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圍動脈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圍動脈瘤
周圍動脈瘤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peripheral aneurysm

就診科室 :外科

發病部位 :股動脈和膕動脈

常見病因 :動脈硬化、動脈損傷、破裂

感染、多發性大動脈炎、白塞病等

先天性動脈中層缺陷、醫源性
常見症狀 :搏動性包塊、局部疼痛、肢體腫脹等

動脈瘤是由於動脈壁病變或損傷,形成的局限性膨出或梭型擴張性病變。以搏動性包塊為主要症狀,可以發生在動脈系統的任何部位。周圍動脈瘤是指主動脈以外的動脈區域發生的動脈瘤,以股動脈和膕動脈處最為常見。 [1]

病因

周圍動脈瘤
原圖鏈接

動脈硬化

多發生於老年人,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發生退行性變,難以承受壓力而引起,一般多為真性動脈瘤。

損傷

動脈損傷、破裂後於局部形成血腫,並與動脈管腔相通,後被周圍纖維結締組織包裹,形成假性動脈瘤。某些部位的慢性摩擦、擠壓,也可導致動脈瘤。

感染

膿毒症、細菌性心內膜炎或結核時,細菌可經血液循環侵襲、破壞動脈壁,形成動脈瘤;梅毒螺旋體感染可使動脈壁中層變性、破壞,發生動脈瘤,現已少見。感染所致者,多為假性動脈瘤。

動脈炎性疾病

多發性大動脈炎、白塞病等,導致動脈發生非細菌性炎症,從而形成動脈瘤,多見於青年人。

先天性動脈中層缺陷

Marfan綜合徵和Ehlers-Danlos綜合徵,前者與膠原代謝缺陷、後者與膠原形成異常有關;多見於青年人,且伴有各自較為特殊的臨床表現。

醫源性

血管轉流術後的吻合口由於感染,縫線脫落、張力降低等,可導致吻合口假性動脈瘤。動脈穿刺或行腔內治療後,局部可形成穿刺點假性動脈瘤。 [2]

臨床表現

周圍動脈瘤
原圖鏈接

局部搏動性包塊

動脈瘤典型的表現為搏動性包塊,表面光滑,可伴震顫及雜音等,壓迫病變近端動脈,可使包塊縮小、張力降低,震顫及雜音減弱。

局部疼痛

隨動脈瘤逐漸擴大,局部可出現脹痛或跳痛,突然出現的疼痛或疼痛突然加重,可能是動脈瘤急性擴張,或是破裂的先兆。

壓迫症狀

動脈瘤由於其占位效應,可壓迫周圍神經、靜脈及器官等,產生相應症狀。隨動脈瘤的部位、受壓結構不同,症狀各異。壓迫神經可引起感覺、運動障礙;壓迫靜脈可導致回流障礙,產生肢體腫脹。

栓塞症狀

動脈瘤瘤腔內的附壁血栓、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可導致遠端動脈栓塞,急性缺血。症狀隨栓子大小及栓塞部位不同而異,可發生遠端肢體疼痛、蒼白、發涼、麻木、感覺、運動障礙及肢端壞疽等。下肢動脈瘤中,以膕動脈瘤對肢體的威脅性最大。

破裂症狀

由於壓力作用,動脈瘤不斷擴大,最終可發生破裂、出血,嚴重時可發生休克,危及生命。 [3]

檢查

一般檢查

對懷疑感染性或炎症性動脈瘤者,血液化驗如血常規、血培養、血沉、CRP等,可能會對診斷提供幫助。對於老年患者,應全面評估患者的心、肺、肝、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

影像檢查

(1)[[彩色多普勒超聲 為無創檢查方法,可區別動脈瘤與鄰近其他腫物,並初步了解動脈瘤大小、部位等情況。

(2)CTA或MRA 為臨床診斷的首選方法,以CTA更為常用,可明確動脈瘤部位、大小、腔內附壁血栓及鄰近器官受累情況。

(3)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為血管檢查的標準方法,可顯示動脈瘤大小、部位及側支循環情況;但無法區分附壁血栓,可能低估動脈瘤的大小。 [4]

診斷

周圍動脈瘤部位表淺,根據血管走行區域搏動性包塊,一般不難做出診斷。結合彩超、CTA、MRA或DSA等可明確診斷。但需注意周圍動脈瘤有可能多發,下肢動脈瘤可能雙側發病或合併主動脈瘤,應詳細檢查,以免漏診。

做出動脈瘤的診斷後,應注意尋找可能的病因,因為這會對治療方案的選擇產生影響。如創傷後局部搏動性包塊,提示為創傷後假性動脈瘤可能;發生在感染性心內膜炎急性期,或就診前存在較長時間發熱者,應警惕感染性動脈瘤可能;長期低熱、盜汗、關節疼痛等應警惕免疫相關性,反覆口腔、外陰潰瘍等,應警惕白塞病。 [5]

治療

周圍動脈瘤一經確診,應根據其病因、部位、大小、附壁血栓等情況,綜合分析後制定治療方案。部分風險較低的患者可密切隨訪,觀察變化,余需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式有:

動脈瘤切除與動脈重建術

原則上應行動脈瘤切除、動脈重建。動脈重建方法包括:動脈端-端吻合術;人工血管或自體大隱靜脈間置術;動脈瘤結紮、曠置,解剖外旁路術;假性動脈瘤如破口較小,可行補片修補術;或注射凝血酶將假性動脈瘤轉換為血腫,並逐步吸收。

動脈瘤腔內修復術

為微創治療方法,於瘤腔內植入覆膜支架,並錨定於兩端正常動脈壁,從而隔絕動脈瘤並重建血供。具有創傷小、療效確切、恢復快等優點,但須嚴格掌握適應證。 [6]

參考來源

  • 吳慶華,陳忠.   複雜的周圍動脈瘤的外科治療. 《 心肺血管病雜誌 》 , 1996  
  • 賈振忠,劉志強,王愛亮等.   周圍動脈瘤外科治療5例. 《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 , 2004  
  • 劉春香,王乃宏,李玉亮.   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治療周圍動脈瘤16例. 《 CNKI 》 , 2009  
  • 葉建榮,童一砂,符偉國等.   118例周圍動脈瘤外科治療經驗. 《 CNKI 》 , 1992  
  • 聶中林,高涌,余朝文等.  0 周圍動脈瘤的外科和介入治療. 《 CNKI;WanFang 》 , 2008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