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黃卷葉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黃卷葉螟 學名:Botyodes diniasalis Walker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2毫米,翅展約30毫米。體鮮黃色,頭褐色,兩側有白條。複眼淡藍色。觸角淡褐色,絲狀較長。雄成蟲腹末有1束黑毛。翅黃色,前翅亞基線不明顯,內橫線穿過中室,中室中央有1個小斑點,斑點下側有1條斜線伸向翅內緣,中室端脈有1塊暗褐色腎形斑及1條白色新月形紋;外橫線暗褐色波狀,亞緣線波狀。後翅有1塊暗色中室端斑,有外橫線亞緣線。前、後翅緣毛基部有暗褐色線。 卵 乳白色,魚鱗狀成塊排列。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約20毫米,黃綠色,胸部兩側各有一條黑褐色縱紋。[1]

蛹:淡黃色。

發生規律

該蟲年生4代,以幼蟲在落葉、樹皮縫及土縫中結繭越冬。翌年4月楊樹萌芽後開始取食為害,5月底老熟幼蟲化蛹,6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蟲出現;7月中旬為成蟲為害盛期,成蟲有趨光性,將卵產於新梢葉背。初孵幼蟲有群集性,喜群居啃食葉肉,3齡後分散綴葉呈餃子狀蟲苞或葉筒棲息取食。幼蟲活潑,遇驚擾即彈跳逃跑或吐絲下垂,老熟後在葉卷內結薄繭化蛹。在雨季該蟲發生普遍,蜜源植物近處楊樹受害嚴重,品種中意楊受害較重。10月底老熟幼蟲進入越冬期。[2]

分布與危害

楊黃卷葉螟幼蟲在嫩葉上吐絲、綴葉危害,綴連呈餃子狀或筒狀,發生嚴重時,可將葉片吃光,尤其是幼樹受害嚴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蟲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及時清理落葉等廢棄物,集體燒毀,減少蟲害。 (2)保護和利用天敵。成蟲後的卵期,釋放赤眼蜂。 (3)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 (4)化學防治 發生盛期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液組合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