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德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德斯,E.Edward Anders (1926~ ),美國隕石學家和宇宙化學家。1926年6月21日生於拉脫維亞,1946~1949年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1954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1954~1962年先後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任教。1962年後為教授。1961~1969年任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空間研究所顧問,並任該局月樣初步研究隊隊員 還曾任美國地球化學學會理事(1967~1970),國際隕石學會副理事長(1970~1973)等職。[1]

簡介

安德斯長期從事隕石、月球和行星的組成、年齡和成因的研究工作,是50年代以來這個領域最活躍、最有成就的研究者之一。他提出了有關隕石學和宇宙化學方面的一些重要概念,如隕石來源於小行星規模的母體,一些球粒隕石中某些元素族豐度的變化,這些球粒隕石是在冷卻太陽星雲中通過吸積作用形成的,以及某些隕石中豐富的有機化合物是在太陽星雲中通過非生物反應形成的等。由於他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就,1959年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克利夫蘭獎,1971年獲美國科學院史密斯獎,1973年獲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優秀科學成就獎,1974年獲隕石學會倫納德獎。

安德斯(A n d e r s F l o d s t r o m)是瑞典皇家工學院(KTH)院長,也是個球迷。他總愛拿足球比賽來比喻自己的生活,從最前沿的物理研究,到學校「最高長官」,他形容自己的轉型就如足球場上的鬥士,年輕時在綠茵場一線作戰,過了運動員生命期,轉而做教練,但無論是做運動員還是教練都要盡最大努力。

十多年校長經歷,他都在努力實踐着自己所欣賞的品質:「我最喜歡的學生,是能夠盡心盡力的學生。」

面對這個步伐似乎已經有點沉重的校長,很難想象他除了擔任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還同時是該大學成立的同名公司(KTH)的董事會主席,同時控股一家隸屬於該大學的風險投資公司。校長、企業家、投資者這三個身份,在安德斯眼裡,是完全不同的,而又目標一致——努力將大學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場,實現產業化。

KTH公司正是基於市場需要而為該大學成立的。作為KTH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安德斯每年要組織3~4次董事會,緊密跟蹤和監督公司進程。雖然公司運作由CEO具體執行,但他首先要選擇最合適的CEO,並且在公司運作中監督對KTH的品牌維護,不能讓公司做出有損KTH學院聲譽的行為。公司的所有項目轉化,都必須對教學和科研有益處。而在KTH學院控股51%的風險投資公司里,安德斯必須要慎重地選擇投資項目。

安德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大學只能做科研與教學,公司則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推向市場。KTH學院還成立了好幾個小公司。「一些項目在做大後就完全可以向公司化轉變。」安德斯說,他之所以能同時扮演好這些不同的角色,也正是與這種產業化機制有關,「表面不同,實際是一致的。這是一種聯合機制,能夠將大學的科研成果更好地轉化到產業中。」

近年來,皇家工學院、隆德大學、林雪平大學都成立了大學的企業控股集團、風險投資公司、工業基金會及有關企業共同成立的種子基金公司等,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風險資本市場。

因此,安德斯提出:「必須建立一個提高產業能力的結構,以提高國家創造新方法和新產品的能力,進而提高創建新公司的能力。」這種發展只能通過大學、產業部門、基礎設施、環境、社會發展等各方面通力合作來實現。

「我還在想購買一所中學,培養並向瑞典皇家工學院輸送數學等方面的專才。」安德斯直言不諱地說,目前大學裡頂尖人才有限,希望能夠通過辦這種專才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形成人才培養「一條龍」。

瑞典是個高福利國家。安德斯擔憂的是,高福利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政府用於每所大學以及大學用於每個學生的投資都差不多,這種「平均主義」的做法,「我覺得並不是很有利,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般工程師。」在這一點上,安德斯贊同中國的做法,對不同大學有不同的資金投入。安德斯很認同企業家的一個觀點:「大學不是領導者,而是跟隨者,只有企業盈利了,大學才能獲利。因此,大學必須與企業合作,了解它們的需求。」

