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眼中的喀什(高素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眼中的喀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眼中的喀什》中國當代作家高素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我眼中的喀什

內蒙赤峰現在已是秋風蕭蕭!前幾日早早地就給新疆的女兒郵寄了秋裝和冬裝。

一晃,女兒已經在那裡工作了三個多月。

還是在今年八月下旬陪女兒去的新疆喀什。

新疆在我的印象中是哈密瓜,是甜葡萄,是高鼻深目,膚白貌美的俊男靚女,是冬不拉彈奏的音符和清脆手鼓敲起來的歡快,是女人隨着音樂的旋律飛揚如波浪一樣的裙,是四角帽下男人洋溢着歡快面龐里撩人的眼神;是那首歌里的「大阪城的石頭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那裡來的姑娘辮子長呀,兩隻眼睛真漂亮……」

剛踏進這片土地,明晃晃的太陽迎頭給你一個猝不及防的擁抱,熱辣辣地無遮無攔地砸在頭上、身上,熱啊!

天高地闊,湛藍的天空,幾縷不經意的白雲優哉游哉。

喀什市是祖國西部邊陲城市,古稱疏勒,是歷史上著名的「安西四鎮」之一,是有二千年歷史的古老城市,市區面積554.8平方公里,轄1個縣級市、10個縣、1個自治縣;有4個街道辦事處、28個鎮、140個鄉,轄六個鄉,1個場。這都是沒來之前查閱的資料。 一

喀什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街道寬闊,開起車來撒歡跑的那種。建築物多以民族風格居多,有歐式加中西合璧的風情,也有不少如內陸那種方格式的樓房。

入住一家賓館,吃飽喝足出來閒逛。居民住宅區有超市,有路邊的水果小攤販。有哈密瓜,無花果,葡萄,西瓜,聖女果,有各種叫不上名的乾果,看得人垂涎欲滴。

我幾乎對所有水果都情有獨鍾。來到新疆得饕餮一番嘍!先問了葡萄,又問了哈密瓜價格,奇怪,怎麼盛產地還這麼貴呢?疑惑中買了葡萄和哈密瓜,才知道人家告訴你的是一公斤價格,一公斤等於二市斤啊!當地維族土著,漢語基本都能聽懂,但是說漢語不如自己的維族語言說得溜,咬腮幫子的感覺。聽了一會兒解釋才知道鬧了個烏龍!

街上,雖說沒有大都市般的人聲鼎沸,沒有想象中熙熙攘攘的人流,但慢生活節奏的狀態,一片祥和的氣氛。街邊的超市,店鋪,行政辦公場所,在一定位置都有全副武裝的防爆警察站崗。治安真好!

閒逛中看手機時間,發現已是22:00,有點恍惚!怎麼還是白晃晃的大太陽?確定手機時間沒錯。原來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所致,日照時間14--16個小時。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以我吃貨的角度想問題,怪不得新疆的水果甜呢!

出門在外,打的方便。所見到的士司機基本都是本土的。帥哥清廋,眉眼靈動;大叔健碩,絡腮鬍子比頭髮濃密;大多的婦女珠圓玉潤,打扮得很精緻。車上播放維吾爾族語言的歌曲,雖然不懂,但耳熟能詳的歡快曲子能聽出是《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好》《我夢中的阿娜爾汗》,司機能聽得懂漢語,但要讓他回答你所提出的問題,他表述得就有點難,大部分靠猜。 熟悉了路途改乘公交。在喀什市新城區,站點是維漢雙語標誌。這回學乖了,不明白問長相如我這般的漢族人,交談起來方便。

乘公交大巴的人挺多。年長維族女人着長裙,男人扣着四角無檐帽。大熱天,年長的老頭兒衣服領子還系得嚴實。青年男女倒如我們城市的年輕人一樣,很休閒的服飾,牛仔褲居多。

新疆人面龐特質立體感,歐范。高鼻樑,深邃的眼睛,密密的長睫毛向上翹翹,忽閃忽閃的。眉毛漆黑,像戲劇人物插入鬢角。兩眉之間眉頭好象連一起,距離很近。維吾爾族有這樣的風俗,從出生起就塗一種烏斯瑪草,用它的汁塗眉毛。塗時把兩眉心相連,以此希望長大之後離家近,心心相印!

新疆是盛產俊男靚女的地方。在路上,隨處可見新疆本土青年男女,各個形象不輸影視明星!

