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張濬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舊唐書·張濬傳出自於《舊唐書》,此史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1]
原文
張濬,字禹川,河間人。濬倜儻不羈,涉獵文史,好大言,為士友之所擯棄。不得志乃贏服屏居金鳳山學從橫術以捭闔干時樞密使楊復恭遇之以處士薦為太常博士。 昭宗初在藩邸,深嫉宦官,復恭有援立大勛,恃恩任事,上心不平之。當時趨向者,多言濬有方略,能畫大計,復用為宰相、判度支。上嘗問濬:「致理何事最急?」對曰:「莫若強兵。兵強而天下服。」上由是專務搜補兵甲,欲以武功勝天下。
乾寧二年,三鎮殺韋昭度。帝召孔緯欲大用,亦以濬為兵部尚書,又領天下租庸使。三年,天子幸華州,罷濬使務,守尚書右僕射。上疏乞致仕,授左僕射致仕。乃還洛陽,居於長水縣別墅。濬雖退居山墅,朝廷或有得失,必章疏上言。劉季述亂,濬徒步入洛,泣諭張全義,並致書諸藩,請謀王室之難。王師範青州起兵,欲取濬為謀主。事雖不果,其跡頗泄朱全忠將圖篡代,懼濬構亂四方,不欲顯誅,密諷張全義令圖之。乃令牙將楊麟率健卒五十人,有如劫盜,圍其墅而殺之,天復三年十二月晦夜也。
永寧縣吏葉彥者,張氏待之素厚。楊麟之來,彥知之,告濬第二子格曰:「相公之禍不可免,郎君宜自為謀。」格、濬父子號咷而已。濬謂格曰:「留則並命,去或可免。汝自圖之,勿以吾為累,冀存後祀也。」格拜辭而去。葉彥率義士三十人,送渡漢江而旋。格由荊江上峽入蜀。王建僭號,用為宰相。中興平蜀,任圜攜格而還。格感葉彥之惠,訪之,身已歿,而厚報其家。
譯文
張濬的字叫禹川,本來是河間人。生性灑脫不檢點,博覽圖書史籍,喜歡高談闊論,被士人、朋友們排斥。他不得志,就穿貧民衣服隱居金鳳山,學縱橫家的學說,用權術應變來希望得到重用。樞密使楊復恭遇到了他,以隱士的身份推薦他任太常博士。
昭宗當初在藩王的宅第,很嫉恨宦官,楊復恭又有擁立帝王的大功勞,依仗恩寵做事,皇上心中很是不平。在那時投向他們的人,大多都說張濬有計謀策略,能籌劃大計,皇上又任用他為宰相、判度支。皇上曾經詢問張濬說:「要使國家達到安定太平,什麼事情最急迫?」他回答說:「沒有什麼事情比使軍隊強大更重要的了。軍隊強大了,天下人都會懾服。」皇上從此專門致力於搜求增補軍隊,想要憑藉武力平定天下。
乾寧二年,三個藩鎮的節度使殺害了韋昭度。皇帝召見孔緯想要重用他,也任命張濬擔任兵部尚書,又兼任天下租庸使。乾寧三年,天子到華州去,罷免了張濬租庸使的職務,以低官階擔任尚書右僕射。張濬上奏疏請求退休,朝廷授予他左僕射的職位退休,張濬就回到了洛陽,在長水縣山間土舍居住。張濬雖退居山里土舍,但朝廷之事有的時候有不好的地方,他一定寫奏章向上進言。劉季述叛亂,他步行到洛陽,哭着勸張全義,又寫信各藩鎮,請求救皇室的危難。王師範在青州起兵,想要讓張濬作出謀劃策之人,事情雖然沒有結果,(但是)跡象卻泄露了。朱全忠將要打算篡位取代,害怕張濬在天下製造混亂,又不想公開殺死他,就暗示張全義下令圖謀這件事。(張全義)於是命令自己的副將楊麟率領五十個健壯的士卒,(裝扮得)像打劫的盜賊,圍住張濬的別墅殺了他,(這一天是)天復三年十二月月末的夜裡。
永寧縣吏葉彥,張濬平素對待他一向優厚。楊麟一行人到來(殺張濬)時,葉彥知道(此事),他告訴張濬的第二個兒子張格說:「相公的災禍不能夠免除,你應該自己早做打算。」張濬、張格父子只能嚎啕大哭罷了。張濬對張格說:「你留下來就會一起喪命,你離開或許可以避免。你自己打算這件事,不要因為我就有了拖累,希望保存住我的後代。」張格跪拜告辭離開。葉彥率領三十名義士,護送張格渡過漢江就回來了。張格從荊江沿三峽而上進入蜀地。王建篡位稱帝,任用張格擔任宰相。中興年間平定後蜀,任寰帶張格回來。張格格感念葉彥的恩惠,尋訪他,葉彥已經死了,於是張格優厚地回報了他的家人。[2]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