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宮倦勤齋簡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倦勤齋

來自網絡的圖片

故宮倦勤齋簡介倦勤齋位於寧壽宮花園最北端,符望閣後,北倚宮牆。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宮花園中的敬勝齋而建。倦勤齋座北朝南,面闊9間,卷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檐下繪蘇式彩畫。東5間與符望閣相對,東西各接遊廊,分別與符望閣東西廊相接,房廊相對,構成一個封閉的院落,自然形成東5間、西4間的格局。[1]

東5間,明間開門,余為步步錦支摘窗。明間檐下懸「倦勤齋」匾額。內頂棚糊以團花紋天花。從東次間東前檐柱至西次間西前檐柱建成凹字形仙樓,以紗櫥隔為小室數間,設寶座床多處。仙樓為卍字錦底竹絲掛檐,玉璧鑲嵌,百鹿圖裙板,夾紗雙面繡隔心。裝修精湛,為乾隆時期內檐裝修之精品。中有通道與西4間連通。

西4間,頂棚飾以竹架藤蘿的海墁天花,周圍竹籬環繞,樓閣間白鶴起舞,喜鵲嬉戲,姚黃魏紫,爭芳鬥豔,使人仿佛置身於天然美景中,實為裝飾室內的通景畫。此畫出自乾隆年間宮廷畫師郎世寧、王幼學之筆,裱糊於室內牆壁,一掃丹柱椒壁之莊嚴單調。南立一楠木雕彩繪竹紋圓光罩,與北牆裱糊的彩繪竹籬圓光罩遙相對應。

西側一方形小亭,座西面東。亭為木質仿竹紋,亦稱竹亭。四角攢尖式頂,上置塗金木寶頂。亭南與亭後有木質仿竹夾層籬笆。後檐兩側設門,供上下場用,此為倦勤齋小戲台,為太上皇在室內觀戲而建。亭前亦設一仙樓,面西,正中上下均設寶座床,為觀戲時所用。乾隆時,南府太監常在此演唱岔曲。

齋前由東西兩段遊廊隔成一個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聳立,有十字方磚甬路,可以行進。西4間前一弧形院牆,中開八方門,通往竹香館。

現建築完好,東5間闢為遊覽之地。

位置

倦勤齋是第四重院落里最為奢華的建築,在花園的最北端。這是乾隆當太上皇以後的住所。乾隆曾在符望閣內題詩中寫「耆期致倦勤,頤養謝喧塵」,也是表達自己退位後的期望,倦勤齋的名字也得於此詩。不過乾隆做了太上皇后並沒有真正地交出手中的權利,所以也並未在這裡居住,更多時間這裡成為乾隆聽戲消遣的場所。

內飾

竹絲掛檐,鑲玉透繡扇,一派江南風韻,精緻優雅。倦勤齋是乾隆讓位後的住所,內部裝飾是故宮內最為豪華的場所之一,建築級別很高,此前因技術難度高,從未修繕過。

倦勤齋位於寧壽宮花園最北端,符望閣後,北倚宮牆。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宮花園中的敬勝齋而建。倦勤齋坐北朝南,面闊9間,卷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檐下繪蘇式彩畫。東5間與符望閣相對,東西各接遊廊,分別與符望閣東西廊相接,房廊相對,構成一個封閉的院落,自然形成東5間、西4間的格局。

內貼畫

倦勤齋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內檐裝修部分,東五間和西四間各有千秋。東五間的裝飾工藝以竹黃和雙面繡為最。西四間最重要的裝飾是170平方米的通景畫。是由歐洲傳教士畫家郎世寧借鑑了歐洲教堂中的天頂畫和全景畫的形式而移植於清代宮廷內的。

倦勤齋內最令人矚目的是室內頂棚及西牆、北牆上滿繪的圖畫,而且這些圖畫保存得比較完好。

在宮廷的殿堂內貼畫是清朝裝飾宮殿的常用手法,這些畫幅被稱之為"貼落",即是可貼上,又能落下之畫。一般來說"貼落"的張幅都比較大,往往是整個牆面或半個牆面只貼一、兩幅畫。這些"貼落"畫可以起到壁畫的作用,但是製作與更換卻要比直接畫在牆上的壁畫簡易和方便得多。

現存倦勤齋內頂部和牆壁上的畫幅,也都是先畫完以後再貼上去的。但是這部分畫與其他"貼落"畫不同之處是,所有的畫面景物是連成一體的,由各個局部拼接成整幅,不但如此,畫幅與室內的環境及裝飾亦相聯接,等於是在室內又製造了另一個新的空間。