新疆女孩子細高挑身材,眉眼生動,個個都是美人坯子。我所見到那些當了媽媽以後,有的就變成俄羅斯大嬸啦!豐乳肥臀,顯得有重量;小伙兒成家不似年青那會兒清瘦。善飲,有了將軍肚。

小孩兒長得如洋娃娃一般。乘公交能見到媽媽帶着自己的寶寶。這不,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安靜地坐在媽媽懷裡,旁邊兒,一位漢族大媽逗他,喲!真漂亮!稀罕人!

炎熱的天氣,車窗開着,身體汗津津的,空氣中氤氳着一股若有若無的膻味,可能和當地飲食習慣有關吧。

下午溜達。看到一個維族中年男子用繩子拉一頭體重壯實的羊,羊好像知道要成為牙祭,拚命後退,掙!就是不走。還是其他人幫助把羊套牢,幫他拽,拖着走,羊咩咩地叫引來不少笑呵呵的注目禮。聽說這是為了慶祝古爾邦節,他們特有的節日,裡面有一個傳說故事,那天宰牲。這節日他們要放假慶祝。

去喀什不得不提老城,素有「喀什的靈魂」之稱。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那裡有原汁原味的新疆特色。聽導遊介紹,老城有4.25平方公里,約有居民12.68萬人;有國內最大的艾提尕清真寺,香妃墓;有上百年土木、磚木結構的民居,是中國唯一以伊斯蘭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有缸子肉和烤羊肉串,有手工作坊……

還是架不住一騎紅塵笑的誘惑,急切想體驗黃沙漫漫天涯路的放恣。想領略沙漠中「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悲壯。本次去沙漠有年輕的女伴兒,先選擇去岳普湖縣達瓦昆沙漠一日游。此風景區被稱為中國沙漠風景旅遊之鄉,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上門接送的司機兼導遊,是小型客車。司機是維族漢子,高個兒,我這中國婦女得仰頭看他。地中海的頭髮,長年被紫外線曬的古銅臉,操着半生不熟的漢語。途中都熟絡了,一同前往的女孩來自三亞,那位背相機的大哥是深圳的攝影愛好者,另三位小伙子分別來自遼寧的不同城市,畢業後在本地工作。

車窗外,風景如蒙太奇,一閃是黃沙起伏,一閃又是如士兵般佇立的胡楊,有叫不上名字的樹木,枝葉曬得泛白,努力向上生長着。

老司機了,超車速度挺快,車裡播放節奏明快的維族音樂,幾個小時的車程說說笑笑中不覺得寂寞。司機介紹,該風景區南依崑崙山,東與「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相連,被譽為「喀什的後花園」!市區離景區有110公里,景區有2萬多畝達瓦昆湖泊,3萬畝布力曼沙漠,有民族風情園。

到景區將近中午,陸陸續續車輛填滿了停車位。

映入眼帘是如月牙般建築的景區門,上面用維、漢兩種文字書寫公園名稱。進入沙漠景區得有一段路,有常用那種電動小火車拉客人,有披紅掛綠的高頭大馬車,鋪着花紅柳綠的毯子,車上是紅幔帳的頂子,飄着明黃的麥穗。我們選乘的是馬車。

幾個人一前一後雇用兩輛馬車,趕車人策馬揚鞭,囑咐都坐穩啦!一聲:駕!馬車疾駛,車上播放那首著名的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看看你的臉,你的臉兒紅又圓呀,好像那蘋果到秋天……馬蹄噠噠伴着清脆的馬鈴聲,道路兩旁的樹木刷刷過,風一樣的女子在車上顛簸,一路的尖叫和笑聲。

還沒過足坐馬車的癮,到地方啦!

原木搭建的大敞篷,原木的桌子凳子,熱鬧的遊人,熱情好客的商販吆喝客人。

放眼看去,一面碧波蕩漾,有汽艇、小船泛舟湖上;另一面是廣闊無垠的茫茫大漠,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視覺衝擊力。中間是一條寬闊的沙子路猶如一條綢帶在這打個結又分開。

我的家鄉是內蒙,一直生活在城市,沒機會在草原騎馬馳騁,但見過馬匹、毛驢,活生生的駱駝第一次見過。我還是首次騎素有「沙漠之舟」之稱的駱駝。

大太陽地,一排駱駝,間隔半米左右距離,每個之間都有粗實繩子相連,像一堵牆一樣安靜,無論橫排或是豎排的,站全是站,臥都是臥。

同車來的幾位男士,已經毫不猶豫地隨着大溜兒人馬騎着駱駝消失在沙漠中。這撥兒人,我們兩位女士猶豫中也下定決心——上!駱駝主人用他們的語言吆喝,把駱駝牽到跟前。駱駝緩緩地跪下,我們騎上去,穩穩的!

