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金馬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台灣電影金馬獎 |
中文名稱: 台灣電影金馬獎 外文名稱: Golden Horse Awards 創辦時間: 1962年 類型: 華語電影獎項 國家地區: 中國台灣 |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國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的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在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 創辦於1962年。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為"華語電影三大獎"。
金馬獎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華語電影報名,每屆頒發23個獎項。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在觀賞完所有影片,探討討論後投票選出得主。除了正式獎項外,還有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兩個會外獎項。終身成就獎或特別貢獻獎,則由各電影工(公)會推舉,執行委員會投票選出。
金馬獎每年舉辦一屆,一般於每年11月至12月於中國台灣舉行頒獎典禮。[1]
獎項沿革
1957年,台語電影興盛,徵信新聞社(《中國時報》前身)舉辦第一屆「台語片電影展覽會」,有32部電影參與角逐,獎項類別分為:由專業評審選定的「金馬獎」11項,觀眾票選的「銀星獎」10名,另增設有「榮譽獎」1名和「觀眾票選優勝獎」10名,這是「金馬獎」之名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出現;不過台語片影展只舉辦了一屆。
1959年,台灣行政主管部門頒布《國語影片獎勵辦法》,每年辦理前一年度的電影獎勵活動,獎項分劇情片、紀錄片與個人技術三部分,獎額不限,每項均有多名獲獎;活動一連舉辦三屆,初具金馬獎競賽雛形。
1962年,台灣新聞局公布實施《五十一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正式創設金馬獎。共設18個獎項,影片部份頒予金馬獎座;個人技術部份頒予獎金。采先行公布評選結果,再舉行頒獎典禮,自一至十四屆均維持此形式。第一屆頒獎典禮於台北國光戲院(今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共頒出七座金馬獎和三十七萬獎金。頒獎典禮的舉辦日期為每年10月31日,第三至十五屆改為10月30日。
1964年,因同年已舉辦亞洲影展等原因,金馬獎停辦一屆。
1965年,第三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行,參與盛會的影星皆穿着所屬電影公司訂製的西服及旗袍,整齊劃一,為早期頒獎典禮的特色。
1966年,《獎勵國語影片辦法》修正,規定所有獲獎者必須親自出席領獎,如不能出席,應於一年內親自補領。
1968年,第五屆開始改由「教育部文化局」主辦。
1971年,教育部文化局宣布金馬獎由年度性改為長期性,《獎勵優良國語影片辦法》不再逐年公布。
1973年,撤銷教育部文化局,由新聞局成立電影事業處接管電影相關業務,主辦金馬獎。
1974年,因舉辦亞洲影展,金馬獎停辦一屆。
1978年,評審及頒獎形式被修改為第一階段由評審提出入圍名單,第二階段由評審在頒獎禮當天選出得獎名單並密封,再於頒獎禮現場揭曉。
1979年,金馬獎舉辦日期不再限於每年10月30日,並擴大為晚會形式。
1980年,首度舉辦國際影片觀摩展;首度使用樊曼儂作曲、孫儀填詞的主題曲《金馬奔騰》。
1984年,金馬獎首度交由民間辦理。
1988年,金馬獎工作委員會修改組織簡則,停止由電影團體輪流主辦,設立專任秘書長。
1989年,金馬獎整體活動定名為「台北金馬國際影展」;本屆增設國際影片競賽,因受到輿論批評,僅辦理一屆。
1990年,「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成立。
1991年,台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正式轉由民間運作,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同時納入基金會下;個人獎項報名資格放寬為凡華裔人士均可報名,但需加入台港兩地電影團體。
1992年,台北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更名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1993年,金馬獎設立星光大道,大陸電影人首次正式組團參加相關活動,頒獎典禮首次在亞洲地區同步播出。
1994年,執委會決定不符合「大陸編導演比例不超過二分之一」的影片不能參加金馬獎。
1997年,新聞局廢除《獎勵優良國語電影辦法》,將金馬獎定位為全球華語影片競賽。
1999年,金馬獎與新聞局達成協議,不主動邀請政界領導參加頒獎典禮,並規定出席的政界人士不上台、不致辭、不頒獎三原則;影片報名資格再次放寬。
2001年,修訂組織章程,執委會主席兩年一任,秘書長與工作人員一年一聘。
2003年,為慶祝金馬四十,舉辦金馬四十專題影展,放映歷屆最佳劇情片,舉辦金馬四十暨張國榮紀念文物展,並廣邀歷屆得主參加金馬獎。
2007年,邀請國際影評人聯盟和亞洲電影推廣聯盟在台灣設立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及奈派克獎。
2009年,合作製片會議更名為金馬創投會議,共92件電影企劃案報名,入選25部,進行280場會議。並舉行兩岸、三地電視電影合作機制、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研討會。
2013年,慶祝金馬五十,出版專書《那時此刻》,訪談112位歷屆最佳導演、影帝、影后;策劃金馬50風華展,展覽文物超過五百件。
2018年,美國影藝學院公布紀錄長片報名資格清單,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得獎作品可直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紀錄長片報名資格。
2019年8月7日,據國家電影局消息,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年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11]2019年11月23日,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暨星光大道落幕,鍾孟宏導演的 《陽光普照》獲得最佳劇情片,鍾孟宏憑藉《陽光普照》獲得最佳導演,陳以文憑藉《陽光普照》獲得最佳男主角,楊雁雁憑藉《熱帶雨》獲得最佳女主角。
獎項文化
獎項名稱
」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
獎盃獎座
金馬獎創立初期獎座依獎項有大中小之分。第一屆獎座出處已不可考,第二屆邀請青年雕塑家楊英風設計,以殷商圖紋構化「馬首是瞻」,表現得獎者的典範風華,之後配合時代進步,漸進設計為戰馬奔騰之姿,象徵電影藝術工作者向專業化、藝術化、國際化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包含着華語片放眼世界、精益求精的宏觀胸襟,金馬意興風發、向前奔躍的姿態象徵了金馬獎引領華語電影奔騰不息之意。
獎項評析
金馬獎不以票房作為入選考量,反而為華語文藝片提供了展示舞台。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人民網評)
隨着金馬獎頒獎視野的擴大,這個存在超過半個世紀的華語電影頒獎禮仍具有風向標般的意義,被視為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之一。(人民政協報評)
由於外部環境所致,早期的金馬獎主要針對台灣本土電影,後來港片加入,在港片黃金年代,一度喧賓奪主躍為主角,到20世紀90年代,內地電影開始參與。港片以其無與倫比的娛樂性,通過戲院和錄像帶,成為華人最熟悉的華語電影。除卻港片之於華人,其它地區的電影,基本上處於相互陌生的狀態,以電影獎為例,台灣人看金雞百花的早期獲獎名單,和內地人看早期金馬一樣,都感到非常陌生,如同翻看另一個國度的電影。(搜狐娛樂評)
金馬獎是個有影響的華語電影獎項,它一直迴避兩岸政治紛爭,從而為兩岸電影工作者開展交流提供了空間。(環球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