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朱可心(1904年-1986年),原名開張、凱長,宜興紫砂名藝人,花貨巨匠,一代宗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會長。生於宜興蜀山,14歲拜汪生義為師學藝,31年受聘於宜興陶瓷職業學校任技師、工場教員,作品「雲龍鼎」獲美國芝加哥博覽會「特級優獎」。54年受命組建宜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為宜興紫砂工藝廠創始人之一。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先後授藝帶徒數十人,名藝人有汪寅仙李碧芳潘春芳許成權范洪泉謝曼倫曹婉芬王小龍高麗君史志鵬倪順生李芹仙等,57年參加全國民間藝人代表大會,六十至七十年代設計新品達數百種,分別為國內外各大博物館收藏。

朱可心
朱可心與汪寅仙 原圖鏈接 原圖來自[1]
出生 1904
斯德哥爾摩
國籍 瑞典
別名 開張、凱長
職業 陶瓷職業學校任技師、工場教員
知名於 朱可心是近代紫砂歷史最重要的一位人物,獲得多項第一,是大家公認的紫砂花貨一代宗師。
知名作品 《報春壺》
《三友壺》
《彩蝶壺》



朱可心是現代紫砂史上德藝雙馨的傑出人物,是大家公認的紫砂花貨一代宗師。他從藝七十餘年,刻苦鑽研,全面繼承和發揚紫砂傳統技藝,創作了數以百計的紫砂經典作品。朱可心善於從自然界中吸取靈感,作品變化法度合宜、疏繁得體、生意盎然。他的流世佳品《報春壺》、《三友壺》、《彩蝶壺》等至今暢銷不衰。朱可心是近代紫砂歷史最重要的一位人物,獲得多項第一[2]

目錄

人物生平簡介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藝名可心,寓意「虛心者,可師也」,15歲時拜汪升義為師,與吳雲根汪寶根結為師友。虛心好學,刻意求新,壺藝初羋露鋒芒,後經吳雲根介紹,1927年被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黨校聘為窯業技工,此間創作紫砂咖啡茶具。1932年設計製作《雲龍鼎》,高84公分,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出,榮獲特級獎。繼有作品《竹鼎》在上海蓬萊市場展出,被宋慶齡以500英鎊收藏。因技藝出色被提升為技師。八年抗戰,學校停辨,1945年復校在校擔任工藝教員。

1953年12月應邀參加文化部舉辨的」全國民間藝人觀摹大會」攜作品《雲龍壺》,《圓松竹梅壺》。來自全國各地和藝人,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行技測。其當時未帶製作工具,便竹,銅筆代替,捏制巧作了一件梅椿筆架,嫻熟的陶藝技法表演令觀者無不讚嘆,得文化部頒發的資金,獎品及獎章。

1954年夏季,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民間美術研究班,在五個月的學習期間,聆聽著名美術家黃寶虹,潘天壽告等講授的美術理論,與來自華東五省一市民間藝人一起,相互交流創作經驗和技藝,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藝術素養,這對其後期的紫砂陶藝創傷發揮了巨大作用。結業後為挽救我國陶瓷工藝中享譽成名的工藝,動員分散在各地紫砂藝人組織起來,成立了」蜀山業社紫砂工場」擔任副主任。

1955年與另外幾位藝人一起來開辨」紫砂工藝班」,培養新中國第一批有文化的紫砂藝徒完成國家征訂的品,展品和客戶的訂貨。

1956年被命為紫砂成型技術輔導員,設計創作有《圓松竹梅壺》,《松鼠葡萄》,《一節竹段》,《仿古竹提》等被」中國工藝美術巡迴展」到斯裹卡等展出,並獲一等獎。這些傷品現藏於南京博物館院。

1957年與任淦庭,顧景舟一起參加全國民間藝人代表大會。

1958年參加北京故宮門城樓上舉辨的」第一屆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作品《松鼠葡萄壺》受到中外人士的讚賞,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高壯教授收藏。其參加北京十大建築的討論會,並設計紫砂茶具。

1959年精心仿製了南京博物館珍藏的中家一級文物《項思桃杯》,費時4個多月,獲殊榮。1960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從此進入創作的旺盛明期,設計了《如意壺》,《雲玉壺》,《高鋒咖啡壺》,《迎賓灑具》,《獎盃壺》,《萬壽壺》,《碗梅壺》,《可心梨式壺》等,許多式樣成為紫砂工藝陶暢銷產品。