駱駝背上是用鋼筋圍成的圈椅,鋪着鮮艷的毯子,用手輕輕摸一下溫暖的駝峰,扶着前面的鐵扶手,另一隻手打着遮陽傘。妥啦!

駱駝站起,晃晃悠悠如在搖籃一般。

沙丘連綿起伏,太陽一如既往熱辣,曬得你無處躲藏,男士有的用三角巾遮面,戴遮陽帽,有江湖大俠的味道。女士有的蒙一塊長紗巾,有的墨鏡、帽子一股腦全副武裝。網絡時代,拍照和視頻是必不可少啦!詩和遠方就在這裡嗎?!

喧囂過後就是寂靜。一騎駝隊行駛在沙海中,如一葉扁舟,滿目的沙漠涌動,與天相連。給人一種遼闊、壯麗而又浩渺之感,不由得心生豪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看過影視作品,那種騎駱駝的俠客,暮色中呈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剪影,美成一幀畫!當你真切地在沙漠中,那種無可言說的壯美,摻雜着一種悲涼的滋味。身處其中,感到自己的渺小。

新疆雖有雪域冰川,有神秘景色喀納斯,有花果飄香,有奇珍異景;有花鼓傳唱,有西域文化的底蘊,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無論你經過怎樣讓你心動的風景,一定要在沙漠中經過一番洗禮。茫茫沙漠,你那棵在大都市鋼筋水泥般包裹的心靈會有所觸動,你孤獨的心靈會因為在不見人煙的沙漠中,望見遠方駝隊向你走來而煥發出一種內心的歡喜。快樂竟如此簡單!

碧空如洗,駝鈴漸近,一隊「返航」的駝隊向我們「駛來」,遠遠地我們就相互雀躍。走近了,兩隊的駱駝竟也打着響鼻打招呼,大家「嗨」聲不斷,好熱情,有種經歷過了的那種親近感。

兩隊駝隊相對而過的剪影,被攝影師拍成了一幅畫。

一路的白沙漫漫,一路的熱浪滔天,一路的感慨。

大約40多分鐘的路途才到達山頂。牽駝人是一對中年男女,特有的高原紅臉膛,男人在駱駝前,頭上緊扣四角新疆帽;女人在駱駝尾,裹着一個暗格頭巾,腳下是滾熱的沙子。據說旅遊旺季一天得接待上百名遊客。

和他們聊幾句,漢語說得不利索,但能聽明白。他們和景區簽合同,駱駝都是自家的,駱駝就是家裡的一員。

我穿着長裙,打的遮陽傘蓋不住小腿,同行女孩子更是一身短打扮,時不時從背包里拿防曬噴霧往胳膊、大腿噴,嚮導就呲牙一笑,眼角菊花開放。好像在說,這麼不禁曬呢!

山頂飄揚的紅旗,那是我們目的地。

勝利到達!牽駝人拽着頭駝的繩子,吆喝幾聲。一行駱駝都乖乖聽話,前腿屈膝,後腿跪下,身體整個臥下,平穩着陸。

一片歡呼聲。踩上沙子,一股熱流湧上來,索性脫了鞋,熱得愜意!放眼望雲,碧空下纏綿的沙海蜿蜒曲折,大漠深處的沙丘之巔如水墨畫般清淡,偶爾也有幾簇綠色的沙柳,有幾枝輕描淡寫的枯矮樹樁;回頭一望,還有一彎亮晶晶的絲帶猶如給沙漠鑲了一條銀邊,那是與沙漠比鄰的達瓦昆湖;遠處,隨風飄來飆車滑沙的叫喊。

遊客自由活動。小朋友大呼小叫,成年人也挺放縱,有的手成喇叭狀高喊,有的索性躺在地上,有的站在紅旗下做出勝利的姿勢擺拍,有的趟下沙丘向沙海深入探險,變成一個焦點,導遊大聲喊:大家不要走遠嘍!

