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安街道位於富源縣境北部,地處東經103°56',北緯25°,是縣委、政府機關駐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與貴州平關為鄰;西與霑益縣白水鎮相連;南依墨紅鎮、大河鎮;北抵後所鎮,歷為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地,古有滇黔鎖鑰之稱。土地總面積495.0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6.5平方公里。[1]
概況
中安鎮位於富源縣境北部,地處東經103°56',北緯25°,是縣委、政府機關駐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與貴州平關為鄰;西與霑益縣白水鎮相連;南依墨紅鎮、大河鎮;北抵 後所鎮,歷為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地,古有滇黔鎖鑰之稱。土地總面積495.0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6.5平方公里。2208鐵路線,320國道線從境內穿過,曲勝高速公路、富法、富墨、富興、牛板公路在鎮內相互交織,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網絡。境內有森林、煤炭、鐵、黃金、石灰石等。
全鎮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7個村民委員會,182個自然村,14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3962戶,其中農業人口25284戶;總人口131910人,其中農業人口91811人,占總人口的69.6%;非農業人口40099人,占總人口的30.4%;少數民族人口6326人,占總人口的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66人;有耕地3706.1公頃,人均占有耕地406.67平方米,境內最高海拔2650米,最低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3.9℃,≥10℃的活動積溫4068.9℃,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無霜期235~241天,日照時間1980小時。[2]
經濟發展=
2010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24838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660萬元,農林牧漁總產值40453.5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40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02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70元,同比分別增長9.7%、46.15%、13%、59%、8.3%、15.3%。
農業生產
採取科技防災、科技減災措施,糧煙生產抗大旱奪豐收,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3860公頃,實現產量4203.32萬千克,產量同比增長8.95%;種植烤煙1154公頃、收購煙葉251.82萬千克、實現產值3835.11萬元,產值同比增長11.84%。全年種植魔芋288公頃,實現產量6477.4噸,實現產值2800萬元;在城郊建立333.33公頃旱地蔬菜基地1個,種植蔬菜1400公頃,在壁板坡村引導農民種植大蒜4公頃,實現產值3500萬元;完成當歸、釀酒用葛根等藥材種植43.33公頃,鞏固水產養殖340公頃,新建回隆、海坪魔芋加工廠2個農業企業。寨子口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區農業綜合開發思路日益明晰,農業引資項目233.33公頃藍莓和66.67公頃食用玫瑰種植初具規模,雲南瑞升煙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的666.67公頃有機循環農業項目上報立項,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構架初具雛形;扶持發展的富源聚農 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日益壯大,研發生產的「七彩天香」系列產品遠銷西南五省市,核桃產業發展空間得到拓展。[3]
城鎮建設
抓住地處縣城的區位優勢,着力實施「建設縣城、服務縣城、經營縣城」的城鎮化戰略,全力支持縣城鳴鳳路和縣一中、縣職中擴建改造,拆遷安置居民557戶,拆遷房屋610間,面積3.34萬平方米;自主開發的金牛小區完成投資3500萬元,小區主街道、地下停車場、一期工程商貿樓已經完工,曲靖交通集團富源高快客運站建設基礎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已啟動;投入資金170萬元建設的王家屯大牲畜交易市場已投入使用;勝境關景區搬遷安置群眾110戶;大龍潭、白家灣、東門、大柳樹等縣城拆遷安置小區建設初具規模。2004年新增農村住宅面積3.87萬平方米,新增縣城街道500米。
農田水利
