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十五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州市第十五中學,系以1906年番禺學宮為址改建的番禺中學堂———廣州私立八桂中學,與廣州私立禺山中學、廣州私立嶺嶠中學、廣州私立中德中學、私立開越中學於解放後合併而成[1],1953年由市政府以數字編號命名,校址位於現今東山區中山四路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從命名到1966年,共有十二批次畢業生[2]。
校址
廣州十五中的校址原是明朝年間所建的番禺縣最高學府——番禺學宮,繼後清代道光年間擴建的書院式建築,與現今隔壁的農講所曾連成一片,曾達一萬多平方米。教室布局古香古色,石基青牆,雕樑畫棟,古樹參天鳥語花香,庭院深深。每年白蘭花開的季節,種遍校園角落的白蘭樹香飄四溢,男女生們無不歡呼雀躍,踏着青石板的林蔭校道相互追逐,搶着那落地的白蘭花……這所高質素的學校,確實是一個讀書修性的好地方。
但就是這樣一個好地方,為擴建農民運動講習所紀念新館的需要,在1969年初春節過後,幾乎在一夜之間,將該校在廣州市的建築版圖上強行拆除抹去。同時消失了的,還有鄰傍的中山四路小學。
歷史沿革
廣州市十五中由八桂、禺山、嶺嶠、開越四所私立學校合併而來。
私立八桂中學
私立八桂中學前身原為番禺公立中學堂,創辦於1904年,校址在番禺學宮(現農講所)。1915年,改為番禺私立八桂中學。該校規定非番禺本縣人士,不得充任本校教職員。至1934年衛永保任校長時,才破除這一規定,併兼招男女學生,設初、高中。高中設文科、師範科和普通科。抗戰開始後,遷校禺北竹料鄉(今白雲區竹料鎮)。廣州淪陷後,遷香港九龍,與禺山中學合辦禺山八桂聯合中學,香港淪陷後停辦。1946年,在原址復校,有初、高中共十六個班,學生七百多人。
私立禺山中學
私立禺山中學前身原為宋嘉定年間所創立的禺山書院。1903年,廢除書院制,改辦為番禺官立高等小學堂。1909年,改辦為番禺官立初級師範學堂。1912年,改為番禺縣立師範學校。1927年,改為番禺旅市師範學校。1929年,增設中學部,辦為完全中學。1932年,番禺縣政府撤出廣州市區,遷往新造鄉(今新造鎮),番禺旅市師範學校(今位於番禺區的廣州市禺山高級中學前身)亦遷出廣州市區,以原址改設私立禺山中學(即現市文化局地址)。至1936年,全校初、高中共有學生一千三百多人,為廣州市內規模較大的中學之一。廣州淪陷後,與八桂中學在香港合辦禺山八桂聯合中學。抗戰勝利後,遷回原校址復校。有初、高中學生六百多人。解放後與嶺嶠、中德、八桂等校合併,改為市立第十五中學。
私立嶺嶠中學
原為嶺嶠小學,創辦於1919年,校址在惠愛東路雅荷塘(現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北部)。1926年,改為私立嶺嶠女子中學,只招初中女生。1930年,增設圖、工、樂、體專修科班。1932年,兼收男女生,增設附屬小學及幼兒園,改校名為私立嶺嶠中學。廣州淪陷後,停辦。抗戰勝利後,在原址復校,有初中學生二百多人。
私立中德中學
私立中德中學創辦於清末,為德國教會巴陵會所設立,原為德文專修科,亦屬方言學堂的性質。地址在上芳村。歐戰期間,校務停頓。後改由中、德兩國教會合辦,校務漸有進展,遷校於多寶路。1925年,改為私立中德中學,設初中、高中及德文專修科。
該校對教學要求頗嚴,特別重視理、化及德文。德文不及格者,不得升級。學生高中畢業,可免試直升上海同濟大學或德國柏林大學。
1927年,收回由中國教會辦理。由於該校只教德文,學生來源受限制,故學校規模不大,全校只有九個班。
歷任校長為麥靈生、何永浩、潘尹、邢俠忠等人。
廣州淪陷時,遷校澳門。抗戰勝利後,遷回廣州,在文德路復校,後遷二沙頭,假頤養園為校舍,校長為趙君直。有初、高中各三個班。
私立開越中學
私立開越中學創辦於1946年
大搬遷
1969年為擴建農民運動講習所紀念新館的需要,在初春節過後,幾乎在一夜之間,將該校在廣州市的建築版圖上強行拆除抹去,十五中與十四中合併,師生及一切教學設備搬遷到十四中。
四十三年前沒有搬家公司,全校師生一起學習「南泥灣精神」,男生每人肩抬一條長坐椅,男女生二人同抬一張長書台,較為大件的辦公用品、教學用具、物理課化學課用的實驗儀器等等,則全部用人力大板車三輪車又推又拉。從德政北路十五中學校西正門口,轉行走出中山四路經中山五路再到起義路158號的廣州市第十四中學(即今廣東華僑中學,當時起義路叫維新路)。整支過千人的搬遷隊伍浩浩蕩蕩一路走來,也算是壯觀。同學們一天來回好幾次,連續數天,硬是把整間學校所有的東西,搬遷壓縮到了只有原校面積三分之一的市教師進修學院。
參考文獻
- ↑ 幼兒園等級、分類方式,公私立區別是什麼|科普 ,搜狐,2018-01-12
- ↑ 中學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發展 ,豆丁網,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