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康海墓位於陝西武功老城(武功鎮)滸西莊村南,漆水、湋水兩交匯鳳凰嘴 [1] ,土墓冢尚存。墓誌散於牛家河村,神道碑毀於文化大革命。 康海歿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墓誌由馬理撰文,文存石佚。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稱 康海墓
地理位置 武功縣武功鎮滸西莊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級別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免費
簡介
墓誌散於牛家河村,神道碑毀於文化大革命。 康海歿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墓誌由馬理撰文,文存石佚[1] 。康海墓作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十二五」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分三期對其進行建設。2012年投資30萬元實施康海墓一期工程,硬化了墓區道路,修建了祭台、墓冢、青石圍欄等基礎設施,對墓地周邊環境進行了綠化美化,樹立狀元碑,對進一步弘揚康海精神、擴大對外影響、加快建設「武功文化旅遊名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12月,西風嘯歌大秦腔——明代狀元、秦腔鼻祖康海文化項目推介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協會議室舉行;2014年8月,隨着小說的宣傳影響和康海文化項目的實施推進,康海墓園得到了有效保護和修繕;2015年8月,中共陝西省委原書記張勃興親筆致信咸陽市委,關心支持康海誕辰540周年紀念活動;並為康海墓園題匾額2016年10月,知名學者雷濤、作家薄厚、新疆建設兵團原副司令員康克儉、中華康氏研究會會長康獻堂等一行出席在武功和西安舉行康海文化項目專題座談會;2017年9月,陝西省委原書記張勃興,文化部原副部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等出席康海墓園「散曲文化教育基地」銅牌授牌儀式;2018年10月,五集歷史文獻紀錄片《大秦腔—追風秦腔鼻祖康海》通過可行性報告,計劃2019年開拍
開發與保護
「康海為秦腔的發展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我們要讓人們了解並記住這位偉大的戲劇家,他應該成為陝西文化史上的重要符號[2] 。」長篇歷史紀實小說《翰林風雨》項目組策劃人、陝西省國際文學藝術促進會副秘書長、和諧陝西網總編輯蔣碧輝說,我們要根據這部小說投拍電視劇,同時還要建康海紀念館,把康海精神傳承下去。據了解,康海紀念館將為康海樹起巨像,恢復「康海狀元樓」,展現康海手繪秦腔臉譜131幅真跡,展演康海創作的被譽為中國著名十大戲劇之一的《中山狼》等優秀劇目和《翰林風雨》電視劇,將成為中國戲曲人尋根探源、傳承戲曲文化的聖地。據蔣碧輝介紹,「康海紀念館」項目設計由四部分組成。一是康海生平展覽館。以實物、圖文、雕塑、影視等多種形式全面反映康海傳奇而具有「戲劇性」的一生,人們在了解康海的「故事」的同時,了解中國歷史、熟悉大明歷史,特別是感受康海文學、戲曲,作為中國文化經典在其創造過程的曲折與魅力。二是康海文學藝術館。展示康海生平重要著作,主要有《武功縣誌》及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詩文集《對山文集》、雜著《納涼餘興》、《春遊余錄》等。三是康海戲曲藝術展覽館。是我國鮮見的專門為戲曲藝術建立的展館,將採用多種形式全面展示康海對秦腔戲曲藝術的創造過程和藝術成果。四是康海秦腔臉譜藝術展覽館。將展示傳為國寶的「明代康海秦腔古譜」,這套明代秦腔戲曲人物古臉譜多達131幅,「據有關專家鑑定,這些臉譜系明代康海秦腔臉譜手稿,據今已有440多年了。是中國戲曲遺存獨有的、最古老、最完整、最珍貴的戲曲臉譜。它對研究秦腔藝術的歷史源淵、發展過程和其特徵有着極其重要的價值,甚至對研究中國戲曲藝術的總體演化生成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密碼。此館將展出這套「古譜」並複製放大或做成大小不同規格的「模型」。
康海墓現狀
據陝西省國際文學藝術促進會秘書長湛藍透露,長篇歷史紀實小說《翰林風雨》出版後,陝西省國際文學藝術促進會將邀請省上有關部門與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並聯合康海誕生之地的市、縣,在康海墓前舉行拜祭儀式和小說首發式,在康海墓前立功德碑,並聯絡相關組織和個人,籌建全球康氏宗親會,為修繕墓園做準備。說起康海的墓地,蔣碧輝動情地告訴記者,去年冬天很冷的一天,他邀約太白文藝出版社編輯南陽子一行,專程趕往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在該縣宣傳部和文物旅遊局同志的陪同下,拜謁康海墓,希望以這種方式靠近康先生,聆聽和感受。可是,在經過一段狹窄的鄉村泥土路後,他被眼前的境況驚呆了。一座墳冢孤零零地佇立在一片麥田中,墳冢三面不遠處,老百姓已蓋上了新房,麥田裡稀稀拉拉長着幾棵樹,葉子已經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凜冽的西北風呼出了哨子。墳頭上的枯草隨風搖擺,在康海墳前點燃香燭後,他們用手為康海的墳冢添了新土,也在心裡埋下了一些心愿。近幾年,各地都在挖掘本地文化名人,期望藉助「文化名人」的效應提升本地的知名度,開發本地文化和旅遊資源,進而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長篇歷史紀實小說《翰林風雨》的出版,以及由此衍生的電視連續劇、康海紀念館等文化項目的陸續推出,一方面為陝西文化產業新增了一個亮點,另一方面要弘揚明代狀元康海在官場上剛正不阿,藐視權貴的秦人風範。而更重要的是要銘記其作為「秦腔鼻祖」在中國戲劇史上的特殊地位和突出貢獻。472年前,康海去世葬於家鄉西安府武功縣(今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可是「康狀元」的故事卻一直流傳着。「秦腔鼻祖」康海已被西北五省熱愛秦腔藝術的老百姓記在心裡了,康海誕生地武功的老百姓於武功鎮南關關帝財神廟內自發為其建立了「狀元堂」,而作為文化大省的陝西,康海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