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一賦驚天下(范銀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幽蘭一賦驚天下》是中國當代作家范銀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幽蘭一賦驚天下
一踏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中文廟,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讓人心曠神怡。你會不自覺地追隨這香氣一路前行,來到文廟西廡,一尊高 2米,長7.6米的《幽蘭賦》石碑躍然於眼前,讓你驚嘆不已。答案就在眼前。
認真一看此碑,來頭還不小。由唐代詩人韓伯庸撰文,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黃庭堅手書,清代能工巧匠雕刻而成。全文附後,雅俗共賞。其文章、書法、雕刻堪稱「三絕」。從文章上看,全文分為上闋和下闋,上闋主要寫蘭花長在雜草叢中,與眾草為伍。「盤根眾草之旁,雖無人而鑑賞,且得地而含芳」。默默無聞,孤芳自賞。下闋寫孔夫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蘭草,並發出了「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的感嘆!於是「橫琴寫操」,並「傳之至今」。鄭文公以蘭花作為愛情信物向宮女求婚,屈原也讚美蘭花。「騷人之意何深,間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從此,蘭花境遇發生改變,被「移根於上苑」。整篇文章寫的是蘭花,而實際上則是描述孔子的懷才不遇和境遇的變遷。從書法上看,工匠技藝之精湛。把黃庭堅書法的虛筆全部刻得栩栩如生。難能可貴的是:文中有個最大的「之」字,其最後一筆是刻在兩塊碑之間,但一般的人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石碑的「三絕」之最當屬黃庭堅的書法。《幽蘭賦》全文383個字,字字都有手掌大小,書法龍吟虎嘯,氣韻橫生。是五十多歲的黃庭堅第一次被貶後,奉召回京時的手跡,其筆調跌宕開闊,沉着剛勁,奔放壯美,章法連綿。是黃庭堅平生少有的上乘之作,表現了他受冤平反後的複雜心情。以及對於蘭花品格的無限嚮往。《幽蘭賦》里的19個「之」字,每一個的寫法都各不相同,韻味無窮。整個石碑的文章、書法、雕刻令人拍案叫絕。而它的命運則更是曲折離奇,耐人尋味。
1974年,一位農民神色匆匆跑到文管所找到時任所長楊祖塏,急切地報告到:住在城西的一個農戶家裡灶房牆上的泥巴掉了,隱約露出了很多漂亮的文字,他猜測那堵牆很可能是一塊石碑。得到消息的楊祖塏迫不及待地前去查看,當他將剩餘的泥巴輕輕剝掉後,一下子驚呆了,眼下正是自己苦苦尋找多年一直未見蹤影的、彌足珍貴的黃庭堅書法,七塊石板連成一體恰好是失蹤了多年的《幽蘭賦》。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深知石碑價值的楊祖塏當場提出收藏這些石碑,並承諾出資替這位農民新修一個豬圈,以及廚房的一堵牆作為補償。質樸的農民毫不遲疑,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就這樣,價值連成的《幽蘭賦》石碑在淪落為豬圈與廚房擋板二十多年後被搶救回來,重見天日。
楊老考證後發現:《幽蘭賦》石碑與清代咸豐年間的資中人李福州有着極深的淵源。李福州早年經商,依靠自己熬糖的出色手藝,很快成為本地八大富戶之一。儘管他讀書不多,卻天資聰慧,發達後附庸風雅,不惜重金購買名人字畫,裝點家宅。當買到黃庭堅所書的《幽蘭賦》拓本後,愛不釋手。便派專人去長江三峽開採了巫峽石,用船隻經由沱江運回資中,又從成都高薪聘請了能工巧匠,將《幽蘭賦》鐫刻在了七塊大小均等的巫峽石上。李福州去世後家道中落,窮困潦倒的後人,將字畫珍玩散失殆盡。《幽蘭賦》碑也被隨意拋棄,新中國成立後,在土地改革時期,每塊都超過一頓重的這些石碑被分配給了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絲毫不了解石碑價值的這位農民居然將它們砌成了灶房和豬圈的隔板。此後二十多年間,《幽蘭賦》碑銷聲匿跡,陰差陽錯地免遭了破壞,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現在想起來,當時的那位農民真是「大愚若智」呀!
這組《幽蘭賦》石碑經過多次搬遷,最後陳列於文廟西廡,,經文物專家鑑定,現在屬於國家二級文物,被博物館奉為「鎮館之寶」。2009年7月,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記者專程到資中文廟,當他們聽說該石碑的離奇故事後,驚嘆不已。當即決定拍成紀錄片,為建國六十周年獻禮!該節目於當年十月五日在中央十台播出。全國知名文廟幾十座,唯有資中文廟與山東曲阜文廟同時播放,其意義和影響不言而喻。《幽蘭賦》也從此天下聞名。
附:《幽蘭賦》全文
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吐秀喬林之下,盤根眾草之旁,雖無人而見賞,且得地而含芳。於是嫩葉旁開,浮香外襲,既生成而有分,何掇採之莫及,入握稱美,未遭時主之恩,納佩為華,空載騷人之什,光陰向晚,歲月將終。芬芳十步之內,繁華九畹之中,亂群峰兮上下,雜百卉兮橫叢。況荏苒於光陰,將衰敗於秋風,豈不處地稍幽,受氣仍別,蕭艾之新苗漸長,桃李之舊蹊將絕,空牽戲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來人,尋芳春而採折。既生幽逕,且任榮枯,冪輕煙而蔥翠,帶淑氣而紛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見知之久無。及夫日往月來,時占歲覩,遇逹人之回盻,披荒榛而見取,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至今,入夢為征,燕姞聞之於前,古生雖失處,用乃有因,枝條嫩而既麗,光色發而猶新,雖見辭於下土,幸因遇於仁人。則知夫,生理未衰,採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氣流而自遠,芊眠茂宛,靡迤秋坂,紉而為佩,騷人之意何深,間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薄秋風而香盈十步,汎皓露則花飛三田,豈眾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即征之而見寄,混(音)移根於上苑。
唐韓伯庸幽蘭賦
吏部員外郎臣黃庭堅奉敕敬書於績熙殿中[1]
作者簡介
范銀芳,四川資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