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帝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帝雉 學名:Syrmaticus mikado 別名:台灣帝雉、黑長尾雉,台灣珍貴稀有動物。是所有台灣特有種鳥類中體形最大、羽色高貴因而選為「國鳥」。雄鳥體黑色:圍眼部裸出,血紅色;胸部青 紫色,背以下各羽藍色有白色橫紋,尾黑色有極清楚之白色橫斑。雌鳥頭和頸橄褐色,頭頂及後頸帶紅色,並有黑斑,其他各羽紅褐色而黑色 斑點雜出,尾羽栗色有顯著之黑色橫斑。棲息於中央山脈二、○○○至三、○○○公尺森林下層之濃密矮竹叢中,膽小怕人,很稀少。[1]

生態解析

人稱帝雉為「迷霧中的王者」,因為牠們都喜歡在迷霧瀰漫、天候不佳光線昏暗的時候出沒。公帝雉與公藍腹鷴頗為相似,體長70~86公分,乍看都有藍色金屬光澤的羽毛,唯帝雉全身羽毛均為藍黑色,只有尾巴有白色橫帶紋,腳部為暗灰色。母帝雉與母藍腹鷴也長得很像,體長45~60公分,身體為褐色、黑色、土色為色調,尾巴有黑色橫斑,腳部為暗灰色。[2]

每年4至8月間,正值黑長尾雉求偶繁殖季節,當黑長尾雉成對活動時,雄鳥彷彿護花使者般環顧四周,緩緩地跟隨雌鳥,讓雌鳥安心覓食。若碰上危險或發現入侵對象,雄鳥會挺胸昂首、快速搧動雙翅並發出急促的警戒聲嚇阻敵人。[3]

如何辨認帝雉與藍腹鷴

紅色腳藍腹鷴,黑色腳是帝雉。藍腹鷴頭上有一搓白白的毛,帝雉沒有。尾巴全白色的羽毛是藍腹鷴,零星的白色橫帶紋是帝雉。

復育

目前帝雉與台灣藍腹鷴,同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世界近危的特有鳥類。1986年台灣玉山初估只有5600隻左右,經過30多年保育,目前山上有1萬隻以上的帝雉,且尚未受到人為干擾,多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最高曾見於3850公尺附近,是台灣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4]

影片

by YouTube 公視《台灣特有種》微視界HD版 Episode#7 帝雉
by YouTube 塔塔加遇見台灣帝雉-黑長尾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