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內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寒濕內盛 |
寒濕困脾證是指寒濕內盛,阻困中陽所表現的證候。多因飲食不節,嗜食生冷,或淋雨涉水,居處潮濕以致內濕素盛等因素引起。
臨床表現
腹脹問疼痛,泛惡欲吐,納呆,口淡不渴,便溏,頭身困重,面色晦黃,或面目肌膚發黃,色晦暗如煙熏或肢體浮腫,小便短少。或婦女白帶量多。舌淡胖苔白膩白滑,脈濡緩。
病機分析
過食生冷,寒濕內侵,脾陽受困,運化失司,故腹部脹問疼痛,納呆;胃失和降則泛惡欲吐;寒濕為陰邪,陰不耗津,故口談不渴;濕注腸中,則便溏;脾主肌肉,濕性重着,故頭身困重;濕阻氣滯,氣血運行不暢,不能外榮肌膚,故面色不榮;脾為寒濕所困,陽氣不宣,膽汁外溢,故面目肌膚發黃,黃色晦暗如煙熏;寒濕阻遏陽氣,不能溫化水濕,泛溢肌表,故肢體浮腫;膀胱氣化不利,則小便短少;寒濕內盛則舌淡胖苔白膩或白滑,脈象濡緩。
診斷鑑別
區分寒濕困脾證與脾陽虛證。兩者皆有脾失健運,寒象以及濕阻的表現,但側重點不同。寒濕困脾證屬於寒濕內侵,中陽受困,屬實證,病程短,苔白膩或白滑,脈儒緩;脾陽虛證是陽虛失運,寒濕內生,屬虛證,病程長,苔白滑,脈沉遲。
辨證注意點
①病程短,一般為新病;
②素無脾氣虛證;
③寒濕之症明顯,侵犯及脾,使脾的運化功能受到影響。
自我感覺
口中黏膩,不思飲食,口淡不渴,上腹胃脘部脹悶,體倦乏力。
自我觀察
大便溏薄,小便不暢利,舌質淡胖,舌苔白膩帶滑, 脈濡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