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後所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後所鎮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地處富源縣北部,東接貴州省盤縣平關鎮柏果鎮斷江鎮,南連中安鎮,西鄰霑益縣播樂鄉,北抵宣威市羊場鎮,距縣城14.7千米。總面積43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後所鎮有戶籍人口73614人。

元朝時期,屬羅山縣平夷鄉民安里,2001年7月,撤鄉設鎮。截至2020年6月,後所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迤後所社區。

截至2019年末,後所鎮有工業企業36個,規模以上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1]

歷史沿革

元朝時期,屬羅山縣平夷鄉民安里。

明朝時期,為平夷衛後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後,分屬平縣、霑益州宣威州。

民國時期,沿襲。

1952年,屬清溪區。

1958年,設立後所、慶雲、小沖公社。

1961年,設後所區。

1964年,宣威縣業土依、白龍洞劃歸後所區。

1970年4月,區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區。

1987年10月,撤區設鄉。

2001年7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1961年,轄3公社、43大隊。

2011年末,後所鎮轄迤後所居民委員會1個,外後所、老牛場、洗洋塘、阿迤諾、楊家墳、雙諾、卡泥、小沖、法回、慶雲、栗樹坪、岩上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9個居民小組、8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後所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迤後所社區、法凹村、慶雲村、栗樹坪村、小沖村、卡泥村、雙諾村、楊家墳村、外後所村、老牛場村、阿依諾村、岩上村。 鎮人民政府駐迤後所社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後所鎮地處富源縣北部,東接貴州省盤縣平關鎮、柏果鎮、斷江鎮,南連中安鎮,西鄰霑益縣播樂鄉,北抵宣威市羊場鎮,距縣城14.7千米。 總面積4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後所鎮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分為山地、峽谷。境內最高峰老黑山主峰光山位於法凹村,海拔2737米;最低點加竹小河位於卡泥村民委員會加竹村,海拔1909米。

氣候

後所鎮多年平均氣溫13.40℃。1月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6℃(1980年1月2日);7月平均氣溫26℃,極端最高氣溫39℃(1964年7月16日)。最低月氣溫-6℃(1964年1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200天,無霜期年平均235天,最長達270天,最短為2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15小時,年總輻射118.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0天(一般為2月3日~11月26日)。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182天,最多達198天(1999年),最少為121天(2009年)。極端年最大降雨量1660毫米(1999年),極端年最少降雨量475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後所鎮主要河道有二級河嘉河1條,長32.6千米;級河順場小河,栗樹坪小河、外後所小河3條,總長15.6千米;四級河楊家墳小河、阿迤諾小河、外後所小河,總長18.5千米。河流總長度66.7千米,河網密度0.15千米平方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嘉河,從外後所至卡泥流經境內法凹、慶雲、迤後所、老牛場、小沖等村,長32.6千米。主要支流有順場小河、外後所小河、栗樹坪小河、楊家墳小河等。

自然災害

後所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災、澇災、低溫、霜凍、雷擊等。澇災十年一遇,主要發生在5~8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3年7月19日栗樹坪村民委員會,單點暴雨集中,造成死亡7人,車輛損毀12輛,受災面積達1.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達900萬元。

自然資源

後所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有煤、鐵、銅、金、鋅等。其中煤已探明儲量1.7億噸。已經開發的有30礦31對井,礦區面積220平方千米,可采量2億噸,年產量300萬噸。其他自然資源有發凹、渾水塘、高岩子等6個集體林場,主要分布在發回、老牛場、洗洋塘等村民委員會,總面積16萬畝。

人口

2011年末,後所鎮轄區總人口7.2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1萬人,城鎮化率20.9%。另有流動人口1.12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73萬人,占51.6%;女性3.5萬人,占48.4%;14歲以下1.69萬人,占23.4%;15~64歲5.11萬人,占70.7%:65歲以上4255人,占5.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44萬人,占89.1%有彝、回、白、傣等28個少數民族,共7924人,占10.9%。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彝1個民族,達7656人,占少數民族人口96.7%。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6.5‰。

截至2017年末,後所鎮常住人口69507人。

截至2019年末,後所鎮有戶籍人口73614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財政總收入2.7億元,比上年增長45.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98萬元,比上年增長2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51.8萬元,增值稅2524萬元,企業所得稅25.6萬元,個人所得稅536.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21%、12.31%、11.26%11.52%。人均財政收入373元,比上年增長20.6%。農民人均純收入5334元。