周圍景致

倦勤齋西四間室內北牆上畫的是一處宮殿建築景致,院落中有樹石、花草,還有一段斑竹搭成的透空隔斷牆,隔斷牆的中間也有一個圓圓的月亮門,在月亮門外庭院中有兩隻丹頂鶴,一隻低頭覓食、一隻振展雙翅;宮殿建築之間有一段宮牆,宮牆中有一座宮門,宮牆之外還可見遠山及藍天;畫面上還畫有兩隻喜鵲,一隻在空中飛翔、一隻駐足於竹牆上。

斑竹的隔斷牆畫得非常細緻而真實,每根竹竿都中間色淺,並畫出高光,極富立體感;宮殿建築採用焦點透視畫法,深遠感和層次感都很強,站在畫幅前可產生穿越圓圓的月亮門能走入花園的感覺。

倦勤齋西四間室內西牆上的圖畫,畫得比較簡單。同樣也畫有一段斑竹搭架的隔斷牆,牆後面是遠山,山石高聳,生長有松樹、柏樹多株。

根據所掌握的材料,可作如下的推測:我們看到的倦勤齋內的天頂畫與全景畫的大部分,是由郎世寧的徒弟中國宮廷畫家王幼學等人完全按照敬勝齋內的天頂畫和全景畫複製重繪的,但是其中的有些局部(如丹頂鶴、喜鵲等處),則應當是郎世寧在繪製敬勝齋內裝飾畫時多餘出來的一份圖稿,這份圖稿沒有貼在敬勝齋或其他宮殿的牆上,而一直收存在郎世寧徒弟王幼學的手中。

清代宮廷畫家在創作時均須先"畫樣呈覽",得到皇帝允准後,才落墨畫正圖,所以圖稿一般來說都不止一份。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倦勤齋建成時,王幼學等奉命繪製室內裝飾畫,便將過去存留下來的圖稿複製增補並完成了倦勤齋殿內西四間的天頂畫和全景畫。

倦勤齋西邊四間的室內西端是一個尖頂亭子式的小戲台,是紫禁城中現存的四個戲台之一。這是建造在房子裡面的一個建築物。戲台的南北兩側及後邊,三面均有用天然竹子搭架而成的隔斷牆,與戲台連成一體,與南窗牆平行的竹隔斷牆上還有一個圓圓的月亮門。小戲台的前面,有一個略高於地面的方平台,是供演員演出之用。在戲台對面,是皇帝觀戲時的坐位,坐位後旁側另有小樓梯可以通到上面一層。在室內設置小戲台的做法,於宮內還有漱芳齋一處,但布局更小巧精緻。

歷史

史料反映,乾隆皇帝退位後並未實現真正的頤養,只是在齋建成後的幾年的正月里偶爾來此小坐,並吟詩作句。乾隆之後,嘉慶、道光、光緒等皇帝也有在倦勤齋活動的遺蹟,並以此作為書房。齋內的內裝修及其布局沒有大的變動,基本保持了乾隆時期的原貌,僅根據皇帝各自生活習慣的不同略有改變。

根據清代嘉慶十九年、道光十七年和光緒二十三年的《倦勤齋陳設檔》記載,倦勤齋樓上樓下共有寶座13張(樓上7張,樓下6張),每張床上都有黃炕氈墊、紅花炕毯、床褥、靠背等鋪陳,床上還有唾盂、容鏡、如意、順刀。床墊兩側安放炕幾、櫃格,上面擺放玉、瓷、琺瑯、竹、木、牙、角等材料雕琢而成的珍玩文具。

此外,室內空間盡陳書格、多寶格、炕案、炕幾、香幾、長條桌、半圓桌、月牙桌、琴桌、椅子、繡墩、方案等家具。因倦勤齋室內空間狹小曲折,家具多為精細小巧的黑漆描金、漆地嵌螺鈿等品類。在牆壁之上,除絹、紙帖落外,還掛有御筆字、山水、花鳥等插、掛屏,質地多為紫檀、雕漆、琺瑯邊框,內用玉石、寶石、琺瑯、象牙、點翠等材料鑲嵌。[2]

相關楹聯

當春蓮帶水;坐久蕙煙微

動趣都涵澹;靜機常覺寧

經書趣有永;翰墨樂無窮

信可超繪事;於焉悅性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