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的天才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吉卜力的天才們》是日本動畫製作人、吉卜力「掌舵人」鈴木敏夫的代表作。
日本有個工作室叫吉卜力,誕生了兩位天才大師——宮崎駿和高畑勛。但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兩位天才的背後有一位策劃師——鈴木敏夫,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吉卜力。
從《風之谷》《龍貓》《千與千尋》等經典,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等備受矚目的新作,《吉卜力的天才們》 講述了吉卜力每部作品背後的故事。從創意的萌發,到創意實現途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到吉卜力作為一家公司遇到的機遇和挑戰,再到宮崎駿與高畑勛的友誼,鈴木敏夫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了吉卜力一路走來的歷程,分享天才們之所以為天才的秘密。
【首度來襲!一本乾貨滿滿的「吉卜力教科書」】
夠好看:吉卜力官方授権書封龍貓形象 + 18幅全彩電影海報,精裝典藏
夠権威:吉卜力「掌舵人」鈴木敏夫以內行視角,講述吉卜力成功背後的故事
夠全面:從《風之谷》《龍貓》《千與千尋》等經典,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等備受矚目的新作,本書講述吉卜力30餘年曆程,揭開19部電影的幕後故事,解密宮崎駿、高畑勛兩位天才的誕生
夠珍貴 :重磅收錄吉卜力三巨頭近萬字唯一一次歷史性對談
【有熱愛,才可愛!吉卜力粉絲不容錯過的一本書,獻給所有在動畫陪伴下長大的人】
(看完這本書)應該就能對吉卜力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我也算是盡到了自己的義務。——鈴木敏夫
對於我們這些只能看到電影的人來說,這本書展現了吉卜力的另一面,會讓人更加喜歡吉卜力!——日亞讀者
鈴木敏夫講述高畑勛和宮崎駿兩位天才的歷史,也是吉卜力的歷史……這怎麼可能不有趣呢!簡直是令人捧腹的搞笑。鈴木敏夫在後記中說寫這本書是出於義務,我真的想說:「謝謝你的講述!」——Bookmeter讀者
【解密「天才們」的思考,寫給每個有志於內容與創意工作的人】
我出版過兩本關于吉卜力的書,但這本有所不同,呈現了兩位天才的思維模式。——鈴木敏夫
創意始於半徑三米內的瞬間,創作是日復一日的難關——看宮崎駿和高畑勛如何從日常突圍,造夢無限!
作者簡介
鈴木敏夫,吉卜力工作室董事長兼製片人。1948 年生於日本名古屋市。從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加入德間書店,任職於《Animage》編輯部。1984 年因《風之谷》進入電影界,與宮崎駿、高畑勛共同推出了《天空之城》《龍貓》《螢火蟲之墓》《千與千尋》等一系列聞名於世的動畫電影作品,1989 年後專職為吉卜力工作室工作。
書評
天才和工作,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詞語。前者令人遐想聯翩,自帶神秘又浪漫的色彩。後者能一秒將人拉回現實,詞性灰暗,如同每個打工清晨灰頭土臉的你我他。
瑣碎而庸碌的工作里,大家總忍不住去設想天才這一光鮮亮麗的神話:
如果我是天才我就不用努力了吧?
如果我是天才就不用工作了吧?
如果我是天才我現在就不用對着這麼愚蠢的PPT、EXCEL、文章煩惱了吧?
真的能這樣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
身為編輯的我,此刻因工作與兩位被稱為天才的人在書中相遇。透過書頁,天才和我眼神交匯,很巧,我們都在工作。相視嘆口氣,天才和我都埋頭繼續。
是的,天才如宮崎駿與高畑勛,也是要工作的。
打工不易,天才嘆氣 走進天才的工作日常之前,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宮崎駿和高畑勛打工的地方。
吉卜力,一間坐落於東京近郊的工作室,成立於1985年。風之谷、龍貓、螢火蟲之墓、千與千尋、百變狸貓、幽靈公主……三十多年來,一個一個夢從這裡飛出了天窗。
你或許是它的骨灰級粉絲,見證它從籍籍無名到舉世聞名,視其為動畫的聖地。
又或許跟曾經的我一樣,對這個名字就算不熟也總能從童年記憶中辨認出一隻胖乎乎的龍貓的身影。
但我們大概都不知道,在吉卜力工作室的日日夜夜,高畑勛和宮崎駿永遠都在——
高畑:「看來這次又趕不及上映了。」
高畑:「阿宮,怎麼辦啊?」
宮崎:「怎麼會變成這樣啊」
宮崎:「我該怎麼辦啊?」
宮崎:「我不幹了!我要跟人說我得腱鞘炎了,我明天就去住院!」
而與他們共事的人心中則是——
「宮崎駿不僅很會拍電影,還很會花錢。」
「我這輩子就毀在那裡了。」
「高畑勛完全不聽製片人的話!」
「他們到過的地方都會寸草不生。」
「&*¥…&#」