1964年精心仿製陳鳴遠《包袱壺》,可以亂真,達到紫砂技藝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力作《可壽壺》曾先後贈徐海東大將和毛澤東主席。

七十年代初期,仍然孜孜不倦地從事紫砂陶創作,前後設計製作了《色柿子壺》、《彩蝶壺》、《高壺》、《報春壺》、《勁松壺》、《翠松壺》。1973年,首創一種壺形,多種裝飾和新形式,在狀如心形狀壺上,分別雕青松,翠松,寒梅,古柏,碧桃等裝飾,深受中外人士歡迎。精心製作的《可心梨式壺》被國務院定為贈日本首相中角榮的國家禮品[3]

1978年評為工藝美術師,先後擔任江蘇省文聊委員,宜興政協常委等職。1978年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陶瓷美術創作設計」會議。1985年10月上海電視台拍攝電視片,其製作了《仿古壺》,後又製作生前最後一件作品《漢扁壺》。

朱可心藝術造詣深,設計能力強,善於從自然界汲取創作靈感和題材,風格深厚淳,法度合宜。年輕時所作的《雲龍壺》飾以夏日雲彩,變幻無窮,是氣韻貫通。形象生動的成功之作。《圓松竹梅壺》。跳出樹椿形的框框,,刪繁就簡,美觀實用。晚年力作《彩蝶壺》立意新穎,以簡托繁,翠蝶作紐,頗有畫龍點睛之妙。其辛勤培育紫砂塑器的多技藝人才,有建樹者甚多。且經常作現場指教,使整個紫砂塑器技藝得以普遍提高[4]

報春壺

朱可心胸懷磊落虛心求教

胸襟坦蕩,把自己的創作設計、藝術觀點亮出來,主動徵求人家的意見,就能填補自己設計上的不足,獲得人家真誠的幫助。

1932年春,宜興職校校長王世傑邀請丁蜀山陶業粗、溪、黑、黃、砂、紫砂六大類行業公會代表、窯業主代表、藝人代表、地方名士、校董召開一次座談會,研討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品展示問題,朱可心被邀參加。會後,王世傑委託程壽珍任展品總監造和工藝總輔導。

這期間,朱可心常向程壽珍討教技藝,程壽珍也悉心傳授,並介紹各方人士跟朱可心認識交往。朱可心為設計展品,開動腦筋,幾經思考,準備以鼎為題材,設計創作新品參展。鼎為古代傳國重器,要發揚中國國威,民族尊嚴,可心決定做只雲龍鼎。龍的神威、形象使可心非常興奮。設計稿一出來,朱可心便告知校長王世傑、校董儲南強、潘稚亮、名師程壽珍范大生等,一一徵求意見。王世傑支持他,給他找了許多龍的圖案範本。儲南強贊同他,書送一副對聯作為勉勵,對聯曰[書傳陽羨名陶錄,人在幽峰稼穡圖],並提議可心要博採眾長。潘稚亮對鼎的紋飾設計提出中肯意見。

朱可心的雲龍鼎一次性製作成功。鼎高2.5市尺,鼎下部飾以層層波浪,身部飾以巨龍在波濤中翻江倒海,龍首仰面,向天空噴吐萬珠水花。鼎蓋上三朵雲頭托起一輪紅日。三隻金剛鼎腳飾以浪波曲型。整體雕鏤生動,巧妙運用紫泥天然色彩,色澤溫潤,表面肌理效果達到出神入化之境地。此鼎參加百年一度的美國芝加哥博覽會展示,摘取桂冠,獲[特級優獎]。

雲龍鼎一做成,朱可心乘着餘興,運用自己熟悉竹,喜竹飾的特長,又設計出一隻竹節鼎。潘稚亮看了朱可心的設計稿,十分喜歡,要求可心在鼎面上留下空白讓他鐫刻。朱可心答應了,在製作竹節鼎的日日夜夜,潘稚亮也忙着設計鼎文。竹節鼎製成後第二天,號[木石居主人](本意原為閉門讀書,鑽研書法篆刻,不問世事)的潘稚亮,便凝神注目,鋼刀好似金蛇舞,鏤下一層泥屑,正面刻下[萬年寶鼎]四個李斯小篆,背面刻下古錢紋飾。潘稚亮為可心寫下一副對聯,聯曰[陸氏釋文寶宗漢學,仲翔注易猶契義心]。

