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延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慕容延釗:北宋開國元勛)
慕容延釗(913―963年),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1] 。
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將,開州刺史慕容章之子。出身將門,善於攻伐,南征北戰,戎馬一生。以軍事統帥的身份,參加後周和北宋初年統一戰爭,並立下顯赫戰功,遷山南東道節度使,拜樞密副使、檢校太尉等。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時年五十一歲,追贈中書令、河南郡王。
基本信息
本 名 | 慕容延釗 | 出生時間 | 913年 |
別 稱 | 慕容延昭 | 去世時間 | 963年 |
所處時代 | 五代→北宋 | 官 職 | 樞密副使、檢校太尉 |
出生地 | 太原 | 追 贈 | 河南郡王,中書令 |
|}
熱議話題
- 慕容延釗和趙匡胤是真的兄弟嗎 這兩君臣的關係到底好不好
- 五代末北宋初名將慕容延釗簡介 他是怎麼死的?如何評價慕容延釗?
- 北宋名將慕容延釗一生所做的5件事
- 宋朝統一天下第一戰,趙匡胤派兵討伐張文表,慕容延釗抱病出征!
人物生平
- 慕容延釗初仕後周
慕容延釗,一作慕容延昭,出身將門,父親慕容章,官至襄州馬步軍都校、兼開州刺史。慕容延釗在少年時代就以勇敢幹練聞名。後漢高祖劉知遠起兵時,郭威擔任樞密使輔助劉知遠,把慕容延釗收用在軍中。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政權,是為後周太祖。郭威稱帝後,慕容延釗被補官任西頭供奉官,歷任尚食副使、鐵騎都虞候。[2]
- 慕容延釗高平大捷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後周世宗柴榮繼位。柴榮繼位後,慕容延釗被改任為殿前都指揮使都校,兼任溪州刺史。 [3]
顯德元年(954年)三月,北漢趁郭威去世、柴榮初立之機,聯合遼國向後周大舉進攻,柴榮率兵反擊,雙方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大戰。慕容延釗擔任左先鋒,在這場敵強我弱的戰役中,衝鋒陷陣,奮力拚殺,為後周取得高平之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因功被授任為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兼任本州團練使,不久升任為殿前都虞侯、兼任睦州防禦史。[4]
- 慕容延釗從征淮南
顯德二年(955年),慕容延釗跟隨柴榮征伐南唐,改任龍捷左廂都校、沿江馬軍都部署。回到京師,仍任殿前都虞候,出京任鎮淮軍都部署。[5]
顯德五年(958年),柴榮在迎鑾江口,聞報南唐有數百艘船隻停泊在東(氵布)州,立即下令命慕容延釗與右神武統軍宋延渥前往攻擊。慕容延釗率領騎兵從陸路出發,宋延渥督領水師沿江前進,兩軍密切配合,大敗南唐水師。由於慕容延釗再次在奪取淮南十四州的戰爭中戰功卓著,淮南平定後被升任為殿前副都指揮使、兼任淮南節度。[6]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去世,其子後周恭帝柴宗訓繼位,改任慕容延釗為鎮寧軍節度,充任殿前副都點檢,又任北面行營馬步軍都虞候。[7]
- 慕容延釗社稷重臣
建隆元年(960年)正月,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謊報遼國與北漢勾結大舉南侵,要求中央政府急速派兵抵禦。宰相范質、王溥立即派趙匡胤率軍出征,慕容延釗率領先頭部隊首先出發。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篡奪後周政權,建立北宋,是為宋太祖。當時,慕容延釗正手握重兵屯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宋太祖遣使諭旨,允許他隨機處理事務。慕容延釗與韓令坤率領部隊巡治河北邊境,以鎮靜果敢聞名,北漢、遼國未敢趁北宋政權初建而輕舉妄動。宋太祖深為高興,為了表彰慕容延釗的功績,委以重任,授任他為殿前都點檢、同中書門下二品(本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因避慕容延釗的父親慕容章的名諱,故改稱為同中書門下二品)。 這樣,慕容延釗就成為北宋中央禁軍的最高統帥和權重一時的社稷重臣。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起兵反宋。五月初二日,宋太祖派遣慕容延釗與彰德軍節度使王全斌率領軍隊從東路出兵,和石守信、高懷德會合討伐李筠。不久任行營都部署,知潞州行府事。叛亂平定後,慕容延釗加官為侍中,詔令回到澶州(今河南濮陽)。[8]
- 慕容延釗平定荊湘