截至2019年末,後所鎮有工業企業36個,規模以上企業7個,有營業面積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後所鎮有耕地面積5.27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洋芋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1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魔芋、洋芋、蠶桑蔬菜等。2011年,烤煙種植面積3310畝,產量475萬噸魔芋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1961噸;蠶桑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270噸;蔬菜種植面積0.95萬畝,產量0.9萬噸,主要品種有蘿蔔、白菜、辣椒等,其中蘿蔔1888噸,白菜1876噸,辣椒1200噸。

後所鎮畜牧業以飼養大河烏豬、山羊、肉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8萬頭,年末存欄8.5萬頭;羊飼養量8.9萬隻,年末存欄4.7萬隻;牛飼養量1.9頭,年末存欄1.35萬頭;家禽飼養量35.2萬羽,上市家禽22.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57萬噸,其中豬肉1.39萬噸,牛肉743噸,羊肉750噸,禽蛋267噸;畜牧業總產值2.02億元。

截至2011年末,後所鎮累計造林29.1萬畝,其中防護林20.3萬畝,經濟林0.8萬畝;竹林2.8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2萬株,林木覆蓋率29.5%,活立木蓄積量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950畝,產量2000噸,主要品種有梨、蘋果、桃,其中梨900噸,蘋果600噸,桃500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6台。

工業

後所鎮形成以煤炭工業為主,磚、石、砂等建材業並存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原煤、洗精煤、磚廠等產業集群。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7.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5%。煤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92.5%。

2011年,後所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5家,職工1.24萬人;年原煤289萬噸,洗精煤42萬噸,實現產值1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商貿

2011年末,後所鎮有商業網點847個,職工186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98億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

金融業

2011年,後所鎮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62億元,比上年增長8.26%。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8億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後所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97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33所,在校生86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4440人,專任教師2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1%。主要學校有後所第一中學、後所第二中學。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後所鎮有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8個。各類科技人才502人,其中專業人才286人,經營管理人才58人技能人才51人,農村實用人才117人。

社會事業

2011年末,後所鎮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文化站1個,圖書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農家書屋13個,藏書7.6萬冊;還有文化廣場等娛樂設施。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68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後所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衛生所13個;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127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46萬人次。2011年,農村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6.59萬人,參合率99.8%;孕產婦死亡率30/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3.1‰、10.6‰、6.6‰。

社會保障

2011年,後所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38戶,人數1023人,支出148.34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長1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86戶,人數3920人,支出32.14萬元,比上年增長53%,月人均82元,比上年增長26.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7人,支出6.2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9人,支出18.28萬元比上年增長8.5%;農村醫療救助275人,支出94.3萬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臨時救濟479戶,支出34.4萬元,比上年增長26%。

後所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20人,緊急轉移安置6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65畝,倒塌房屋6間,直接經濟損失960萬元,救災支出165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0人,接收無軍籍職工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4.28萬元,比上年增長15%。新增就業人員300人,有6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全年共幫助15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13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59萬元,比上年增加228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83萬元,比上年增加1600元。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9%。參加城鎮基本五大保險1020人,比上年末增加36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4785人,年滿60周歲已享受人數6068人,參保率83.9%。[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後所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220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4萬件。後所鎮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2個,固定電話用戶108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8%;移動電話用戶3.4萬人,普及率51,2%。網絡實現全覆蓋。

能源

2011年,後所鎮有煤炭企業75家,生產煤289萬噸。

給排水

2011年,後所鎮鎮區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生產能力3000噸/日,集鎮居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

供電

2011年末,後所鎮鎮區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8150千伏安,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9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5%。供電合格率99.6%。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後所鎮鎮區有綠化面積1.35平方千米,綠化覆蓋率0.03%。

交通運輸

2011年,後所鎮有客運站1個,客運車輛52輛,年客運量7.5萬人次,貨運總量415萬噸。

2011年末,後所鎮鎮區道路總長5.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5.15平方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後所鎮因鎮人民政府駐迤後所村而得名。

地方特產

後所鎮名優特農產品有鐵翅踩缸菜;綠色環保農產品有雙諾洋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