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粉線(黃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家鄉的粉線》是中國當代作家楊福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鄉的粉線
想念家鄉的「粉線」。
粉線與海南粉當屬一個系列,之所以稱「線」,應該是很細的意思吧。粉線的模樣與福建的「米線」長得差不多,但做法和吃法截然不同。
每一次回到海邊的老家,有三種小吃我必吃無疑:鹼水糕,血腸,還有一個就是粉線。
家鄉的粉線與島內其他地方的海南粉異曲同工,配料卻不太一樣,以酸鹹味為主,一碗米粉可配上10多種佐料,比如牛肉乾、豬肉粒、酸菜、花生、豬腸片、小蝦仁、海螺肉、辣椒、醋等等。
粉線和海南粉一樣,有「干吃」和「濕吃」之分,湯汁較海南粉略稀,如若吃的動作慢了點,攪拌多了,粉底的湯汁就會變稀。所以,這粉線你得趁熱吃。很多人就喜歡干吃,不用燙粉,直接將湯汁淋在粉線上,吃到碗底也不會出水。
家鄉的粉線攤點太多了,味道也各具特色。但我還是對鎮上市場裡那一攤粉線情有獨鍾。
每一次,我都是帶着一種期待,無論雨天晴天,走過那條石板街,到市場裡,躋身熙來攘往的人群,在一位阿婆的小攤位前要二塊鹼水糕,澆上一點濃濃的甜甜的黑糖漿,再來一份豬血腸,端在手裡,然後在各種各樣小吃的攤子間和擦身而過的人中挪動腳步,來到這個在印記里味道特別好的粉線攤前。
小小的攤子,地板潮濕潮濕,幾張小矮桌配一些小板凳,卻常常是坐滿了人,還有人站着蹲着吃的。
一個依然穿着邊襟漁婦上衣,髮結中插着髮簪的中年婦人,手腳麻利地燙粉,接着一溜抓一點十幾個盆里的配料丟進粉里,澆上熱熱的湯汁,再加一點辣椒醬。白白的粉線,被這些配料弄成五彩顏色,看着就讓人垂涎。
來吃粉線的人一個接一個,有時一下來三五個坐着站着的都有。婦人忙而不亂,加在粉里的配料一個不少,細細白白的粉線在她手裡一抓,份量剛好。放配料的架子下,好幾個竹筐里盛放滿滿的已經燙熟了備用的又細又軟的粉線。
就着香噴噴的味道,耳朵里充斥着熟悉好聽的鄉音,食慾大開。罷了,有時忍不住再來一碗,而後一碗螺湯清清腸胃,算是得到了滿足。有時只要一碗,為的是能同時慢慢享用鹼水糕和豬血腸,那個時候,只恨自己胃口大肚子卻太小了,只能讓饞蟲躲起來,下一次再來品味。
海南粉是海南人的愛,不僅因為香味,還因了那個獨特的氛圍。我已經好些年沒吃過家鄉的粉線了,時不時的會想起那些白細嬌柔的粉線,味道就如那個漁港小鎮,厚道淳樸,這味道,何嘗不是思鄉的情緒。 [1]
作者簡介
楊福果,女,筆名阿果果、酒心;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