建隆二年(961年)春天,宋太祖為了集中兵權,罷黜慕容延釗的殿前都點檢(禁軍統帥)之職,此後此職不再授予他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軍。遷任慕容延釗為山南東道節度使、西南面兵馬都部署。 同年冬天非常寒冷,宋太祖派遣中使賜給慕容延釗貂裘、百氈帳。[9]
建隆四年(963年)正月,宋太祖決定向荊湘地區發動進攻。正月初七日,宋太祖任命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率領十州軍隊在襄陽(今湖北襄陽)會合,以討伐張文表為名,出兵湖南。正月十二日,宋太祖親臨造船務,視察建造戰船。正月二十一日,宋太祖詔令荊南徵發三千名水軍去潭州接受慕容延釗指揮。[10]
當時慕容延釗抱病在身,宋太祖詔令用轎抬着他指揮軍事。賊將汪端率部隊數千人侵擾朗州,慕容延釗將其擒獲,在市中斬首。慕容延釗與李處耘的周密布置和默契配合,於三月二十六日,攻破三江口,攻克岳州,收復朗州,一舉平定了湖南周保全和荊南高繼沖兩個割據勢力,從而使南方其它幾個割據政權直接暴露在宋軍的進攻之下,為北宋政權統一南方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荊湘平定後,慕容延釗因戰功顯赫,加官檢校太尉。[11]
去世悼念
乾德元年(963年)閏十二月乙卯日,慕容延釗因病去世,終年五十一歲。 [12]
當初,慕容延釗與宋太祖友善,顯德末年,宋太祖任殿前都點檢,慕容延釗任副都點檢;宋太祖常以兄禮待慕容延釗;宋太祖即位後,每次派遣使者慰問,還以兄稱呼他。自從慕容延釗有病,御封藥物賜給他。當聽說他慕容延釗去世,宋太祖痛哭很久。追贈中書令,追封為河南郡王 ,錄用他的子弟授予官職的有四人。[13]
人物評價
- 《宋史》:「令坤、延釗素與太祖親善,平荊、湘則南服底定,鎮常山則北邊載寧可,未嘗恃舊與功以啟嫌隙。創業君臣有過人者,類如是夫。」[14]
- 《宋史》:「延釗少以勇干聞。」[14]
- 《宋史》:「延釗與坤率所部兵按治邊境,以鎮靜聞。」[14]
史料記載
參考資料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慕容延釗,太原人。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父章,襄州馬步軍都校、領開州刺。延釗少以勇干聞。漢祖之興也,周祖為其佐命,以延釗隸帳下。周廣順初,補西頭供奉官,歷尚食副使、鐵騎都虞候。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世宗即位,為殿前散指揮使都校、領溪州刺史。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高平之戰,督左先鋒,以功授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本州團練使;遷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從征淮南,改龍捷左廂都校、沿江馬軍陪署。歸朝,復為殿前都虞候,出為鎮淮軍都部署。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顯德五年,世宗在迎鑾江口,聞吳人舟數艘泊東〈氵布〉洲,即命延釗與右神武統軍宋延渥討之。延釗以驍騎由陸進,延渥督舟師沿江繼進,大破之。淮南平,遷殿前副都指揮使、領淮南節度。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恭帝即位,改鎮寧軍節度,充殿前副都點檢,復為北面行營馬步軍都虞候。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郴筠叛,初命與王全斌由東路會兵進討,俄為行營都部署、知潞州行府事;及平,加兼侍中,詔還澶州。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是冬大寒,遣中使賜貂裘、百子氈帳。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四年春,命師南征,以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時延釗被病,詔令肩輿即戎事。賊將汪端與眾數千擾朗州,延早擒之,磔於市。荊、湘既平,加檢校太尉。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是冬,卒,年五十一。
-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初,延釗與太祖友善,顯德末,太祖任殿前都點檢,延釗為副,常兄事延釗;及即位,每遣使勞問,猶以兄呼之。洎寢疾,御封藥以賜,聞其卒,慟哭久之。贈中書令,追封河南郡王,錄其子弟授官者四人。
- ↑ 14.0 14.1 14.2 14.3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傳第十》.國學導航.2013-08-22
- ↑ 《宋史·卷一·本紀第一》.國學導航.2014-02-06
- ↑ 《續資治通鑑·卷三·宋紀三》.國學導航.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