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氏新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氏新魟

學名  Neotrygon kuhlii

命名者 Müller & Henle, 1841

英文名 Blue spotted sting ray

別名  Amphotistius kuhlii、魴仔、

    肉絲魟、古氏土魟、沙帽子(澎湖)、

    蝙仔(澎湖)、查某仔囝(澎湖)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70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鱝 Myliobatiformes

  魟 Dasyatidae

  魟 Dasyatis

古氏新魟,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

體盤菱形,前緣斜直,與吻端約成60-70度;體盤寬比體盤長約大1.4-1.5倍。吻端圓鈍不突出,吻長約等於體盤長的1/5-1/6,約比眼間隔大2倍。眼大,顯著突起;眼徑比噴水孔大。

口小,口前吻長比口寬大1.7倍。口底具顯著乳突2個。尾頗短,尾長比體盤長大1.3-1.5倍;在尾刺後方的背側麵皮褶顯著但短,約略等於吻長,而腹側面之前方有寬的皮褶,後部則漸低平,但可達尾端。

幼體完全光滑;成體體背中央具一縱列小棘。

體背褐色,散在許多具黑緣之藍點,體盤邊緣淺淡, 兩眼前後區具一顯著之暗色橫斑;腹面呈淡白色;尾部暗褐色,其後部具幾個白色環帶。

以前所記載之古氏土魟Dasyatis kuhlii為本種之同種異名。[1]

棲地環境及深度

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深度約8 - 50公尺

底棲性魚類,大多活動於礁石區外的沙泥底海域,通常棲息在較深的海域,但常隨著高潮時而進入礁盤區或更淺的潟湖區。常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伺機捕食,以底棲蝦蟹為食。

分佈

西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但可能在大洋洲更為廣泛(需要定義其分佈範圍)。台灣分布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2]

繁殖

表現出卵胎性(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額外的營養(參考文獻50449)。具有擁抱的獨特配對(參考205)。出生時產仔數 16厘米(參考號37816);爪哇形出生於11-16厘米WD,巴厘島形出生於〜17厘米WD。生一窩幼仔1-2隻;無生殖同步性(參考號58048)。 主要參考

保育

數據不足(DD) ;評估日期: 2017年6月22日

參考文獻

  1. 古氏新魟,fishdb.sinica.edu.tw
  2. Neotrygon kuhlii,fishbase.se