手裡抓起一把沙子,揚起來,留下沙的味道——是人在孤獨時升騰起那種依靠,是內心的一種渴望。每一粒沙都是水的前世嗎?!追逐着卻又分離,彼此把依戀藏匿;水褪去了,岸上是沙的痕跡,浪湧上來,沙還是在那裡靜靜守候。真不知道自己是屬於水還是沙?!

置身於茫茫大漠,你的弱小,你的無助,你心裡的空蕩蕩都告訴你,無論你生活得多麼優渥或是怎樣的不堪,置身於沙漠之中你不值得一提!

兜起裙子,滑沙下去,再向上卯足勁兒攀登。爽!

眼前的駱駝都有序地臥着,任憑毒辣的太陽曝曬也無怨無悔,心疼!摸一下我騎的那頭駱駝頭,它不躲閃。忽然有個新發現,駱駝都是雙眼皮,睫毛密又長。想給駱駝補充下能量,拿着瓶子在駱駝嘴幾次試探餵水,都沒成功。把水給牽駝的婦女,她嘀咕幾句聽不懂的話,把水澆在駱駝頭上。很不解!遊客中一位男士解釋,說駱駝頗能忍飢耐渴,每飲足一次水,可數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熱、乾旱的沙漠活動。它不似別的牲畜,不是隨時隨地餵吃餵喝的。

這點我也略知一二,在網上查過,駝峰能儲存七天的食物能量。但是在這種天氣,就想給它遮遮陽,犒勞一下它,有句名言:俯首甘為孺子牛。為何不把孺子牛改成吃苦耐勞的駱駝呢?思想跑遠嘍!

意猶未盡,導遊就組織下山。

下山的途中遇到騎駝上山的遊客,大家仿佛一個戰壕的戰友,做擊掌狀打招呼。

我們這批遊客男士多,跟在我身後的駱駝步伐走得急,不像其他的駱駝那樣隔開一定距離,我抬手就能摸着它的頭,喘着的粗氣噴在我腿肚上。騎駝的是位壯年漢子,他說,這駱駝年齡大了,他太重了,不如選個年輕一點的駱駝騎。我忙挺直腰身,緊緊身體想讓自己輕下來,免得我的駱駝受累!

終於到了營地。這一去一回有二個多小時,曝曬得難受,坐着也累,走到涼亭歇息。那些駱駝還在大太陽地曬着,等待下一撥遊客,不明白主人怎麼不給駱駝搭個涼棚。沒人解釋!心底升騰起一種憐愛,駱駝天生為沙漠而生,雖然做為旅遊項目,此後再也不想騎它了,心疼!

今天的午飯我就吃「沙朗刀克」。大家排隊等着。只見維族小伙的手上下翻飛,跟前如水桶一樣的鍋,邊上是一塊厚重透明的冰塊。據說,冰塊取自天山雪水流入河面結冰而成。維族小伙先用冰鏟將冰塊鏟下半碗,再加入半碗土製酸奶,倒入少許蜂蜜,將其混合攪拌後,將碗中食品像廚師顛勺一樣,高高揚起猶如一線冰川,反覆數次,然後再加入新鮮的石榴汁、紅棗汁和少許奶酪。秀的不僅是技藝!這樣一杯營養又美味的沙朗刀克就製作好了。

這是我在喀什吃得最酣暢淋漓的一頓特色午飯!

喀什的早晨應該從幾點開始呢?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早晨7:00的大街靜悄悄。灑水車灑過的街道,空氣中難得的濕潤,一切都那麼安靜,偶爾有晨練的人三三兩兩走過。喀什工作時間和內陸一樣七小時工作制,一般的事業單位夏季是早晨九點半才上班,晚上八點下班。我們看似時間晚,但晚上22點左右和我們內陸城市下午三、四點鐘,一樣明晃晃的太陽。賊亮!

起得早,看女兒睡得沉,沒有打擾她,該囑咐的提前都囑咐好了。

在踏上飛機那一刻,想到下次來喀什一定先去老城。感受穿越千年歷史的美妙;看千年不倒的胡楊,看喀納斯顏色變幻的湖水,看天山天池、五彩灘;去農家小院摘葡萄、吃哈密瓜,品嘗窩窩饢……

無論怎樣的高原風光誘惑,對新疆念念不忘的是我的女兒,是當地的老師,喀什也是我另一個家! [1]

作者簡介

高素傑,漢族,60年代生人。1987年開始創作,在省、市級報刊、雜誌發表文學作品多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