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履 |
履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lǚ,釋義可作名詞,是鞋的意思;亦可作動詞,登位,實行,開始擔任職務等意思。《詩·魏風·葛屨》等均有記載。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履
拼音; lǚ
注音; ㄌㄩˇ
部首; 屍
五筆86&98; NTTT
鄭碼; XMKR
基本信息
漢字:履
詞語:履踐
成語:步履蹣跚、如履薄冰、削足適履
部首信息
部首:屍
部首筆畫:3
總筆畫:15
康熙字典筆畫(履:15;)
編碼信息
五筆86:NTTT
五筆98:NTTT
倉頡:SHOE
四角號碼:77247
UniCode:U+5C65
規範漢字編號:3312
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屍復(shifu)
[ 漢字部件構造 ]:屍彳日夂
[ 筆順讀寫 ]:橫折,橫,撇,撇,撇,豎,撇,橫,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履 lǚ
鞋:西裝革履。削足適履。鄭人買履。
踐踩,走過:履歷(a.個人的經歷;b.記載履歷的文件)。履任。履險如夷(走在險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處險境而不畏懼,又喻安全地度過險境)。如履薄冰(身臨其境)。
步伐:步履維艱。
執行,實行:履行。履約。
〔履帶〕在拖拉機、坦克車等的車輪上圍繞的鋼質鏈帶。
指領土:"賜我先君履"。
詳細解釋
履 lǚ
【動】
(會意。小篆字,從屍,即人;從彳(chì),表示與行走有關。履在戰國以前一般只作動詞用。一般用"屨"稱鞋子。用"鞋"是唐以後的事了。本義:踐踏。
同本義〖treadon〗
履霜,履虎尾。--《易·坤》
可以履霜。--《詩·魏風·葛屨》
履蒯席。--《禮記·玉藻》
(袁可立)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長城。--明 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
地履其黃。--清·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足之所履。--《莊子·養生主》
又如:履危(蹈踐高危之處);履畝(勘查田畝);履虎尾(踩踏虎尾);履跡(踏着前人的足跡);履霜(踩踏霜地。比喻由眼下跡象而警戒未來);涉水如履平地;履冰(行於冰上);履冰狐(踏冰而過的狐狸);履坦(行於坦途);履虛(行於虛空之中);履薄行走(於薄冰上)
穿鞋〖puton〗
自履藤鞋收石蜜。--唐·李賀《南園》
登位〖ascendthethrone〗
履其位而不履其事。--《禮記·表記》
履至尊。--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履任(到任,就任);履位(就位)
經歷某種景況〖experience〗。如:履炭(比喻經歷艱難);履運(遭逢時運)
實行〖fulfill〗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禮記》
又如:履善(行善);履蹈(實行);履中(實行中庸之道);履謙(行謙讓之德);履經(行邪道)
躬行〖keeppersonally〗。
如:履仁(躬行仁道);履方(躬行正道);履正(躬行正道);履忠(躬行忠誠之道);履約(躬行簡約)。
開始擔任職務〖assume〗
將履新任。--清·張廷玉《明史》
又如:履任(上任,就職);履端(開頭)。
《楊吉德周易講座》釋義:履,《周易》履卦卦辭,喻恃強犯險。 履 lǚ
【名】
鞋〖shoes〗
履,足所依也。--《說文》。按,古曰舄,曰屨,漢以後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訓踐。轉注為所以踐之具也。
絲作之者謂之履。--《方言四》
脫履戶外。--《列子·黃帝》
衣敝履空。--《漢書·鮑宣傳》
不辨衣履。--清·周容《芋老人傳》
躡絲履。--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衣履天下。--《史記·貨殖列傳》
孺子,下取履。--《史記·留侯世家》
鄭人有欲買履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脫絲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帶(鞋和衣帶);履組(鞋帶);履靸(指鞋)
足〖foot〗 頓履隨疏節,低鬟逐上聲。--庾信《和詠舞》
領土,疆土〖territory〗 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於河。--《左傳·僖公四年》
履帶
lǚdài
〖caterpillartread;caterpilarbelt〗∶履帶式車輛在其上行進的環形鏈帶。
履帶車
〖shoesandbelt〗∶鞋和衣帶。
履踐。
lǚjiàn
〖perform;fulfil;carryout〗履行實踐。
履歷
lǚlì
〖antecedent;biographicdata;personaldetails〗∶包括個人經歷的資料的簡要說明。
〖career〗∶〖人生或國家的〗歷程;職業,尤其指公職、一般職業或商業的生涯。
履歷片。
lǚlìpiàn
〖curriculumvitae(c.v)〗填寫個人經歷的卡片。
履舄交錯。
lǚxì-jiāocuò
