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於1991年7月,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高新區,是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設立
園區由新建區和政策區兩部分組成,其中新建區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太原高新區周邊毗鄰山西大學等多所高等學府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國輻射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具有科研人才密集、科技實力雄厚的優勢。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園區環境設施日臻完善,為企業發展配套的支撐服務體系功能齊全。
定位
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太原高新區已經成為太原市率先發展的先導區,成為山西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新之路。太原高新區堅持對外開放影響日趨擴大,與世界上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和聯繫,以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中國青年留學人員創業基地、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基地為平台。
區位
太原高新區地處山西省會太原,山西資源豐富,除煤炭外,金屬礦產資源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都非常豐富,主要有鐵、鋁、土、錳鐵、銅、鋁鋅、耐火粘土、熔劑石灰岩、白雲岩、花崗岩等,這些資源為科學技術和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促進了特種鋼、磁材、棕剛玉、建材、特種耐火材料、納米材料、銅、鋁鎂合金等產業的發展,加之能源充足,使太原市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擁有門類齊全,協調發展的工業體系和一大批大型國有企業,軍工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在薄壁焊接、精密鑄造、深孔加工、高精度機械加工、電子裝備等領域更具有技術優勢,是投資者降低成本、走高度專業化發展道路的最佳途徑。
交通
近幾年來,京太、大運、晉焦及環城過境高速公路的建成,濱河公園。一橋兩路、長風大街的竣工,數十條街道的拓寬,綠化和改造。810、21、807、39等數十條公交線路的通過,使太原高新區交通便利。
產業
初步形成了以電子裝備與信息產業園、新材料園、E-製造園、數碼港為載體,以電子信息與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等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格局。2006年,實現科工貿總收入600億元、工業總產值52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186億元、利稅49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國家級高新區的位次大幅前移。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中國政府網,2020-07-13
- ↑ 從北方到南國,國家級高新區詮釋科技轉化「中國模式」,搜狐,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