創新需求

「未來新產品的發展趨勢將不一定要改變產品,而是改變人們對產品的看法,或者說消費觀念,產品實際上仍然是『舊』的產品。」

安德斯認為,新產品的開發,技術創新將不再占主導地位。公司新品開發,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降低研發成本。因此,兼顧成本低、產品新、技術佳的最佳方式不是技術創新,而是改變設計和功能。

「未來技術創新的作用將不到50%,雖然一定程度仍然需要技術創新,但大部分將依靠理念創新等其他創新形式,如商業創新、設計創新等。」整個歐洲的潮流也是越來越看重設計,大家都在討論,培養未來的工程師將是培養設計師。

安德斯也在學校里增開了多門設計課程。當記者問及,這與目前中國國內對技術創新的重視是否有矛盾時,安德斯解釋道,目前中國仍然會把技術創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因為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新科技公司不斷湧現,對相關工程師的需求量也就很大。

他以宜家為例說道,宜家依靠的只是一種技術,即如何分解家具。而實際如何分解,最重要的是創新的思想,而不是割切技術。儘管創新已經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讓安德斯擔心的是,在創造新價值的同時,並不會產生新的崗位。很多公司還在不斷通過創新手段降低人力資本,減少就業崗位。瑞典有20家大的跨國公司占全國GDP的80%,可以說國家經濟非常依賴於這些跨國公司。

因此,安德斯期望的是,能夠有新公司不斷湧現,而不是僅僅依賴於那20個已有的大型跨國公司。

基礎科學與團隊精神

安德斯已經有了很強烈的中國情結,他一邊向記者講述着中國,一邊闡述了他的一套治學理念。

安德斯經常鼓勵中青年投入基礎科學研究,他也認為,基礎科學研究是中國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基礎科學研究應該有廣闊的範圍,而基礎科學研究也必須和社會需求掛鈎,在科研和工業發展這一點上找到好的平衡點,這是今天的科學家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他還建議中國大學增設更多基礎研究項目,鼓勵學生直接參與到研究實踐中去。

安德斯一再強調,創新的先決條件是存在創新「種子」的技術研究,這種創新「種子」只有在學術界和行業公司之間的互相影響中才會成長。在這種互相影響中,學界可以預想出客戶和客戶需求,這樣,就可以把客戶需求與研究人員的能力相聯繫,使雙方可以互相溝通,並促使所設想的客戶需求概念與技術創新相結合。

「我們需要着重強調基礎學科,重視那些處於基礎自然科學和應用型學科之間的技術科學學科。」安德斯不斷跟記者強調。安德斯指出,在科研中,中國學生的最大不足是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歐洲學生的習慣是項目工作、團隊合作和實體工作;而中、印兩國的學生都強調個體學習,不習慣小組討論等集體學習方式。中國學生一般需要至少一年來習慣這種氛圍。

從1984年起,瑞典皇家工學院同中國大專院校進行的合作漸次頻繁。2002年初,安德斯就把2003年定為皇家工學院「中國年」。「學校有300名中國碩士,100名博士,10名中國教授,我們學院都快成為『中國學院』了。」安德斯幽默地說。

檔案

●1944年出生

●1970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學工程學院獲得理科學士學位。1975年獲得博士學位

●1985年,成為瑞典皇家工學院材料物理學教授

●1988~1991年,擔任瑞典皇家工學院工程學院院長

●1999年,就任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

●還曾擔任瑞典知識基金會首席行政官、瑞典工程科學研究委員會秘書長以及瑞典林雪平大學校長

視頻

安德斯 相關視頻

隕石和流星有什麼區別?科學家:我只說一遍
隕石坑裡為啥沒隕石都怪這些隕石太自信把自己給撞沒了

參考文獻

  1. 科學日曆:歷史上的本周,新浪網,200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