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韋有夏郎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寄韋有夏郎中》 | |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2]
詩詞原文
《寄韋有夏郎中》
省郎憂病士,書信有柴胡。
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親知天畔少,藥味峽中無。
歸楫生衣臥,春鷗洗翅呼。
猶聞上急水,早作取平途。
萬里皇華使,為僚記腐儒。
詩詞注釋
黃鶴編在大曆元年夔州詩內。潘淳曰:顏魯公《東方朔碑》陰有朝城主簿韋有夏,殆斯人耶? 省郎憂病士,書信有柴胡。飲子頻通汗①,懷君想報珠②。親知天畔少③,藥餌峽中無④。歸揖生衣臥,春鷗洗翅呼。猶聞上急水,早作取平塗。萬里皇華使⑤,為僚記腐儒⑥。
(上四謝令來書,中四臥峽思歸,下則待韋於夔州也。王洙曰:蜀本產藥,峽俗信禱祠而不服藥;故藥味常少。《杜臆》:揖生水衣,而猶臥波,乃春鷗洗翅,音欲呼我去矣。兩句自為照應。急水,謂峽江。平塗,謂夔州。皇華指韋,腐儒自謂,為僚,同為省郎也。) ①古人稱湯藥為飲子。孫真人有甘露飲子,此詩指柴胡飲子也。柴胡性能發汗。②王融詩:"懷君首如疾。"《四愁詩》:"何以報之明月珠。"③謝脁詩:"浩蕩別親知。"④師氏曰:夔峽間多險阻,唯州中稍平。公詩云:"林中才有地,峽外更無天。"⑤《詩》:"皇皇者華。"注:"君遣使臣也。
"⑥《左傳》:"同官為僚。"師氏注:仇池翁雲:沈佺期《回波詞》:"姓名雖蒙齒錄,袍笏未服牙緋。"少陵以仗子對懷君,亦齒錄、牙緋之比也。又《古今詩話》雲:古之文章,自應律度,未嘗以音韻為主。自沈約增崇韻學之後,詩家體制漸多,始有理對、假對、雙聲疊韻之類。如"自朱邪之狼狽,致赤子之流離",赤對朱,邪對子,狼狽、流離乃獸名對鳥名也。-----------仇兆鰲《杜詩詳註》-----------
名人評論
魯迅對杜甫的評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曾經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記》等名作參與發動「五四」文化革命之魯迅,到三十年代,巋然成為眾望所歸之革命文學導師,晚年與友人討論中國文學史,以為中古之陶潛、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詩人,繼而又說:「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魯迅晚年在政治上己與胡適分道揚鑣,惟此評論杜甫之寥寥數語,仍然與胡適笙磐同音。他還曾經說過:「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3]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4]「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5]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