2004年,全鎮完成農田水利建設工程179件,總投入812萬元,其中群眾投資120萬元,投勞78.5萬個,開挖土石方66萬立方米,維修小塘壩2件,建設人畜飲水工程20件,安裝管道2.09萬米,完成小流域治理13平方公里,坡改梯975畝,治理河道9.6公里,改善灌溉面積6200畝,改造中低產田地30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平方公里,解決和改善了5369人、1685頭大牲畜的飲水問題。
扶貧攻堅
2010年發放農資綜合補貼528.8萬元、家電下鄉補貼176.3萬元、農機下鄉補貼150.1萬元、退耕還林補貼312萬元、水庫移民補貼228.4萬元、民居地震安居工程補貼209萬元。為3896戶11522人發放農村低保和失地少地農民生活困難補助876.73萬元,為3598人發放城市低保金491.22萬元,185名院內外五保戶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410人獲各類優撫定期補助158.32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績突出,82376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社會保險工作目標全面完成,44916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醫療、失業、生育、養老等保險實現全覆蓋。就業和再就業順利推進,全年開發公益性崗位63個,新增就業人員46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城鎮困難職工「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全年協調發放小額信貸510萬元,絕對貧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分別由年初的4320人、7367人減少到年末的2423人、6010人。全面落實教育「兩免一補」政策,為7071名農村貧困生髮放生活補助金868.7萬元,為1727名低保殘疾家庭貧困生髮放生活救助金38.79萬元。[4]
勞務輸出
2004年,全鎮累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11萬人,其中輸出國外11人,省外1008人,縣外5100人,縣內企業轉移4984人,實現經濟收入4000萬元。
交通郵政及通信
2004年,投入資金108.8萬元,新修通村公路84.8公里,惠及15個村(居)委會38個自然村3646戶1.43萬人,實現了所有自然村通公路的目標。安裝鐵通程控電話860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遍及所有村(居)委會。郵電事業健康發展。
農技推廣
專用型玉米良種推廣2.45萬畝、旱作生物多樣性優化種植技術1.05萬畝、脫毒馬鈴薯及加工型品種推廣1200畝,馬鈴薯雙壟高產栽培技術推廣600畝,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7000畝,土壤配方及施肥專用肥推廣1萬畝,魔芋種植1129畝,拋擺秧推廣960畝,千畝包穀雜交樣板7塊8100畝。
畜林果菜
畜牧產業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完成22個村(居)委會畜牧獸醫室建設,建立牛羊養殖協會2個,新建20頭以上大河烏豬養殖戶1戶,50頭以上規模戶1戶,新建廈格養羊示範村1個,回隆養牛示範村得到鞏固。全年肉類總產達9617噸,大牲畜出欄4632頭,生豬出欄9.16萬頭,山綿羊出欄1.77萬隻,家禽出欄14.4萬(羽),畜牧業總產值達7609萬元。林業生產共計完成珠防工程造林3000畝,補植補造珠防工程造林9200畝,封山育林6700畝,補造退耕還林8100畝。建150畝的花卉苗圃基地1個,培育造林苗木450萬株。栽植果樹新品種80畝,乾果1500畝。山地蔬菜種植6000畝,樣板蔬菜種植500畝。
科教文衛
全鎮有在職中小學、 幼兒園公辦(含特崗42人)教職工902人,離退休153人,有代課教師72人,有代工23人,保衛7人。有初級中學2所,66個教學班,在校生4504人,有職成教1所,5個教學班,在校生274人,其中綠證班117人;有村級完小23所,村以下教學校點29個,其中一師一校9校,在校小學生13295人;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100人,有學前班學生1180人;有民辦學校8所,在校小學生958人,在園幼兒學前班學生1585人。[5]
鄉鎮企業
2004年底,全鎮擁有鄉鎮 企業2399戶,從業人員1.21萬人,私營企業396戶,從業人員4176人,個體工商戶2003戶,從業人員7929人。鄉鎮企業總收入10.36億元,比上年增1.18%;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3.43億元,比上年增1.6%;完成鄉鎮企業稅金1557萬元,比上年增1.11%;生產煤矸石、頁岩磚3200萬塊,比上年增1.02%。生產原煤33萬噸,焦煤26萬噸,白雲石3萬噸,全年實現安全生產。
財貿金融稅收:全鎮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33.2萬元,比上年增長5%;完成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198.1萬元,比上年增10%,農村存款餘額達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貸款餘額達36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相關視頻
富源縣中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