竹節鼎燒製成功,鼎高1.6市尺,鼎身取一節竹段狀,四周浮雕竹葉,三隻鼎腳由兩根細竹盤曲而成,鼎蓋用鏤空竹葉,三竹節分飾其中。鼎正面[萬年寶鼎]四字蒼勁雄渾,鼎背面古錢紋飾朴致端方。鼎整體清韻有致,典雅大方,使人賞鼎時[竹歆爐香]之心油然而生。此作在上海蓬萊市場(今豫園商城)展出時,為孫中山夫人宋誠意齡定購,現存上海宋慶齡故居[5]

朱可心創新設計毫不保守,絕不自封,主動徵求人家意見,態度真誠,虛心求救,博取眾長,無不是一種高尚的藝德表現。筆者以為,藝德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傳統美德,它反映出藝者的求學態度、求學精神、求知慾望、求實情操,為從藝者高尚品德的實質體現。可心的這種藝德,為紫砂界從藝人員起着一定的表率作用。

支持創新

摒棄門戶之見,無論是光貨素器,光貨色(飾)器門類,還是花貨素飾器,花貨色飾器門類,以及筋瓤貨、筋紋器門類,凡是新款式、新形色出現,儘管可能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有可能還不十全十美,但作為從藝人員,只能抱着支持態度,並儘可能,善意地提出修改意見。

拋開門派之別,門戶之見,一視同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別是在資格、功夫、藝術見解上難分伯仲,難見高下的同輩藝人當中,這就需要勇氣和度量。

朱可心是唯一一個在三0年代抗日戰爭暴發後,至四0年代、五0年代初紫砂業相對低靡的情況下,堅持以壺為業,以壺為生的藝人。他沒有轉一天業,沒有打一天其它雜工,而終於鑽在制壺工藝中。期間他創製的新品《雲龍壺》、《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圓松竹梅壺》、《提梁魚化龍》等,得到很高評價,並數度得獎,為南京博物院收藏。因此,他自己不斷創新,也支持人家創新。

至1956年夏天,紫砂花貨色飾器高手女藝人蔣蓉創作了第一件新品《荷花壺》,在坯體剛剛完成成型製作工藝,即遭到非議。蔣蓉哭着找到時任陶業社副主任兼工場輔導的朱可心,氣着要把坯體毀掉。朱可心極關心蔣蓉的創作,因為蔣蓉第一次提出設計時,可心即表示支持。

朱可心到工場裡一問,非議的人竟有花貨素飾器高手,像真品享有盛譽,時稱[鳴遠第二]的裴石民,有花貨素飾器高手,竹飾方面享有素雅風格的師兄吳雲根,還有光貨素器追求裸胎藝術效果的制壺名手顧景舟等人。

紫砂界門派之別,素來有之,門戶之見極深。紫砂花貨素飾器之分支向來認為是花貨塑器之正宗,從藝素飾器者也有重花貨素飾器而輕花貨色飾器的情況存在。從藝紫砂花貨色飾器的蔣蓉要創新有難處。朱可心時任工場輔導兼陶業社副主任,他以這兩個身份一一同裴石民、吳雲根、顧景舟等人交換意見,並勉勵蔣蓉要想得到別人的評價,東西一定要做得好,要拿出本事來。

蔣蓉得到朱可心的堅決支持,朱可心亦親自指點和提出修改意見。蔣蓉的第一件創新作品《荷花壺》於1956年夏秋之際創製成功,並在臨冬的全國陶瓷工藝會議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荷花壺》充分發揮蔣蓉在花貨色飾器上的特長:造型以荷花作壺身,蓮蓬作蓋,花梗為把,巧妙運用紫砂泥配色,米黃底色,朱紅花脈,墨綠蓮房,青瑩荷葉,碧翠青蛙。壺腳為紅菱、白藕。色飾自然,清新艷麗。

朱可心支持蔣蓉創新,在突破舊俗氛圍中,在摒棄門派陋見中,都具有積極意義。這種事在後來[史無前例的四大運動]中,朱可心被作為批判對象,並被人漫畫成男身女腰花褲腳,還以男女二個身體合在一起穿一條褲被人施以攻擊,不能不說是件悲哀的事。朱可心的觀點明確的:凡是從藝者,不要有什麼門戶之見,不要以為自己門派的東西就是最好,其它門派都不如自己,也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門派,而對屬於其它門派就漠不關心,這對於紫砂的發展是不利的。對支持蔣蓉創作《花花壺》絕不會後悔!這無疑是對攻擊者最好的,最大度的寬容回答。

朱可心一生對創新抱有積極態度,無論自己、別人,一概摒棄舊俗陋習,一視同仁,極力支持,鼎力相助,這無疑是一種崇高的藝德體現。筆者以為:自己創新實屬不易,但要支持別人創新更屬不易。這是勇氣、大度和氣量的結合,這種藝德應該在紫砂界發揚光大!

