時瘟疫盛行,村民們恭請馬鳴山鎮安宮主祀的五年千歲出巡掃除瘟疫,村民們為答謝神明而舉辦「飯擔」,也犒賞繞境、陣頭的隊伍,一直延續下來已有百年歷史,也因此日漸吸引很多人來吃,使飯擔演變成「吃飯擔」一種元宵的廟會活動,與平溪天燈、鹽水蜂炮齊名。
由於村民們將料理好的油飯、羊肉湯、米糕、肉羹、竹筍湯都用擔子扛在肩上,然後徒步走進田野中席宴,但因為每年吃飯擔的人數逐漸增多,2011年更號稱有10萬名食客來饗宴,因此開飯時間不一定,大約在下午2時或3時開飯。吃飯擔的準備是在田中央,在餐後散筵之際,造成現場都會留下散佈很多地方的垃圾,因此必須仰賴村民或志工去撿拾,使田野環境恢復原貌。
2014年成功於東勢鄉昌南村舉行了2014吃飯擔文化節,吸引了許多遊客和信眾前來田野中吃飯擔,而且每個村莊廟宇也各自派出陣頭一同歡慶,熱鬧非凡。
名產與伴手禮
東勢鄉的名產有水稻、花生、胡蘿蔔、蒜頭、甘蔗、柴胡、蝴蝶蘭等,以及花生糖、茶鵝等伴手禮。
教育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旅遊
- 空軍十八將軍祠[4]
- 東勢鐵馬道:日治時期雲林平原為重要之甘蔗原料供應產地,為利於原料之運輸,故建造虎尾糖廠鐵路馬公厝線,沿路經過土庫鎮、褒忠鄉、東勢鄉等鄉鎮,東勢鐵馬道部分路線依循舊糖鐵路線,並保留甘蔗裝車站等歷史文物,輔以臺灣糖業發展史之解說資料,是體驗平原風光的好路線。
交通
公路
公車資訊
- 統聯客運
- 1635 臺北-虎尾-四湖鄉
- 日統客運
- 7002 四湖-臺北市
- 臺西客運
- 0701 臺西-四湖-東勢-高鐵雲林站
- 7108 虎尾-有才寮-崙豐
- 7109 虎尾-臺西-崙豐
- 7111 虎尾-臺西-麥寮
- 嘉義客運
- 7220 北港-溪底-東勢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