在創作出一部部經典作品的背後,他們既是大眾熟知的動畫天才,但也是兩個麻煩不斷的普通人。
而光鮮亮麗、造夢不斷的吉卜力,歸根結底,是個工作的地方(不然為什麼要叫工作室呢)。
這一次,吉卜力的創始人鈴木敏夫(aka天才們的貼身保姆&衣食父母&畫餅專家&項目管理大師)——兩位天才身後的男人,在《吉卜力的天才們》一書中,首次向我們揭秘混亂與夢幻的吉卜力日常,呈現真實而立體的天才們。
圖源紀錄片《夢與狂想的王國》,從左到右依次為宮崎駿、鈴木敏夫、高畑勛
拖延症十級、間歇性擺爛、唉聲嘆氣……每個人似乎都能在高畑勛和宮崎駿的日常中找到自己打工時的影子,在會心一笑時狠狠共鳴,仿佛自己和天才只有一步之遙。
唉聲嘆氣,但也要竭盡全力 當然,光嘆氣成不了天才。詼諧之餘,《吉卜力的天才們》傳達出這樣一條永恆的真理:
過去、現在和將來,靈感總會(大概率只會)造訪這樣一群人——那些自覺性選擇自己的工作,並用熱愛、想象力與汗水將其澆灌的人。
在電影與創作的世界裡,高畑勛和宮崎駿毫無疑問屬於這類人。正如宮崎駿自己所說:
「我們對工作並不滿足,總想做更進一步的、更加深入的、值得驕傲的工作。」
而工作中的宮崎駿和高畑勛是什麼樣子呢?請看《吉卜力的天才們》吧。
案例一:宮崎駿《幽靈公主》 「宮崎駿手裡永遠都有各種各樣的點子,《幽靈公主》的原始創意也是多年前就有了。這些年攢下來的Image Board都是現成的……(有一次)走進十二張榻榻米大的房間,只見牆壁上貼滿了Image Board,沒人知道總共有多少張。」
劃重點:創意是靈光一現的瞬間,創作卻是日復一日的工作與積累。
圖源:電影《幽靈公主》 案例二:高畑勛《歲月的童話》 「為了弄清楚紅花的種植方法,他還特意跑去山形考察了一趟。那時的高畑總是非常大膽。他沒做任何準備就去了山形, 請市政府觀光科幫忙介紹了種紅花的農戶,然後自己找了過去,詳細請教種植紅花……他收集了各種關於紅花的書籍,整理出滿滿一本種植筆記。末了他甚至指出考察中了解到的種植方法有問題。」
劃重點:做天才,請在工作中時刻保持好奇,鑽研不停。
案例三:宮崎駿《崖上的波妞》 「《波妞》里的波浪幾乎是宮先生一個人畫的,他執着於表現一種新的波浪。當今日本動畫師畫波浪的方法就是宮先生在製作《未來少年柯南》時發明的,流傳至今已經有好幾十年了。宮先生覺得是時候創造一種新的波浪畫法了。通過反覆的試錯,他畫出了一些有趣的波浪形態,但有些則畫得不那麼成功。宮先生自始至終都是個不斷探尋新的表達方式的技術匠人。」
劃重點:做天才,要在工作中反覆試錯,關關難過關關過。
看到工作中的高畑勛與宮崎駿,鈴木敏夫也不得不感嘆:
「他們工作起來怎麼能這麼拼啊,當今的「創作者」原來就在這樣的地方。」
現在讓我們再全面認識一下兩位天才——
拖延症十級,但時時刻刻筆耕不息。
會間歇性擺爛,但成果絕對驚艷。
天天唉聲嘆氣,但永遠竭盡全力。
截然不同的天才,「殊途同歸」的熱愛 除了自帶神秘色彩和浪漫光環,天才這個詞似乎還點綴着些許疏離感。我們想象中的天才該是卓爾不群、青雲獨步、高處不勝寒,很難想象天才打工的樣子,也更難想象成群結隊熱鬧非凡的樣子。
《吉卜力的天才們》卻打破了這種對於天才的刻板印象,鈴木敏夫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了吉卜力工作室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也詳細描寫了宮崎駿與高畑勛兩人三十餘年的友情與羈絆。
高畑勛年長宮崎駿六歲,在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以前,他們曾一起在東映動畫工作。高畑勛是宮崎駿的老師、伯樂,更是一生的摯友。
性格上,兩位天才天差地別。
宮崎駿是一個認真到極點的人,一旦定下目標就會朝着目標一步一步努力下去。有着很強的目標感和計劃性。(MBTI據坊間傳言是INFJ)
高畑勛則是不折不扣的佛系P人,每天過得優哉游哉、開開心心就心滿意足,按鈴木敏夫的話來說是個「在生活的延長線上順便做做電影」的人。
「高畑本就是那種不太會主動提出「我想拍這部作品」的導演,所以《螢火蟲之墓》和《歲月的童話》起初都是我們『強加』於他的。」
圖源紀錄片《夢與狂想的王國》,從左到右依次為宮崎駿、鈴木敏夫、高畑勛
兩人的差異還體現在作品風格上。
「電影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情感代入型」,觀眾會代入電影主人公的感情,另一種則是「非代入型」。宮崎駿的電影屬於前者,而高畑勛的作品屬於後者,觀眾和所有登場的角色都保持一定的距離。」
有趣的是,認真嚴謹的宮崎駿為世界帶來極致奇幻、想象力無窮的電影,而性格散漫的高畑勛總能做出兼具合理性與哲理性,餘韻無窮的電影。
在兩人的眼中,自己不一定是天才,對方無疑是真正的「天才」。
高畑勛:「很可惜,我不是宮崎駿那樣的天才。他所表達的東西也超越了抽象概念所能及
的範疇。」
宮崎駿:「很少有人能達到他(高畑勛)的境界,在動畫裡投入那麼深的對感情和人性的思考。」
他們也許是在對方身上辨認出一種熟悉的、對於正從事的工作的「殊途同歸」的熱愛,才如此堅定地視對方為天才。
而這才是天才這一神話真正美麗的地方:不在天才本身,而在背後的熱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