朱可心收徒授藝真誠奉獻

培育澆灌新的花朵,毫無保留傳授技藝,用嚴謹的、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影響後代,用行動和心血結晶使新苗茁壯成長,只有一個目的-----推動和發展紫砂事業。

朱可心於1932年開始收帶徒弟,傳授技藝,由於種種原因,徒弟因戰亂而轉行,一直從事紫砂業的較少。真正一直從事紫砂業的,該從1955年開始,從那時至可心逝世為止,藝徒中當今在紫砂藝界嶄露頭角的不在少數。人們熟悉並堅持從事紫砂花貨素飾器創作的名手就胡汪寅仙、李碧芳、范洪泉、高麗君、王小龍、謝曼倫、曹婉芬、潘春芳、許成權、倪順生、李芹仙等,師兄吳雲根的高徒,當代有名高手呂堯臣在可心在世時,也一直受到可心的指點和幫助。

可心授藝十分嚴格,但嚴格不是在嘴上,而是用嚴謹的製作做示範,言傳身教,邊做邊教,不懂就問,不懂就教,直到教會為止。1959年,朱可心在仿製項聖思大桃杯過程中,費時四個多月反覆揣摹,反覆領會,反覆觀察,胸有成竹時才開始動手。光製作專用工具就達五十多件。制桃杯把的桃杆疤痕,小工具就達十件之多。而貼塑清理大小老嫩十四張桃葉時,或卷或翻,或動或靜,清葉脈,整紋路,工具就更多,達二十多件。其時,朱可心把徒弟汪寅仙帶在身邊,邊貼邊塑,邊理邊教,使汪寅仙得益非淺。

在仿製陳鳴遠的包袱壺時,朱可心把李碧芳、高麗君、范洪泉、潘春芳、許成權等幾個徒弟叫到身邊,邊作示範,邊解說包袱壺寓圓寓方的道理,怎樣製作才能使形體飽滿而不臃腫,怎樣才能達到布紋褶襉,既不失真又不落套的效果,使徒弟既學藝又懂其間奧妙。可心所制"桃杯""包袱壺",精巧雅潤,韻致怡人,讓徒弟受到啟迪教育,製品為南京博物院收藏。

七十年代初,朱可心創作進入高峰期,技藝更精進純熟,精心設計,嚴謹製作,一絲不苟。這期間所創精品為《報春》、《常青》、《翠竹》、《春色》、《松鼠葡萄杯》、《矮梅椿》、《可心梨式》、《勁松》、《彩蝶》等等,無不在紫砂界掀起一陣陣可心新作熱潮,製品長銷不衰。而可心自己卻每式限量精製,余全部讓紫砂界後輩、新苗承擔。有行家指出:朱可心要是保守一點,把技藝不盡傳於人,把款式變成一人專利,那可心壺的身價還要高,即俗說話的看到少的即是精的,身價自然也是高的。可心對這種觀點很坦然:壺總是要讓人喜歡才行,有人喜歡,學的人多,做的人多,喜歡的人也多,既培育後輩,學到技藝,又推動紫砂發展,兩全其美,是大好事。

可心授藝,毫不保守,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嚴謹創新,一絲不苟,這都說明可心的藝德修養已經達到較高層次。筆者以為,長江前浪帶後浪,沒有前輩的辛勤創造,為後輩鋪砂墊石,就不會有紫砂事業的發展。優秀的藝德情操應該發揚,優良的藝德修養應該繼承,才能代代相傳,永不終止。

朱可心不受利誘保持晚節

 
魚化龍紫砂壺 原圖鏈接 原圖來自[7]

清貧甘苦,勤儉樸實,沒有絲毫非份之想,在藝海中孜孜追求。藝術至上,一層不沾,這也許是藝德上的清高,但同時又是極難做到的。

朱可心過慣清貧日子,生活儉樸,至晚年時節,所有家什用具都是用了又用,老掉了牙。他的臥室里,除了一隻書櫥,一隻木箱(也用作書箱)和一張用竹床擱成的床鋪外,就是一張工作檯(泥凳),台上放滿制坯工具和一塊精選出來的紫砂泥料。可心晚年積勞成疾,但還是堅持創作,至1985年10月上海電視台在可心家中拍攝電視,可心還是堅持做完一件《仿鼓壺》,其後又製作完成《漢扁壺》。

