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多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多義

來自 網絡網 的圖片

多義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的詞叫多義詞。多義詞是一詞多義,幾個意義之間往往有聯繫。多義詞是"單義詞"的對稱。多義詞是具有幾個此不同而又相互關聯的意義的詞,這些意義是同屬一個本義(基本意義)的轉義引申派生衍生意義。

人們在社會生產發展中要反映日趨複雜的客觀現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詞來表示相關的其他事物, 使新舊詞義並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多義詞 [1]

外文名稱 Polysemy

對稱 單義詞

研究專書 《古今詞義辨析詞典》

定義

多義詞大多是一些和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常用詞,以動詞與形容詞居多,以單音詞居多。多義詞在使用時,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個意義。多義詞在比擬、比喻、借代等修辭中,因其"多義"的特點,可以收到良好的表達效果。

意義間沒有關聯時,只能認作是同音詞的一種,如表示顏色的"白"(白的花)和表示徒勞的"白"(白費力)就是兩個同音詞。

區分

有的詞有幾個互相聯繫的意義,是多義詞。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義,叫基本義;有的是從基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有的是通過用基本義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來的意義,叫比喻義。在使用時,在一定的語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個意義。如:

單音詞:

基本義--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

如"大海、東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義--大的

如"你真是海量!"。

比喻義--比喻連成一大片的很多同類事物

如,"人海茫茫,你讓我到哪裡去找他?""這裡已是一片火海。"

雙音詞:

1、算賬:基本義--計算賬目。如,"你別打擾他,他正在算賬呢。"

引申義--吃虧或失敗後與人較量,如,"好了,這回算你贏,下回我再跟你算賬!"

2、包袱:基本義--用布包起來的包兒。如,"把你的包袱拿好。"

比喻義--比喻某種負擔。如。"你不要有思想包袱。"

3、黃色:基本義--黃的顏色。如,她穿着黃色的上衣。

引申義--象徵腐化墮落,特指色情。如,不要看黃色錄像。

4、水分:基本義--物體內所含的水。如,植物是靠它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

比喻義--比喻某一情況中夾雜的不真實的成分。如,他說的話里有很大的水分。

多音詞:

1、開小差:基本義--軍人私自脫離隊伍逃跑。如,他當兵沒多久就開小差了。

比喻義--比喻思想不集中。如,用心聽講,思想就不會開小差。

區分原則

經濟性原則

大量的多義詞滿足了語言的經濟性原則--以有限的詞反映無限的客觀事物,但是也給我們理解和使用語言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下邊舉三組例子,試着根據上下文。推斷一下加點的多義詞的含義。

(1)千丈,不是很高嗎?可還不足以形容海的深。

這課書很深,不太容易理解。

這塊布顏色太深,做夏天衣服不合適。

(2)他已經走遠了,趕不上了。

把牲口趕到外邊去。

他在百忙之中趕寫了這篇文章。

(3)凳子不結實了,拿個釘子釘一釘吧。

辦點事真不容易,到處碰釘子。

學習多義詞,要了解它有哪些意義,不同的意義經常和哪些詞相搭配,閱讀時,可以根據上下文來推斷用的是哪個意義;寫作時,要注意所用的多義詞是否準確地表達了自己所要說的意思。

辨析方法

多義詞往往與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雙關"等結合考查;有時也和病句,如"表意不明"等結合考查;有時也和同義詞結合在一起考查。在古文閱讀中,設題者既考查實詞中的一詞多義,也考查虛詞中的一詞多義。辨析多義詞,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摺疊從現象辨析 例如,(1)他這個人不難求,太好說話了。(2)他這個人太好說大話了。

不難判斷,(1)中的"好"讀上聲,是"易於、便於"的意思。(2)中的"好"讀去聲,是"喜歡、愛好"的意思。

摺疊從詞義辨析 例如,(1)山上到處是盛開的杜鵑。(2)樹林裡傳來了杜鵑的叫聲。

其中,(1)中的"杜鵑"指的是"杜鵑花",而(2)中的"杜鵑"指的是"杜鵑鳥"。

從詞性辨析

例如,(1)他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大會。(2)他是代表小李來參加大會的。

顯然,(1)中的"代表"是名詞,(2)中的"代表"是動詞。

從語境辨析

例如,(1)把電視關上,我們要學習文件。(2)大家注意,下午要拿學習文件來。

從語境中看出,(1)中的"學習文件"是指從事的某項活動;(2)中的"學習文件",則是要拿的東西,而不是進行的活動。

從搭配辨析

例如,(1)我們要學先進,趕先進。(2)他正在趕蒼蠅。(3)他在百忙之中趕寫了這篇文章。

其中,(1)中的"趕"與"先進(人)"搭配,是"追"的意思;(2)中的"趕"與"蒼蠅(昆蟲)" 搭配,是"驅逐" 的意思;(3)中的"趕"與"文章(涉及的任務)"搭配,是"加快行動,使不誤時間" 的意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