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東省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佛山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首批國 家級高新區之一,是佛山市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主要引擎,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主體園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科技部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園區、廣東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珠江西岸裝備製造產業創新基地。現實行「市統籌、區建設、齊分享」的管理體制和「一區五園、統一規劃、分園管理、創新服務」的管理模式,園區管理面積為470.72平方公里,下轄禪城園、南海園、順德園、高明園、三水園。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1億元,工業總產值4434億元,同比上升8.20%,營業收入5215億元,同比上升17.16%。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最 新通報顯示,佛山高新區全國綜合排名提升至第25位;在第八屆先進制造業大會發布的《中國先進制造業發展指數》評價中,佛山高新區位列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區第 13位。
區位優勢明顯
佛山高新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圈層,境內鐵路、公路、航空、水運高度集成,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1小時車程可抵達廣州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和廣州南沙港等珠三角交通樞紐;2小時車程可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珠海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等五個國際機場和廣州黃埔港、廣州南沙港、佛山三山港、深圳港等四個國際物流港口;佛山西站聯通大西南、東南亞地區,廣深港高鐵80分鐘直達香港西九龍。
產業基礎雄厚
佛山高新區發展以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為主,以「智能化」「高端化」為導向,重點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以及電子核心、生物醫藥與健康、生產性服務業三大特色產業發展,聚焦「硬科技」方向,積極發展機器人[1]、增材製造、新能源汽車、氫能源、工業互聯網[2]等新產業新業態,構建高新區「兩化一硬」高質量發展的「3+3+X」產業體系。匯聚製造業企業超過一萬家,成為全市先進制造業核心引擎,先進制造業占全市的50%。擁有本土成長起來的世界五百強企業2家、境外世界500強投資企業63家、中國民營百強企業4家、上市與新三板掛牌企業93家、高新技術企業2931家。
創新資源密集
佛山高新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指引,緊扣打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決策部署,突出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與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共建佛山桃園先進制造研究院,積極推動中科院電工所電氣專業重點實驗室項目選址落戶。大力建設季華實驗室和仙湖實驗室兩個省級實驗室,專注於先進制造科學與技術領域,主攻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領域,形成先進制造和新能源雙輪並驅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體系。全力實施高新技術「研發—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支撐的「百千萬」創新空間優化工程,打造「百畝佛山創新燈塔社區」「千畝產業加速器」「萬畝產業園」高端創新載體。園區內擁有國 家級孵化器24個、科技部備案的眾創空間15個、國 家級研發機構37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6家、博士後科研站59個、院士工作站43個,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和高地。
樞紐作用顯著
佛山高新區緊抓國家「一帶一路」等歷史性機遇,全面推進區域開放合作,初步形成了以廣佛、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為基礎、全球國際合作為外延的開放發展格局。作為粵桂黔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的核心區,積極推進高鐵沿線13城市的雙向開放合作,與貴陽、南寧、柳州、肇慶、營口、常德、延安、雙鴨山等高新區締結為友好高新區。與西藏林芝、湖南郴州經開區建立共建幫扶合作關係,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以全球視野謀劃和統籌配置優勢資源,與境外創新資源密集地區建立穩定合作關係,與海內外各大高等院校及機構合作,布局打造了10個海外創新平台,建設滑鐵盧大學技術轉移佛山創新中心,設立佛山高新區硅谷、洛杉磯、波士頓、溫哥華、慕尼黑、新加坡代表處,與深圳清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合作共建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商務聯絡處,探索建立離境孵化器和跨境加速器,吸引國際要素資源走進來,推動實體經濟「走出去」。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佛山高新區堅持產業與科技共生、創新與時代共舞,不斷提升創新承載力、驅動力和影響力,做實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急所」,為廣東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撐。
參考文獻
- ↑ 機器人領域十大核心技術 未來人類社會要靠「它們」了!,搜狐,2019-01-14
- ↑ 工業互聯網到底是啥?看完這篇就都懂了!,搜狐,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