隨着國門的打開,八0年代開始,紫砂首先在港台地區熱起來。朱可心作為當代制壺巨匠,花貨素飾器一代宗師,自然也成了紫砂熱浪中注目的追逐對象。有人要買可心的壺,一天要跑可心家好幾趟,有人乾脆毫不掩飾,尋藉口要用可心的印章,賣一把壺分五成利。更有甚者,有些人一至可心家裡,拿錢朝台上一摜,然後再求可心蓋個章款。面對錢和利,面對有些人的無恥要求,可心一概嚴正拒絕。可心的態度很堅決,壺已全部捐獻給博物館,印章雖還留着,但不是自己親手制的壺,絕不蓋上自己的章。很多人碰了釘子說"可心腦子不開竅",也有很多人碰了釘子不死心,繼續糾纏,還是弄不到一把可心的壺。

1986年2月,朱可心再次病倒了。病床上,朱可心一次次告誡家屬,不要見錢眼開,不要褻瀆藝術,不然就枉為朱可心的子孫後代。1986年3月初,朱可心感到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心裡為制壺用的印章而擔心,一次次催促家人,要當面將印章全部銷毀。直到家屬答應照囑辦事,可心才了卻一件心事。在有些人眼裡,這雖然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在金錢面前,有人丟失了顏面,有人失落了人格,也有人為金錢而折腰。在紫砂壺界假冒偽壺日超泛濫的時日,朱可心毀棄印章,正是表現了朱可心高風亮節的藝人氣魄,一層不沾的可貴品質。終身追求藝術的人,心裡只有[藝術]兩字,絕不會有其他的位置。

保持晚節,一層不沾,光明磊落,兢兢業業,自始至終致力於紫砂的開拓發展,平凡中表現出紫砂花貨素飾器大師的崇高藝德,言行中表現出一代宗師的風範形象,這也許就是朱可心藝德的閃光之處,這也是今天紫砂界對朱可心藝德的閃光之處,這也是今天紫砂界對朱可心藝德、藝品、藝貌方面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地方。

騰訊視頻

紫砂七大家之一——朱可心

朱可心老先生親手製作的紫砂壺到底妙在哪裡?為何價值幾十萬?

小伙帶來朱可心款紫砂八方壺,報價90萬,專家鑑定後他慌了

拍賣價值及成交記錄

2010年11月14日榮寶拍賣紫砂專場落槌。99件拍品成交97件,97.97%的成交率創榮寶秋拍的最高紀錄,這也是紫砂專場成交率的新高,總 成交額達20324160元。其中,紫砂"七老藝人"之一的朱可心所制的"大報春壺"以336萬元的成交價高居整場拍賣榜首,朱可心大師弟子國家級紫砂"非遺"傳承人汪 寅仙的"曲壺"以168萬元的成交價創下個人拍賣紀錄新高。繼近些年春拍創下"天價神話"之後,收藏界以及各拍賣公司對紫砂的追捧熱情日益高漲。日前,今秋第一場紫砂專場現身榮寶秋拍,這還只是紫砂在秋拍中的第一次亮相。在保利、嘉德等各拍賣公司的紫砂精品即將陸續上拍之際,市場也在期待着紫砂續寫出一部"秋拍的童話"。近兩個小時的拍賣會,匯集了來自紫砂七老藝人、當代工藝美術大師、紫砂實力派人物及中青年工藝師的紫砂精品。場內的競拍幾度膠着,買家出價交替上升。最終,朱可心大師的"大報春壺"以336萬元的成交價拔得頭籌。

朱可心報春套組紫砂壺拍賣 成交價369.6萬

朱可心大報春紫砂壺拍賣 成交價336萬

朱可心軟耳提梁魚化龍紫砂壺 成交價149.5萬

資料來源

  1. 追憶朱可心、汪寅仙仿製聖思桃杯的藝術歲月 . 淘壺人[2020-01-19]
  2. 花貨巨匠,一代宗師朱可心 . 福道堂網 名家風采[2020-01-19]
  3. 報春壺.淘壺人[2020-01-19]
  4. 朱可心七老藝人 . 淘壺人[2020-01-19]
  5. 大師的百變魚化龍難得一見 . 圖書館網[2020-01-19]
  6. 報春壺. 淘壺人[2020-01-19]
  7. 朱可心 . 卓克藝術網[202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