〖manymanyguestsandlivelyatmosphere〗履:單底鞋;舄:復底鞋。古人席地而坐,脫鞋入室,各種鞋雜亂地放在一起。形容人來人往,穿梭而行的狀況。
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史記·滑稽列傳》
亦稱"履舄往來"。
履險如夷。
lǚxiǎn-rúyí
〖crossadangerouspassaseasilyaswalkingonlevelground-handleacrisiswithoutdifficulty〗走險路如趟平地。比喻遇險不驚、臨危不懼。
履行。
lǚxíng
〖perform;fulfill;implement〗實行職責。
履行契約。
履行職責。
履約
lǚyuē
〖honoranagreement;keepapromise;keepanappointment〗∶履行約定的事;踐約。
〖practisethrift〗∶實行節約。
居儉履約。
〖keepone'sstipulationsofanagreement〗∶遵守規約。
清明履約,率禮無違。
字源演變
會意字。《說文》:"履,足所依也。從屍,從彳,從夂,舟象履形。一曰屍聲。凡履之屬皆從履。,古文履從頁,從足。"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曰舄,曰屨,漢以後曰履,今曰鞵(即鞋)。此字(指履字)本訓踐,轉注為所以踐之具也。《詩·生民》:'履帝武敏。' 《方言》:'絲作之者謂之履。'《莊子·讓王》:'履杖藜而應門。'"段玉裁注:"履、依疊韻。古曰屨,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鞋。名之隨時不同者也。引申之訓踐,如'君子所履'者是也。"履字已見於甲骨文,從人從止從舟省(應是鞋之象形),眉聲。西周金文中共三見,一從頁從舟,眉聲;二從頁從舟,不從眉聲;三從彳從止從人,眉聲。從頁與從人同,從止從彳,示與行路有關;舟,像鞋或象徵鞋。戰國楚簡中的履字也不從眉聲,只從頁從止從舟。《說文》履字古文形體繼承楚簡履字形體寫法。《說文》小篆履字形體從屍從彳從舟從止,從屍也許是從""形之訛變,也許是從眉形之省訛。睡虎地秦墓竹簡從屍從彳從止從自,"自"形當是舟字之訛變。從西漢初年開始,履字所從舟旁與止旁連在一起訛變為與"復"字相近,為東漢碑文和居延漢簡中的履字形體所繼承,楷書形體直接由此演變而來。但至東漢晚期熹平石經中的履字作,仍然可以看出從舟。履字隸變前之結構不是從復,從復是從舟、從止之訛變。履字之本義是踐踏,是動詞,不是名詞鞋之義。履字從甲骨文、西周金文,一直到春秋戰國文獻皆用為動詞踐踏等義,只是到了秦漢文獻才用為名詞鞋之義。《詩·小雅·大東》:"君子所履,小人所視。"此"履"字用為"行"義。
漢語字典解釋
[①][lǚ]
[《廣韻》力幾切,上旨,來。]
⑴鞋。
⑵穿(鞋)。
⑶踩踏。
⑷行走。
⑸臨,至。
⑹謂經歷某種景況。
⑺踐履所及,指國家的疆界。
⑻執行;實行。
⑼踏勘。
⑽行為;品行。
⑾福祿。
⑿禮。
⒀敬辭。猶言起居。多用於書信。
⒁六十四卦之一。兌下乾上。
⒂鬼神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寅集上】【屍部】 履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2
〔古文〕《廣韻》力幾切《集韻》《韻會》兩幾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足所依也。本作,今作履。《爾雅·釋言》履,禮也。《注》禮可以履行也。《釋名》履,飾足以為禮也。《字書》草曰屝,麻曰屨,皮曰履,黃帝臣於則造。
又踐也。《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齊風》履我卽兮。《注》躡我之跡,而相就也。
又《左傳·僖四年》賜我先君履。《注》謂所踐履之界也。
又以履加足亦曰履。《史記·留侯世家》良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又祿也。《詩·周南》福履綏之。《注》履,祿。綏,安也。
又姓,見《姓苑》。
說文解字
【卷八】【履部】履
足所依也。從屍從彳從夊,舟象履形。一曰屍聲。凡履之屬皆從履。,古文履從頁從足。良止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履) 足所依也。依疉韻。古曰屨。今曰。古曰。今曰鞵。名之隨時不同者也。引伸之訓踐。如君子所是也。又引伸之訓祿。詩福綏之。毛傳曰。、祿也。又引伸之訓禮。序卦傳、詩長發傳是也。禮為疉韻。祿為雙聲。從屍。服者也。從彳夊。夊楚危切。彳夊皆行也。從舟。象形。合四字會意。良止切。按良止、誤也。當依篇、韻力幾切。十五部。一曰屍聲。別一說也。凡之屬皆從。
古文。從頁。從足。重首。故從頁。
相關詞語
安履 ·跋履 ·跋履山川 ·抱香履 ·稟履 ·步履 ·操履 ·草履蟲 ·襯履 ·承星履草 ·穿角履 ·賜履 ·麤履 ·蹴履 ·翠履 ·戴履 ·戴霜履冰 ·戴天履地
相關成語
安常履順 ·跋履山川 ·不衫不履 ·步履蹣跚 ·步履維艱 ·步雪履穿 ·承星履草 ·戴清履濁 ·戴霜履冰 ·戴天履地 ·戴玄履黃 ·戴圓履方 ·蹈仁履義 ·登鋒履刃 ·登高履危 ·分香賣履 ·葛屨履霜 ·孤履危行·臨深履薄
音韻參考
[ 上古音 ]:脂部來母,liei
[ 廣 韻 ]:力幾切,上5旨,lǐ,止開三上脂A來
[ 平水韻 ]:上聲四紙
[ 唐 音 ]:*lǐ
[ 國 語 ]:lǚ
[ 粵 語 ]:lei5leoi5
[ 閩南語 ]:li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