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張闓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書·張闓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張闓,字敬緒,丹陽人,吳輔吳將軍昭之曾孫也。少孤,有志操。太常薛兼進之於元帝,言闓才幹貞固,當今之良器。即引為安東參軍,甚加禮遇。轉丞相從事中郎,以母憂去職。既葬,帝強起之,闓固辭疾篤。優命敦逼,遂起視事。及帝為晉王,拜給事黃門侍郎,領本郡大中正。以佐翼勛,賜爵丹陽縣侯,遷侍中。
帝踐阼,出補晉陵內史,在郡甚有威惠。帝下詔曰:「夫二千石之任,當勉勵其德,綏齊所蒞,使寬而不縱,嚴而不苛,其於勤功督察便國利人抑強扶弱使無雜濫真太守之任也若聲過其實古人所不取功乎異端為政之甚害蓋所貴者本也。」闓遵而行之。時所部四縣並以旱失田,闓乃立曲阿新豐塘,溉田八百餘頃,每歲豐稔。葛洪為其頌。計用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功,以擅興造免官。後公卿並為之言曰:「張闓興陂溉田,可謂益國,而反被黜,使臣下難復為善。」帝感悟,乃下詔曰:「丹陽侯闓昔以勞役部人免官,雖從吏議,猶未掩其忠節之志也,倉廩國之大本,宜得其才,今以闓為大司農。」闓陳黜免始爾,不宜便居九列。疏奏,不許,然後就職。帝晏駕,以闓為大匠卿,營建平陵,事畢,遷尚書。
蘇峻之役,闓與王導俱入宮侍衛。峻使闓持節權督東軍,王導潛與闓謀,密宣太后詔於三吳,令速起義軍。陶侃等至,假闓節,行征虜將軍,與振威將軍陶回共督丹陽義軍。闓到晉陵,使內史劉耽盡以一部谷,並遣吳郡度支運四部谷,以給車騎將軍郗鑒。又與吳郡內史蔡謨、前吳興內史虞潭、會稽內史王舒等招集義兵,以討峻。峻平,以尚書加散騎常侍,賜爵宜陽伯。遷廷尉,以疾解職,拜金紫光祿大夫。尋卒,時年六十四,子混嗣。 (節選自《晉書•張闓傳》)
譯文
張闓,字敬緒,是丹陽人,他是吳國輔吳將軍張昭的曾孫。張闓從小喪父,有志向節操。太常薛兼向元帝推薦他,說張闓有才幹而且堅守正道,是當今的良才。(元帝)就徵召他來擔任安東參軍,對他禮遇有加。後又轉任丞相從事中郎,因為服母喪而離開職位。安葬了母親之後,元帝要他不服母喪而繼續任職,張闓以病重為由堅決推辭。(元帝)以優厚的任命敦促逼迫張闓,他只得去赴任。在皇帝還是晉王的時候,張闓就被授予給事黃門侍郎職位,併兼任本郡大中正,因張闓輔佐有功,還被賜予丹陽縣候的爵位,升任侍中。
皇帝即位後,張闓出任晉陵內史,在郡中很有威望,皇帝下詔書說:「兩千石官員的職責,應當勉勵自己的德行,安撫整頓自己所管轄的百姓,做到寬容而不放縱,嚴厲而不苛刻,盡心盡力於職務督察,利國利民,抑制豪強扶助弱小,力求不出現差錯和混亂,這是太守的職責。如果言過其實,這是古人不提倡的。以異端末事為務,是為政的大害,為政最可貴的在於本。」張闓遵命執行。當時所屬的四縣都因為乾旱歉收,張闓就新建曲阿新豐塘,能灌溉田地800多頃,每年都豐收。葛洪為他作頌。雖然一共只用了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二十工時,卻因為擅自興造水塘而被免除官職。
後來公卿一起為他進言:「張闓興建水塘來灌溉農田,可以說是對國家有益,反而被罷免官職,這使得臣下難以再做善事。」皇帝感悟,就下詔宣布:「丹陽侯張闓之前因為驅使所屬百姓勞役而被免官,雖聽從了官員們的意見對他進行了裁處,還是不能否認他的忠節之志。糧食是國家的大本,應該由合適的人來管理,現在任命張闓擔任大司農。」張闓上書陳述自己剛剛被罷黜,不合適馬上就任九卿之職。疏議上奏,皇帝不許可,他只好上任。皇帝去世,朝廷任命張闓為大匠卿,主管營建建平陵,完工後,升任尚書。
蘇峻之亂時,張闓與王導一起入宮侍奉守衛。蘇峻派張闓拿着符節暫時督管東軍。王導暗中與張闓密謀,在三吳地區密宣太后詔令,命令他們迅速發起義軍。陶侃等到來,藉助張闓的符節,行征虜將軍令,與振威將軍陶回共同督管丹陽義軍。張闓到晉陵,讓內史劉耽把一個地區的糧食都運出,並派吳郡度支運出四個地區的糧食,用來供給車騎將軍郗鑒。又與吳郡內史蔡謨、前吳興內史虞潭、會稽內史王舒等招集義軍,一起來討伐蘇峻。平定了蘇峻之亂,張闓以尚書身份加授散騎常侍,還被賜予宜陽伯的爵位。張闓升任廷尉,因為患病被解去職務,被授予金紫光祿大夫。不久後去世,享年64歲。他的兒子張混繼承了他的爵位。[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 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